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工程的绿色施工和可持续发展 王秋娥

发表时间:2020/1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8期   作者:王秋娥
[导读] 摘要:随着社会公众环保意识的不断加强,在建筑工程可持续发展方面采取绿色施工技术发展的模式的呼声也越来越强烈,绿色施工技术也正成为使用较为广泛的技术之一。
        身份证号码:13102619830404XXXX
        摘要:随着社会公众环保意识的不断加强,在建筑工程可持续发展方面采取绿色施工技术发展的模式的呼声也越来越强烈,绿色施工技术也正成为使用较为广泛的技术之一。采用这种技术,不仅有利于对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还可以使人们在追求自然、建筑、人三者之间的和谐,实现低碳节能,持续发展的目标。基于这一点,绿色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能够促进建筑工程的可持续发展,也就是只有掌握好可持续发展的设计原则,才可以保证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持续稳定。
        关键词:绿色施工技术;建筑工程;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
        随着经济的大发展,竞争环境的日益严峻,建筑市场同样也面临着更高要求的挑战,我国建筑市场在传统的关注建筑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之下,更应该关注最新的设计理念、人文思想、国家政策倾向以及全新的建筑风格。竞争的加剧使得建筑业单纯的依靠低成本取胜的时代已经成为了过去时,节能、环保、低碳的绿色理念已经成为了时代主题。
        1 绿色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1.1 控制建筑产生的扬尘
        建筑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扬尘现象,同时也是污染大气环境的主要来源之一,需要建筑单位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控制扬尘现象的产生,例如,当运输车辆相对容易出现在飞、松、漏现象时,应采取车辆关闭措施进行运输方式;在施工现场设置洗车槽,确保排放的污水不会污染道路,改善道路环境的灰尘;在土方作业、安装装修、结构施工和拆除临时建筑物的情况,应该结合实际的环境情况来实现清理扬尘,通过洒水、高压喷雾、设置围栏的方式来防止扬尘。
        1.2 节约建筑施工用地
        在进行建筑之前,首先需要掌握建筑周围的环境的一些情况,对周边环境的基础设施、管线的分布情况等进行全面的了解。保护当地现有的当地资源和文物古迹。如果需要临时用地,应遵循最小用地面积的设计理念,使建筑布局规划合理,提高建设用地的综合利用率。铺设施工的场地应铺设临时道路和永久性道路的结合,以减少道路环境的占地面积。
        1.3 控制水环境,防止发生污染
        结合施工现场中产生污水的来源,处理等情况,实施与之相互对应的防控措施,将水环境进行防污处理。例如,设置化粪池、隔油池等装置;对排放的水质进行监测,并提供最权威的污水检测报告,在确保污水的排放达到当地的排放标准时,才允许排放。对有毒油和材料的储存,应设计密封防渗层,做好防止渗漏的工作。
        1.4 控制噪声和振动
        为了尽量减少施工施工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噪声和振动的影响,特别是在城市建设中,噪声和振动对周围居民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所以,在距离居民区域不到200m的地方,应该采取相应的时间段作业,在晚上9点到早上6点不允许进行施工。使用一些低振动、低噪声的施工工具,在施工区域设置一定的隔离地带以及噪声屏障措施,尽最大可能减少噪声传播,例如,在进行电刨、电锯、输送泵等操作工种时,需要先搭设临时的封闭机棚,以此来减少噪声的影响。
        1.5 控制施工垃圾
        绿色施工还应遵循减量化施工原则,减少垃圾的产生。在进行住宅建筑时,垃圾应当控制在每万平方米400吨的垃圾产出量最适合,否则会造成财力物力的浪费。同时,还应进行废物回收,垃圾类型可以划分,废物回收利用最多达30 %以上,建筑物的爆破垃圾回收应达到40%以上。建立完善的垃圾回收处理机制,保证建筑过程中垃圾的流通处理,在提高回收利用率的同时,实现财力物力的节约。
        2 木工程中的绿色施工和可持续发展现状
        2.1 绿色施工理念比较淡薄
        部分土木工程施工企业对绿色施工和可持续发展理解比较单一,一般也会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满足绿色施工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但都比较被动,为追求短期经济利益,不惜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对自然资源进行无节制开发与利用。

