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国铜业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从整体上来看,我国的冶金行业有了较大程度的发展。相应的我国的冶金设备也在逐渐实现大型化、精细化、复杂化。然后由于各种因素的叠加影响,导致冶金设备容易出现故障,面对这种情况就需要加强对冶金设备的管理与维修,而这也是本文研究的核心所在。
关键词:冶金设备;管理;维修 相关背景
在目前冶金行业逐渐完善、不断进步的全新阶段,市场对于金属原料的需求量展现出了逐年递增的态势,大量冶炼企业均对本身的产品进行了结构转型和生产架构转变,有色冶金设备在冶金领域有着大量的运用。
1.关于冶金设备
冶金机械又被称之为冶金设备,其所指的是在冶金工业的铸锭、冶炼、轧制、包装以及搬运环节所运用的各类设施与机械。因为冶金步骤、工艺较为繁琐,所以冶金设备有着庞大的结构、大量的能源消耗、生产设施连续化,同时冶金机械大部分在多尘、高温、腐蚀的环境之中工作,为了确保冶金工业的产品及降低冶金设备的磨损,冶金设备需要达到耐用、可靠以及高效等。
2.冶金设备的管理与维修的重要意义
有色冶金设备在工业生产环节有着广泛运用,需加工单位为其配置熟练的维修人员与管理人员,若没有有关的维修工作者,设备在运用的环节未获得相应的管理与维修,带“伤”工作,存在着非正常工作的问题,对于产品的品质与生产效率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1]。设备未获得相应的维修保养,便会加速其磨损,减少其运用的时间,所以冶金设备的管理和维修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已经发展成企业日常生产过程中无可或缺的一环。冶金设备急需实施必要的保养和维修,以降低其在运用环节发生故障的几率,增强设备的利用率与完好率等,减少在设施的运用一些不必要的额外支出,唯有实施必要的管理、维修才可以延长设备的运用时间。
3.冶金设备的管理与维修的现状
当前,对于冶金设备的管理、维护工作,我们国家大致运用以下两类形式:(1)设备的运用单位完成相应的管理和维护工作;(2)外单位的维修工作者完成相应的管理和维护工作,然而拥有单位仅负责运用便可。以上所论述的两种形式均是预防为主导的维修形式,也就是在规定的时间对设备进行整体性的检修。然而,伴随有色冶金设备技术的日益变革,生产原料的逐渐更新,设备的功能及以及运用时间均有明显的提升[2]。此类以预防为主导的维修形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冶金设备维护工作的要求。
4.冶金设备的管理与维修措施分析
4.1创建合理的维修管理机制
当前非常多的冶金企业实施的预防性维修机制,也就是每年进行一次大中修。然而,伴随有色冶金设备的不断发展、材料制造业的日益进步、设备诊断技术的变革创新,有色冶金设备的功能有了较大的增强,此类预防性维修机制已无法适用于当前的冶金设备。针对大规模的有色冶金设备,需要按照其使用寿命、工作环境等其它相关的参数,选取预知性维修和预防性维修相互融合的维修机制。达到对于所有的设备均明确适合此台设备自身的维修管理机制[3]。例如:部分自身精度较高的进口机械,企业完全能够运用预知性维修的形式,根据运用条件科学的进行运用,并且对于设备的工作状态实施全程监控,当发生问题之时,再实施针对性的维修。
4.2加强专业培训
为了能够促进工作人员自身技术水平的提升,需要增强对其所实施的专业技术培训,同时创造大量的机会以推动所有员工间的技术沟通。创建奖励机制,以激发起工作人员学习新技术、新知识的积极性。在对工作人员实施鼓励之时,需要尽可能的达到合理、公平,唯有如此才可以对其起到真正鼓励的作用,反之,便会收获适得其反的效果。因为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自动化程度逐渐增强,所以,工作人员的素质水平同样需要有所提升。对工作人员实施专业技术培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此类技术培训除能够在内部完成以外,还能够将职工送到专业的培训机构进行培育,如此,才可以推动工作人员更加好的完成相关的工作。除此之外,因为本专业毕业的人员所掌握的知识相对领先,对于专业知识理论的学习更为牢固,更加能够适应有关的工作,所以,需要大量的招收本专业毕业的学生进行工作。
4.3全面开展精度维修
设备维修方式包括事后维修、预防维修、改善维修、维修预防,提倡辅助设备采用事后维修,主要设备采用预防维修,在维修时采取改善维修,在设备设计选型时采取维修预防。
4.3.1事后维修
这是早期的维修策略,事后维修是指在机械设备发生技术故障或损坏之后,无法继续使用而实施的维修,机械设备是否正常运行是其基本思想,设备出故障后,不能正常运行,才进行维修,这种维修方式对维修人员的技术要求较高,为了有效消除冶金机械设备故障隐患,需要及时准确对设备故障位置做出定位并掌握相关信息,并与设备出现故障的类型相结合,采取针对性的方法及措施进行维修。对于设备故障,停机后不会对生产造成过大影响的辅助设备和对设备故障机理、故障发生时间不明确,不便于预防维修的设备以及一些采用了冗余设计、有备用的设备可用于事后维修.
