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水务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广东.深圳 518000
摘要: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是我国基础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熟练掌握水利水电基础工程的施工环境、施工特点,结合施工要求和我国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提出的各种规范及要求,必然会以科学有效的施工技术高效率地完成水利水电基础工程。用科学合理的措施对基础施工环节进行处理,在先进施工技术的作用下实现预期的施工目标有助于项目整体效益水平的提高。下面我们就结合实际情况对水利水电基础工程施工技术进行分析和探讨,希望能够促进我国水利水电事业的发展水平。
关键词:优化;施工技术;水利水电
前言: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的重要意义水利水电工程,不仅是我国重要的民生工程,更是我国主要的公益性项目,是人们基本生活的重要保障,所以相关部门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与管理都较为重视,并利用先进的措施不断地完善与优化水利水电工程的各项施工技术。要获得理想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效果,不仅需要保障施工过程的专业性与规范性,还需要结合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具体特点,选择最佳的施工技术,才能确保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环节的整体质量。
1、水利水电工程概述
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概述水利水电工程是政府出资进行修建的,具有较大规模及具备公益性等特征,一般都是为了改善人们生活而修建的,与国计民生关系密切。我国近期修建三峡大坝工程,除了能充分利用水资源外,还能为人们提供必要的生活用水。在修建水利水电工程时,应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严把水利水电基础工程质量环节,为后续的施工工作打下良好基础,使水利水电工程能够在质量上达到标准。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受周边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地质方面,可影响到施工技术的选择。而气候也对施工也有着很大的影响,由气候原因引发的自然灾害会使整个水利水电工程遭受毁灭性的打击,如雷电多发区,或者降水较多的地區等[1]。因此,在施工前,需对周边环境和气候进行分析。
2、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的具体要求
保障基础施工的质量只有充分确保水利水电工程基础的质量,才能科学延伸水利水电工程的安全使用期限。在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的具体过程中,要充分结合水利水电工程的实际周期与施工要求,选择科学实用的施工方法与施工技术,合理降低各类影响因素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影响与限制,才能保障施工的合理性、安全性与稳定性。例如,天气因素是水利水电基础施工的主要影响因素,在具体的施工环节则要对天气原因进行综合考虑,利用科学合理的地理勘探技术,降低地基沉降现象对水利水电基础施工的实际影响程度。
3、水利水电常用施工技术分析
3.1地基沉降防治技术
水利水电基础工程施工时,应高度重视地基沉降防治,运用关键技术做好地基沉降的防治。掌握水利水电工程静压注浆技术工作原理和特点,必然会为水利水电基础工程施工的安全高效助力。高压注浆主要是运用静压注浆技术,在地基加固中以化学方式实现地基的加固。运用钻机在施工部位进行钻孔,在高压喷射设备作用下,向施工部位注入混凝土,这时候在高压环境下,浆液就会冲击地下组织,导致液体浆液的冲击压力非常大。浆液在短时间内会以液体形式存在,这就避免了浆液渗漏,地下土质结构特征改变,并改变了地基土的性质,实现了地基加固的目标。震动沉桩技术主要是应用小孔,在小孔持续喷射作用下,改成相对大的固定结体,把图层中的固体构造包裹起来,实现固定的功能。
3.2 施工导流技术与围堰技术
