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路基面压实施工技术的解析 庞世杰

发表时间:2020/1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8期   作者:庞世杰
[导读]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道路交通产业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身份证号码:13102319860814XXXX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道路交通产业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城市道路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如何提高建设质量,确保交通安全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压实度作为衡量路基施工质量的重要指标,只能有效地控制压实度,提高工程使用寿命。为此,本文主要对市政工程路基面压实施工技术分析。
        关键词:市政工程;路基面压实;施工技术
        经济的快速发展之下,市政道路作为基础设施建设也得到了快速发展,选择合理有效的压实技术工艺对于保障路面性能意义重大。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让交通量和轴载不断提升,随之而来的安全性、经济性要求也让施工方对路面性能与施工质量进行重新认识,这也是本文主要的研究方向。本文根据笔者工作实践,对市政工程路基面压实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1运用路基路面压实施工技术的优势
        1.1提高路基路面平整度
        在我国以往路基路面压实施工过程中,总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最终导致预期与结果相差甚远,使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发生不均匀沉降等现象,导致车辆在上面行驶时发生颠簸的现象影响到驾驶人员的舒适度,此外,还会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最终导致其使用寿命受到严重的影响。进行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施工,可以有效避免以上问题,不但能够提高公路工程路基面压实的程度,而且可以保证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确保公路路面车辆行驶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1.2增强路面的稳定性
        只有在压实路基路面的基础上,才能将路面内部的孔隙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在有效减少的基础上,使路基路面的稳定性得到有效增强。在路面积水的情况下,路基内部将会渗入水分,最终降低路基内部土壤的强度;在路面荷载加重的时候,出现不规则沉降的现象。
        1.3提高公路路面的使用寿命
        公路路面的使用寿命直接受路面强度,平整度以及路面的稳定性等因素影响,而进行有效的路基路面压实技术都会直接决定公路路面的路面强度,平整度以及路面的稳定性。所以,相关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必须提高路基路面压实施工技术,公路建成之初就可以确保其使用年限,最终提高公路的使用寿命。
        2公路路基路面压实施工技术的影响因素
        2.1施工技术工艺影响
        一般情况下,面层越厚,路基面混合料的冷却速度越慢,在温度下降到停止碾压以前,有效的压实时间也会变长;相反,面层越薄,热损耗速度越快,压实的有效时间同样会受到影响。如果要保障所需压实度,就需要控制好集料粒径与面层厚度之间的关系,且一般情况下集料最大粒径需保持在其厚度的一半以下,路径承载力与面层之间同样具有重要联系。
        2.2含水量的影响
        公路的含水量也是影响路基路面施工过程的主要因素,外界环境的含水量会对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的顺利实施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含水量是路基路面压实施工过程中主要的地质数据,随着压实施工的不断进行,土壤的压实密度会越来越高,随着密度的提高,土壤内部会产生摩擦力,从而使土壤的黏合力提高,而土壤中的含水量会直接影响到土壤内部的摩擦力。当压实施工达到压实到位这个水平时,如果土壤中此时具有较高的含水量,这会降低土壤的摩擦量,从而提高润滑线,最终导致干容重的提升。相关单位在实施过程中通常使用细颗粒土级配碎石等材料,并且结合当地土壤的含水量,选择其他材料进行施工,使最大干容重的效果充分发挥,最终提高压实施工的质量。


        2.3材料性能
        压实设备因素是影响路面压实施工的外因,而路面材料因素则是影响压实度的内因。理论上,缺乏内摩擦力且无法完全压实的材料,都无法形成一定的稳定度。实际上,混合料在压实过程中随着碾压次数的不断提升,混合料的温度逐渐下降,内摩擦力、内聚力等有着显著提高,形成了一定的稳定性。以常用的沥青材料为例,粘度较大的沥青,混合料的抗压实阻力较大。例如由于荷载作用超过路面各层的强度,发生在沥青面层以下包括路基在内的各结构层的永久变形。这种车辙宽度较大,两侧没有隆起现象形成的结构性车辙,多半也是因为材料性能较差所导致的。
        3市政工程路基面压实施工技术分析
        3.1对路基填土施工材料的控制
        填筑路基土壤应符合公路路基用土需求,分析土颗粒形成特征,分析土塑性指标内容、有机质含量、土质类别、性质等,结合施工设计规范,分析填土是否满足要求。针对修建公路的位置,应选择经济性好,性质有保障的土壤进行填土操作。土壤材料选择,应考虑到土壤成本及性质。在路面结构的材料布置上,需确保碎石、砾石集料具有一定强度,且具有良好级配,从而确保公路施工结构有良好密实度。
        3.2路基的填土压实施工技术
        3.2.1过湿土质当土质过湿时,施工人员要结合实际情况,对相关的设计压实标准进行分析,不断压实施工区域内的土体,保证2%~3%为压实的范围。同时,对土层的天然稠度进行针对性的调整,将其降低在1.1以内,40为液限的控制值。在进行下路床填料施工时,可以选用轻型压路机,同时使用新型吸水材料使填充土壤中生石灰含量不断增加,切实改善填料土壤性质,对路基进行加固。3.2.2黄土路基在压实黄土路基时,为了使固结土体水分不断扩散,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增强土体的密实度,实现理想的压实效果。一般来说,冲压的遍数达到30遍以上,才能使路基的含水量符合规定的标准。在压实路边边沿的过程中,需要对压实机械的速度进行控制,防止出现施工机械滑落路堤现象。当施工机械掉头时,需要进行二次返压,处理好表面的褶皱现象,使路基的平整性得到有效保障。
        3.3含水量的优化控制
        公路工程的施工对于土壤含水量的控制是十分关键的,但由于地区环境的影响,土壤的含水量控制难以达到较好的效果,因此需要从材料含水量入手,加强对于填土材料、施工材料等的含水量控制,保障材料含水量能够满足施工要求,这样能够较好地控制路基路面压实质量,保障公路工程施工整体质量得到较好的改善。
        3.4加强压实施工工程管理
        施工技术手段的控制与施工质量的控制离不开监督与管理。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施工技术中存在一定的不足,这与技术本身缺陷有关,但同时也与施工技术人员有关,为了能够更好地提高施工技术的有效性,需要在公路路面压实施工技术中加强管理与监督,以严格的管理制度与手段保障施工全过程的科学性与规范性。一方面,需要根据路基路面压实施工工艺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对压实施工全过程进行有效的施工管理,保障施工过程中原材料、含水量等控制的有效性,还可以引入相关的检测技术,保障检测效果的科学性。另一方面,可以根据管理制度对压实施工技术人员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提高人员岗位责任感与工作积极性,更好地保障压实施工质量。
        结束语
        市政工程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压实施工作为路基面施工的最后工序,也是最关键的环节。本文从压实施工的影响因素入手,结合具体的作业程序分析了施工技术,从物理力学性质与功能特性的角度进行符合设计要求的碾压工作。未来的工作当中,还应该重点分析可能出现的影响因素,保障作业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培瑜,宋永刚,陈雯.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施工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J].技术与市场,2014(8):232-232.
        [2]郭国光,王志鹏.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施工技术措施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30):101-1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