4.3.2预防维修
预防维修是以检查为基础的维修,设备维修人员通过对设备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以磨损规律作为依据,在设备发生故障之前,通过对设备隐患采取针对性的故障排除,來避免和减少设备停机带来的损失,对于冶金设备而言,预防维修具有一定的预防性和补救性特点,不仅是提高设备性能和保证设备正常运转的重要手段也是冶金行业安全生产的有力基础,预防性维修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加强设备的日常维修力度,保证设备能够处于良好的运转状态和的开启率;二是加大预防性检测力度,通过准确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测和不定期检测来及时发现设备存在的故障隐患,及时分析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三是制定设备维修应急预案,根据检查出设备故障隐患的类型,在设备故障发生前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维修;四是做好相关设备台账和设备检测数据及故障分析记录,有利于正确了解和掌握设备运转状态和设备性能参数变化规律,便于日常维修,提高维修效率。
4.3.3改善维修
改善维修是采用先进的技术方法,针对设备一些现有缺陷,对设备的结构及性能参数等进行改善,通过提高设备的可靠性、维修性和先进性,来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4.3.4维修预防
维修预防是通过从设备设计方面上增强设备综合性能,来预防设备故障的发生,减少设备的维修。维修预防提倡在设计阶段就考虑到设备的维修性方面的问题[4]。
4.4积极培育高素质的维修团队
伴随有色冶金设备精密程度的日益提升,对于操作者以及维修人员的整体素质需求同样不断增强,因此企业能够安排有关的工作者以对其实施培育与训练,并且需要向其讲述国外较为先进的设备维修工艺,以全面增强维修工作者自身的专业水平。若想即时把握全球领先的设备管理与维修理论,冶金企業能够派出专业的专家团队到国外企业中进行考察,接着让他们对本企业的职工实施有关的技术培训。有色冶金设备的维修和管理并不能完全依赖外来员工,如果发生紧急状况,便会由于突发性事件造成维修不即时而影响正常的生产工作,对企业造成非常大的经济损失[5]。
因此可知,作为冶金企业的领导人员,需要定期对其管理、维修工作者实施专业素质培训,增强其技术水平,以使得他们对于企业的加工设施以及制造工艺能够有更加全面的了解,同时在短期内把握有关的管理与维修方法。定期聘请此行业的专业人员到企业之中为维护人员解答难题,同时促进其把握全新的维修技术。
5.结语
冶金设备的管理、维修环节,保证设备在较好的技术背景下高效运用,能够迅速的达到生产的各类要求。因此,对于冶金设备进行高效的管理与维修是极其重要的,唯有如此冶炼企业才能够在不断发展环节增强有色冶金设备的运用效率与整体性能,收获事半功倍的功效,创造可观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收益,为我们国家冶金企业又好又快的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
参考文献:
[1]邹进生.冶金工程中机械设备的安装施工及维护[J].冶金管理,2020,(13):50-51.
[2]郝富贵.基于包络解调的冶金设备滚动轴承故障诊断应用研究[D].内蒙古科技大学,2020.
[3]彭艳.冶金轧制设备技术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综述[J].燕山大学学报,2020,44(03):218-237.
[4]江涛.机电技术在冶金设备中的管理及维护探讨[J].科技风,2020,(15):162.
[5]杜军.冶炼设备管理与维修技术应用分析[J].装备维修技术,2020,(02):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