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导流方案对整体工程质量的影响很大,导流方案对工程施工的时间、精确程度、效果都有很大的影响,所以选择工程导流方案至关重要。水利水电基础工程施工一定会在水域周围开展,为了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开展导流工作是必然的。一般使用围堰的技术手段来处理导流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水利建设与河流等会发生施工时间和施工区域抢夺的现象,在基础施工完成之前,导流工作要一直存在。
国家对导流工作有明确的规定,导流方案的确定要对导流的水流量、时间段的选择进行考虑,导流工程完成的时间要与建筑物完成的时间保持一致,要使导流量与时间的消耗处在正常范围内,保证水利水电基础施工的顺利进行。
3.3 高压灌浆技术
我国地貌复杂、疆域广阔,多种地形地貌共存,因此对于不同地区的水利工程建设必须要充分依据当地的自然气候及地理地质特点来开展相关的是公共工作。施工人员通过使用高压旋喷灌浆技术将尖端带有喷嘴的钻井进行强压灌溉,能够保证水泥浆液深入至地表土层,从而达到有效稳定大坝强度的作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高压灌浆技术的出现为大坝修建提供了一种快速、便捷的灌浆方式,而且利用此种技术不必对施工环境进行清洁冲洗,灌浆完成后的大坝稳定性与防渗性更加优良。此外,在水利水电工程大坝施工中灌浆技术的有效应用能够切实提升大坝整体的抗裂性,这对于延长大坝使用寿命非常关键。
3.4 混凝土技术
浇筑过程中混凝土容易向坡底流动聚集,极易直接造成了混凝土护坡表面平整度差。浇筑护坡混凝土时从坡顶到坡底浇筑,能有效避免混凝土因自重向底部聚集从而造成护坡底部混凝土料拥挤和护坡坡度变化、表面平整度差等问题。先浇筑相近仓内下层20cm混凝土,然后仓内放置铅丝网,在初凝前完成上层10cm混凝土浇筑,并振捣收面;设计护坡中加有铅丝网,对保证混凝土护坡的强度和防裂起到有效作用,振捣过程中易触碰到铅丝网,甚至有造成铅丝网外露的现象,无形中增加了混凝土护坡表面修整的难度。如何选用振捣机械很关键,要选用手扶式振动尺对护坡混凝土进行振动,能够有效杜绝因振捣而造成的铅丝网外露,振动尺在振动的过程中又起到了刮平的作用,有效的增加了护坡的平整度。振动时振动尺从坡底往坡顶振动,能有效地缓解混凝土因振动和自重向坡底聚集的现象,从而保证了护坡的平整度。通过把控施工过程中主要因素,以及提出的相关控制措施的实施,工程施工人员熟练地掌握了现浇混凝土护坡的施工特点,找出了关键质量控制点,掌握了施工工艺,真正实现了工艺为工程服务的目标,经检查达到了我们的预期目标现场混凝土护坡成形外观质量合格率达到了91%,混凝土护坡成形外观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为以后混凝土护坡施工打下了良好基础。
3.5可液化土层技术
可液化土层技术是提高土壤抗剪强度的有效技术手段。对于液化层,要做好清理工作。及时添加防渗材料,做好密封处理。在施工过程中,土层易受振动力的影响,使水位升高。涂层的抗剪切性能被破坏。利用液化土层技术,对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振动进行分层压实,减少材料流动。
3.6锚固技术
锚固技术广泛应用于水利水电工程岩石地质条件的地基处理。锚固技术能在不破坏岩体结构的同时,与注浆加固有效结合。它能使受损的岩体凝固粘结。从而提高地质承载力、抗剪强度等。使围岩共同受力,提高岩体的承载力,加强结构的稳定性。锚固技术有助于减少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减少工作量,降低工程成本的投入。它能有效地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外部地质环境做出及时、准确的响应。
结束语:
水利基础水利水电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对工程施工技术和项目管理水平有严格的要求。采用先进的水利水电施工技术和工艺条件,严格控制施工过程,在工程项目开展前以及施工过程中采取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可以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高小轩.浅谈湿式旋挖钻孔灌注桩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建筑•建材•装饰,2020,(15):83-84.
[2]张丽丽.水利工程建设与水利工程管理探讨[J].数码设计(上),2020,9(5):81-82.
[3]倪静波.现代水利水电施工技术的应用[J].科学技术创新,2020,(11):113-114.
[4]朱金菊.水利工程信息与BIM技术的应用研究[J].数码设计(上),2020,9(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