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创新分析 李鑫1

发表时间:2020/1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8期   作者:李鑫1 孙岩2
[导读] 摘要: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发展速度虽快,却在管理理念和方式上存在诸多不足,这些不足不仅会限制当前施工建设的发展,同时也会对新技术、新理念的应用产生阻碍,导致建筑工程管理领域发展不顺。
        1身份证号:37078419911227XXXX 2身份证号:37078419911114XXXX
        摘要: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发展速度虽快,却在管理理念和方式上存在诸多不足,这些不足不仅会限制当前施工建设的发展,同时也会对新技术、新理念的应用产生阻碍,导致建筑工程管理领域发展不顺。而对建筑工程管理进行创新,不仅能提高工程管理水平,同时还能确保工作流程的规范化,提升建筑质量,推动整个建筑工程领域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创新
        1探究创新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具备的意义
        1.1更好地顺应社会的发展和生产相关需求
        随着社会快速发展,我国经济结构发生一定改变。建筑工程行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传统建筑工程管理手段和方法,不能实际满足经济发展需求。应创新建筑工程管理模式,有利于促进建筑工程行业的健康发展,从而提升我国经济水平。
        1.2符合科学开展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客观需求
        我国应合理借鉴国际上应用的科学、先进工程管理理论和理念,合理结合施工实际情况,创新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提升施工生产力。建筑行业在发展时需要充分重视工程管理模式,优化工程管理工作的基础上,可以转变技术以及生产力,推动建筑工程行业的稳定发展。
        1.3能够有效实现项目控制目标
        建筑工程管理内容主要包括施工安全、施工质量、施工进度、施工成本等多方面的内容,需要保证建筑工程项目保质保量在规定预算内和期限内完成建设。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建筑工程管理影响因素在不断增多,因此应加强对工程管理模式的改革创新,而且还需要设置新型的管理目标和管理标准,从而保证工程项目建设评价的合理性。
        2我国建筑工程的管理现状
        2.1部分企业的管理模式过于传统
        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支持建筑工程企业的改革创新,并且投入了大量的支持。其中,一部分企业从思想意识上深刻认识到了改革创新的重要性,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在管理模式上做出了巨大的改变,并且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仍旧有一部分企业不能积极配合,为了节省人力和资金,始终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而不做出任何改变,这种传统的方式并不适应现代建筑领域的发展,会导致整个工程的效率低下,并且质量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此外,很多企业从根本上没有转变创新的思想,对管理模式的改革没有足够的重视度,导致整个企业的规划和发展目标不明确,内部的管理处于极度混乱的状态,长此以往,将被市场的竞争狠狠甩落在发展的道路上。
        2.2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素质
        国家支持对管理和创新人才的培养,同时增加了各个高校的针对性专业设置。但是,在实际企业的用人阶段却频繁出现问题。很多企业为了控制投资预算,用较低的薪资聘请管理团队,这些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并不过关,无法对企业的实际运营做出正确的评估,导致管理方案的制定缺乏科学合理性,进而导致企业的项目施工过程效率低下,质量也无法得到保证。此外,一些管理人员的思想禁锢,不能及时了解国际先进的管理理念,导致企业的管理缺乏灵活变通性。
        2.3施工现场的装置设备匹配性不强
        国内的一些建筑企业在选择施工相关的设备和装置时存在匹配性不强的问题,严重影响施工的效率和建筑的质量。很多企业为了控制成本压缩施工周期,对施工的设施没有进行科学的匹配和选取,甚至对所有的项目均采用一套相同的设备方案,导致施工的各个细节无法得到质量和效率的保障,降低整个工程建筑的效果,不利于建筑行业的进步。


        3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有效创新策略
        3.1做好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创新工作
        作为建筑企业至关重要的工作内容,做好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创新工作可谓十分关键。借助此项管理举措,对确保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控的质量和安全非常有利,有助于凸显出建筑企业在市场竞争当中的有利优势。具体来说:①注重建筑工程项目建设准备时期的管控创新工作。处于建筑工程项目的准备时期,需要结合施工合同中所设置的既定目标,科学编制具体的施工质量管理方案。其中无论是施工的位置、时间,还是施工现场环境等均为考虑的主要因素。在科学设计工程项目施工方案的过程中,要求有关施工人员做好图纸技术交底工作,细化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规定,使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工作得以有序进行。②强化针对施工材料的管控工作。采购施工材料的过程当中,需要符合相关规定,保证供应商资质证书是完整、符合要求的,进行购买的建筑材料应该具有相关出厂合格证与使用说明书等文件。
        3.2加大建筑工程技术创新的力度
        在建筑工程进行施工管理工作的过程当中,应该加大技术创新的力度,依靠先进的施工技术,确保建筑工程项目有序开展,以便提高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效果,使得施工的质量满足相关的要求,从中得到更多的经济利润。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技术创新属于其至关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有助于建筑工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现阶段,对比其他的行业来说,建筑行业一直以来给人技术较低的行业印象,因为参与工程施工建设的人员在管理思想、文化学历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再加上建筑企业相关管理制度等因素的干扰,导致大部分的建筑企业技术创新工作并不到位。所以,建筑工程企业应该重视施工技术创新工作的开展,通过构建科学的技术管控制度,定期组织有关工程施工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培训,提高有关人员制定施工技术方案的水平;同时参考建筑施工企业具体的状况,加快新兴施工技术、材料以及设备的研发速度,并加以有效推广和应用,逐步打造出核心产品,有利于达到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创新工作既定的目标。
        3.3企业文化的创新
        公司的整体文化也是影响建筑项目监管方式的关键因素。公司文化可以提高公司的凝聚力,激发员工的斗志,增强工作的热情,使公司和员工拥有相同的价值观。良好的公司文化可以提升公司监管的效果,公司文化的创新是实施公司监管方式创新的基础。建筑项目需要加强公司文化的创新发展。建筑项目公司文化创新应树立正确的运营理念,健全公司文化体系,依据自身的具体状况规划公司监管的发展方向,规划出适合公司的监管方案,把公司的文化建设与监管制度在一定程度加以结合,使公司文化为公司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从而使得公司监管的理念满足公司发展的具体需求,最终发挥出公司文化的创新价值。
        3.4管理体制的创新
        对于传统建筑项目的监管体系,其监管体系的模式相对而言较为死板,并没有在许多的利益关系中发挥好建筑项目监管的一切作用,因此说当前倘若想要提升公司的发展、竞争力的话,就需要实施创新性的监管制度,需针对不同的建筑项目安排差异性的监管任务。这样不但可以提升建筑项目的效率,而且也可以确保项目的质量,建筑项目监管必须要落实到每一个细小的项目中,把每一个监管的责任安排至每一项施工操作当中,并依照施工的具体操作,需要定期进行检查,确保施工的质量,倘若针对一些较大规模的项目,就需要安排多次的检查,可建立监管小组,从而能够提升较大型项目的监管的水平。
        结束语:在工程项目开展的过程中,工程管理工作是其中的重点内容,把创新模式在工程管理工作中进行应用对于企业来说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未来,工程管理工作会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实现工程管理的信息化,创新模式在工程管理中有非常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1]汪海霞.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J].江西建材,2019(12):216+218.
        [2]王兴刚.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创新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35):175-176.
        [3]陈强.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创新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9(34):218-219.
        [4]朱慧清.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创新探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7(04):139-140.
        [5]袁伟彬.论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J].江西建材,2015(03):8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