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灌区渠道滑坡的成因及防治措施

发表时间:2020/1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8期   作者:王桂峰
[导读] 摘要:渠道是水利工程灌区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工程的输水和灌溉有着直接影响。
        绥化市北林区幸福灌区中心站  黑龙江绥化  152000
        摘要:渠道是水利工程灌区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工程的输水和灌溉有着直接影响。要想将灌区渠道工程的作用与价值充分体现出来,则需要做好施工处理和质量控制工作。土壤环境、地质结构、施工方法和工程养护等都是影响渠道质量的关键因素,这就需要在施工前做好地质勘察工作,对可能导致渠道滑坡的原因进行判断,在此基础上选择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制定科学的治理方法,实现对渠道滑坡现象的有效控制。
        关键词:水利工程灌区;渠道滑坡;成因;防治措施
        水利工程灌区的建设质量与整体的运行效果有着密切关系,在实际施工及应用期间容易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出现质量问题,渠道滑坡对水利工程灌区整体的危害性比较大,做好这方面的质量控制工作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导致渠道滑坡的原因比较多,相关的单位必须加强对渠道工程的全面细致分析,结合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实现对渠道工程建设质量的有效控制,以防在后续应用期间出现滑坡问题。
        1.引发水利工程灌区渠道滑坡问题的主要原因
        1.1地质条件比较差
        比如部分地区的土壤属于软土,具有较强的吸水性,在该种地质条件下设置水利工程地基,很容易会发生地基沉降,而且土质承载能力也比较弱,如果水利工程的上部结构荷载比较大,或者遇到多雨季节,灌区渠道结构就很容易发生位移或者变形,随着时间推移,问题越来越严重,最终就会造成灌区渠道滑坡。
        1.2外力作用的影响
        外力作用影响下导致的水利工程灌区渠道滑坡,比如地震,泥石流等无法避免自然灾害。当收到这些较强外力的作用后,灌区渠道结构的性能就会因为无法承受剧烈的晃动或撞击而发生松动,进而地基结构就会失去稳定性,再加上水利工程灌区储存了大量的水资源,所以部分结构遭到破坏后可能会使得大量的地表水渗入结构内部,减弱结构之间的连接性能,然后在外力和渠道自重的双重作用下,就会形成灌区渠道滑坡,严重时可能会对周围建筑造成一定的连带破坏,甚至会危及周围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其危害性是比较大的。
        1.3施工方法不合理
        在实际施工中没有根据工程建设的实际需要选择适宜的施工方法也会导致水利工程灌区渠道出现滑坡问题,这是施工单位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这一因素可以通过合理管控进行有效控制。比如部分施工单位为了保证施工进度,一味使用爆破方法来处理施工场地,但是实际上并非所有地质条件都适合爆破法,有可能会破坏原有的土质结构,给工程的后期使用埋下安全隐患,尤其是遇到暴雨季节时,如果因为施工期间使用了爆破法造成了土质松动,雨水就会渗入到受损土质结构当中,使水利渠道结构的抗滑能力下降,进而发生滑坡。
        1.4养护处理不到位
        滑坡问题是水利工程灌区渠道比较常见的一种问题,如果在工程运行期间没有定期开展针对性的养护处理工作,不能及时发现渠道部位出现的裂缝问题,或者在进行裂缝处理的过程中选择的材料质量不达标,无法与原有结构进行充分结合,这就无法保证裂缝的修复效果,在后续使用期间容易出现更大的裂缝,而且在雨水或者地表水的影响下很容易出现滑坡问题。
        2.水利工程灌区渠道滑坡问题的防治措施
        导致水利工程灌区渠道滑坡的因素比较多,在实际开展防治工作之前首先要做好地质勘察工作,了解工程建设区域的实际情况,通过收集相关资料来确定引起滑坡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治方案,确保能够对滑坡问题进行有效控制,以防水利工程在后续运行期间出现滑坡现象。


        2.1排水导渗法
        排水导渗法是渠道滑坡防治中比较有效的一种方法,其主要将渠道部位地表水全部排除,以防渗入到渠道结构内部出现结构松散的情况。排水完成后会根据施工区域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治理方法。
        2.1.1地表排水
        要想将地表水完全排除,可以通过拦截引流的方法将滑坡以外部位的地表水进行处理,在排水之前会对地表水储量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来确定水沟的相关参数,确保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将地表水排出。对于滑坡部位的地表水需要采用预防性处理办法,避免地表水出现下渗的情况。对于存在裂缝问题的部位,一般采用回填处理的方式以防地表水对渠道结构产生影响。对于水利工程灌区渠道周围的排水设施要进行充分利用,确保能够在减少施工投入的同时将地表水彻底排出。
        2.1.2地下导渗
        地下导渗的主要作用是的避免水利工程灌区渠道滑坡范围之外的地下水渗透导致滑坡中,可通过布设截水盲沟的方法来实现这一目标,促使滑坡中的地下水能够通过截水盲沟导出。
        2.1.3预防水分下渗
        针对深度比较大的水利工程灌区渠道滑坡,需要在滑坡体上合理设置排水沟,渠道水可通过钢管做过渡处理,通过减少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方法来达到避免下渗情况的发生。
        2.2削坡减载法
        这种防治措施在应用的过程中主要就是通过减少滑坡的滑动力对这一现象进行有效控制,进一步提高渠道整体的稳定性。如果渠道在运行期间出现外滑坡的情况,可以将渠道上部的部分土体压在坡脚以此强化边坡的稳定性。对于深挖方渠道,应在垂直方向每3-5m留一线平台,能够减轻滑坡段荷载以防出现严重滑坡的情况,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削去上部土体来减轻作用力。若采用这种方法后还无法保证渠道整体的稳定性,则可以通过提高坡脚压实度的方法来提高基础部位的稳定性。
        2.3挡土墙支护
        在施工之前都会对施工区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与勘测,对于容易出现滑坡或者坍塌问题的部位,或者受到地形条件、工程拆迁等因素的影响,渠道施工区域的土壤质量和稳定性达不到标准,无法对荷载进行有效控制,则可以采用挡土墙支护的方法对滑坡现象进行有效控制,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实现多种支挡方式的综合应用。比如高边坡渠道坡脚采用混凝土挡墙支护,低边坡塌方段可采用浆砌石挡墙、浆砌石护坡等方式进行支挡。
        2.4合理进行管道埋设
        由于水利工程的建设规模比较大,各地区的地质环境和施工条件存在着较大差异,对于一些施工条件较为复杂的区域,如果渠道坡度相对较大,穿过的土层比较厚,这就会对暗坡的稳定性产生较大影响,容易在工程运行阶段出现渠道滑坡现象从而影响整个工程的运行效率,无法保证输水能力,要想恢复到正常状态则存在一定难度。为了改善这一问题,可以通过合理的管道埋设来对滑坡现象进行有效控制,尽可能的避开滑坡区域将管道埋设在其他位置,以防在工程运行期间出现塌方问题。
        结语:通过上文内容可以了解到,引发渠道滑坡的原因比较多,在进行病害治理的过程中也需要选择针对性的处理措施,这样才能保证渠道滑坡的防治效果。这就需要施工技术人员能够掌握多种防治方法,并了解每种方法的应用特点和适用范围,能够根据水利工程灌区的实际情况选择相适应的防治措施,与此同时还需要做好监督管理工作,保证各项技术方法的应用效果,这对提高水利工程灌区渠道的安全问题有着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吴万里.水利工程灌区渠道的滑坡防治措施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02):1421.
        [2]许玲.浅谈灌区渠道的滑坡成因及防治措施[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034):87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