广州工商学院经济贸易系 广东广州 510800
摘要:每位在校读书生都希望自己在学习的过程当中能够学习到有用的东西,在进行试题检验的时候能够获取好的成果,但很多学生在面对试题的时候都表示烦恼,理由为平时没有掌握好知识点,笔者认为:感觉学不好,学不到真材实料,一个主要的原因是学前不看教科书的目录,不了解知识体系,不明白教材框架是什么,不做任何准备,糊里糊涂就跳入书海。本文就是针对这一现象,运用思维导图,谈谈具体解决措施,以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学习好专业课。
关键词:目录;思维导图
众所周知,书的目录就是引领读者进入知识海洋的一扇大门,我们只有厘清目录,才能真正进入书中,咀嚼知识,享受书中的精彩世界。但在实际生活当中,大部分人看书的时候不看目录,急功近利,直接进入书中摄取知识,在学习一段时间后,就会进入迷茫状态,失去了方向。笔者认为他们没看目录的原因是书本的目录包含的内容分散在许多页中,每次只能看到一部分,看下一页的时候极大可以能会淡忘前面的目录,前面和后面的内容无法进行对比,这样会徒增烦恼。但借助思维导图来进行对比,则可避免产生这种不良情绪。思维导图同样是全面概括内容,相比传统目录,读者更愿意看思维导图,思维导图可以让读者更直观地了解书本内容的框架,一个清晰的框架可以使读者更好的学习。
与传统目录相比较,思维导图有以下这些特点:第一,运用思维导图更具简化性。一些书籍的目录页很短,读者可以快速的浏览完,在短时间内能够了解到书籍所要讲述的内容的大纲。但还有一些书籍的目录相来说很长,有些十来页,甚至二十多页。刚接触的学生看到如此多页的目录,还没有进入正题,会让读者产生厌恶的感觉。思维导图没有这么多页的目录,它把所有的节点都在一页纸里显示出来,并把有关联的节点用线条或图形连接起来,这样简便的关系图没有给读者带来阅读压力,第二,运用思维导图让学生可以更深刻,思维导图由彩色颜料打印出来,还插入背景图,给读者一种视觉冲击,吸引读者的目光。而且大章节和每一小节都用不同的颜色区分开来,这样读者可以清晰的看到自己想看到的部分,减少看错的几率,第三,运用思维导图可以快速地了解到不同章节的联系,这点在学生进行复习书籍内容的时候提供最大的便利,例如在一些书籍中,第一章的内容和后面章节的内容有关联,若读者在传统目录里寻找差异和相同点,或许要翻许多页后才能找到含有这两个章节的内容,而在思维导图中,它们之间的距离只有几厘米,可想而知在这种情况下思维导图拥有高效率查询内容。总的来说,思维导图这个工具在人们学习过程当中增加乐趣,起到一个催化作用。
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书本给出的思维导图,固定的思维导图对学习起到一定的正向作用,但每个人接受程度都不同,一份由学生自主创作的思维导图可以使学习效率最大化,所以还需要培养学生自己制造思维导图的能力。在课堂上教师采取进行引导、学生讨论、总结制造思维导图这一系列步骤的方法。
教师上课时引导学习的时候,对还不清楚章节重点是什么,课堂要讲的重点是什么的学生来说,教师可以根据课堂上要讲的内容,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来回答,教师只作引路人,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去思考问题,让学生思考,然后得出答案。教师再去纠正学生的答案。正确的思路,给予肯定,错误的思路,帮助学生纠正过来。让学生对知识有一个更清晰深刻的理解。
与此同时,还可以举行学生讨论教师提出的问题,几个学生自愿组成小组进行讨论,一个人面对问题,可能许久都想不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一个组想办法的时候,大家一起出力,集思广益,交谈的越多,想的就越深,就可以碰撞产生思维的火花,这样就很容易得出相关的答案,小组将所有思考的结果都汇总在一起,再进行分类,然后按照知识点安排进行排序,最后创作出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思维导图。
制造思维导图的方式各异,网上很多人制作的思维导图,画面写的满满的,呈树状图,密密麻麻,难以接受。有些思维导图又过于简单,内容概括不全面。所以思维导图要根据自身情况,自己的学习方式去制作,而不是直接借鉴别人的作品,这样可以加深和理解学到的知识,复习的时候,一眼望过去便回忆起章节包含的内容,思路清晰。学生若是能把握一个完整的知识系统,会更好地掌握知识。
随着社会的发展,组织的教学方式与观念也应当有所改进,就像市场营销随着社会的进步由生产观念升级为消费者观念,再进一步升级成社会观念。组织教育者应追随社会的脚步,采取更有效的教学工具,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把思维导图应用于教学实践当中。思维导图所达到的效果,绝大多数组织教育者表示认可。但在一些实践中还是出现了小误差,对此,笔者对这些问题谈谈自己的想法。
教师在采用思维导图的时候,要根据学生的情况来制定相关的思维导图,如果教师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想问题,没有顾及到学生们的情况,应用这样的思维导图在课堂上,虽然满足了教师的需要,如果学生们跟不上教师步伐,那么这个思维导图教学便不符合我们最初的目的,所以制作思维导图的时候应从多方面去思考,顾及多方面内容,让思维导图的作用达到最大化。
教师在使用思维导图给学生们授课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框架,先从一个完整的框架开始教育学生,让学生对知识有一个大概的理解。然后讲内容的时候要执行金字塔原则,避免像传统教学一样从下到上讲将解内容,比如在讲市场营销学第四章-市场营销策划的时候,市场营销策划就是塔顶,接着讲下一层:市场营销策划概述,现有业务组合策划和新业务发展策划,以此类推,由大到小,由粗到细。教师有条理的讲解框架后,再细讲内容,最后往金字塔顶回走,再概括一次。这样的好处是学生们一开始就了解到要学什么,学后又可以概括出来。
综上所述,传统目录对知识点概括全面,但思维导图对读者去阅读更有优势,现在很多辅助资料都是采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它的确帮助我们更好的去学习。所以如果教材能够加入思维导图,我相信学习者将会更能理解书本的知识结构,轻松的学到有用的东西,加深记忆并用所学到的知识服务于社会达到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谢晓丽.《高中生对英语课堂教师纠错的调查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2014
[2]楼雪清.《高中英语课堂提问现状的调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
朱义祥.《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提问艺术》[J].《读写算• 教研版》.2014年.第 22 期
作者简介:杨学文,2001年10月生人,现在是广州工商学院经济贸易系在校学生。
指导老师:时临云,1957年12月生人,现在是广州工商学院经济贸易系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