其次,受施工企业资源、技术、以及管理等水平的限制,绿色施工也无法得到有效开展,由于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绿色施工理念比较淡薄,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为加快工程进度或者获得经济利益,做出破坏环境的行为,而且还无法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损害。
        2.2 相关制度细则不够具体
        现阶段,我国绿色施工和可持续发展正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在实践过程中,相关制度、规定、以及细则等都不是非常的完善和具体,在落实和执行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大部分施工企业仅仅注重表面的绿色施工,实施降低噪音、减少建筑垃圾、以及减少施工扰民等措施,但在更为具体和细化的施工过程中,对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比较欠缺。另外,一些建设项目审批部门,在对建设项目审批的过程中,缺乏长远的考虑,轻视环境保护,以眼前利益为主,牺牲生态环境,获取短期的经济效益[1]。
        3绿色建筑的设计原则
        3.1和谐原则。绿色建筑无论是在建造或者使用过程中,都需要强调和谐关系。这和建筑自身产生的背景有关,影响建筑的因素也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建造过程中的材料消耗,使用过程中的违规装修以及拆除时的环境污染等,这一系列的过程都存在着一定的资源损耗和污染,这无疑也更加强调了和谐的重要性。
        3.2因地制宜原则。建筑设计不是一味的追求别致创新,在具有独特思维的基础上更应该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地形地貌、气候特征,善于利用其客观规律,因地制宜,不断提高现有土地的资源使用效率。这不仅可以节约现有的能源资源,更能使得当地的能源得到最大化的使用,为此,在绿色施工技术在建筑可持续发展得应用过程中,必须顺应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对建筑当地实际情况进行充分考察与研究,并选择合理的设计形式与技术手段,以此提高建筑的适用性与科学性。这既符合经济发展的成本节约原则,又符合当今时代环保的大背景。
        4 绿色施工技术的评价方法
        对施工技术进行绿色评价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绿色施工评价原则、绿色施工评价指标体系以及绿色施工评价方法。
        4.1 绿色施工技术评价原则
        4.1.1 清洁生产原则
        清洁生产是指既满足生产的需要,又可合理地使用自然资源和能源,并保护环境的实用生产方法和措施,它谋求将生产排放的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以求减少环境负荷。
        4.1.2 减物质化原则
        减物质化原则是一种物料和能耗最少的人类生产活动的规划和管理,包括减量化原则、再使用原则、循环再生利用原则。减量化原则是要求用较少的原料和能源投入来达到既定的生产目的或消费目的;再使用原则是要求制造产品和包装容器能够以初始的形式被反复使用,而不是非常快地更新换代;再循环原则要求生产出来的物品在完成其使用功能后能重新变成可以利用的资源,而不是不可恢复的垃圾。
        4.2 绿色施工技术评价指标体系
        主要从以下六个方面来进行施工方案的绿色评价:材料消耗量指标;能源消耗量指标;水资源消耗量;三废排放量;对周边环境安全影响;噪声、振动扰民。
        4.3 绿色施工评价的定性定量方法
        常用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有:专家评分法、敏感度分析法、灰关联度因素分析法、多因素模糊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可靠性分析法等。
        结论
        建筑不仅是人类居住和活动的场地,更是现代工业社会诞生的艺术品。人类的发展长期受到资源的限制,能源的供给关系到未来社会的进程和国家复兴的希望。将“绿色”理念融入建筑设计中,不仅能够节约成本,提高建筑的使用价值,对于整个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也有着重大意义。建筑工作者们需要贯彻“绿色”思想理念,将绿色建筑的使用带入生活中,为社会的发展作出长远打算。
        参考文献:
        [1]魏耀灿.浅析建筑工程施工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J].商情,2012(23):23-26.
        [2]董成文.浅谈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技术[J].科学时代,2012(15):15-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