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土地规划管理领域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1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8期   作者:吴文源
[导读] 摘要:土地规划管理对国家建设发展有重要作用,实践阶段应用测绘技术,提升操作性为土地规划管理奠定基础条件极为关键。
        广西贵港平南县思界乡国土规建环保安监站  广西平南  537324
        摘要:土地规划管理对国家建设发展有重要作用,实践阶段应用测绘技术,提升操作性为土地规划管理奠定基础条件极为关键。本文结合实践深入分析测绘技术,目的是给土地工作未来规划发展奠定基础,为保障相关工作平稳有序开展而不断努力,提升规划管理质量。
        关键词: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土地规划管理
        引言
        土地规划管理有效落实,需要精准的测绘工作以及数据信息的支持。在测绘工作中,保障测量与界定的精准性,后期的规划管理顺利开展,才能有效利用土地资源,避免土地资源浪费的问题出现。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应用于实践工作之中,在进行土地规划与管理期间,影响作用逐步提升,有效提升土地规划管理质量,为地方的建设发展奠定良好条件,对此笔者将结合实践开展如下分析探讨,以期能够给从业人员带来积极借鉴参考。
        一、应用测绘地理信息技术的作用
        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也称为3s技术,该技术将遥感、地理信息、跟踪定位技术结合应用,构建完善的技术应用系统,将目标区域内的数据信息精准、快速的搜集,经过整理与分析之后,给后续的土地规划管理提供依据条件。现如今地理测绘信息技术研究力度逐渐加强,结合市场发展要求,完成技术优化与改进,成为企业单位共同关注的工作内容,新型的科学技术应用,最终给现代产业精确化、多样化发展奠定良好条件。
        (一)控制经济投入
        土地规划管理涉及的工作内容诸多,合理利用地理测绘技术,能节约经济成本,控制财政投入。土地规划管理有关技术操作、人为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要求诸多,人力、财力、物力对于政府部门来讲都会造成一定的压力。将测绘技术有效应用,企业单位在实践工作阶段,各个工作环节能自由发展,对数据信息集中处理,控制在实践工作阶段的经济支出,这样就能控制资金耗损问题,避免企业单位或政府部门的运营管理困难问题出现。
        (二)保障测量精准性
        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应用于实践阶段,对数据信息进行统一的管控处理。按照标准规范开展相关工作,要控制在实践阶段的误差问题,一些不标准的数据信息很有可能会影响工作质量。在测绘实践期间,要找出符合相关要求的技术标准,土地规划管理过程中,各类数据信息的搜集或应用都要严格按照工作要求进行,规范性的数据信息,会成为土地规划管理的依据条件。测绘技术应用水平提升,数据处理效果增强,有效控制数据运行期间的各类风险问题。
        (三)保证数据多样性
        进行土地规划管理期间涉及到诸多数据信息,测绘技术应用期间也涉及到很多数据,所有提升信息化水平,有效应用科技手段将土地规划管理阶段的各类信息搜集应用,测绘技术对数据质量有关键作用。做土地周围环境、基建等信息数据的统计,做统一的规划管理[1]。测绘数据工作涉及到的工作内容诸多,各个环节的工作也极为繁琐,所以进行测绘工作之前,要将数据库建立,保证数据信息管理或分析按计划进行,数据库能大大提升数据信息利用率,为日后工作奠定基础条件。数据库中信息内容需要综合分析地形、人口、环境等各类因素,地理测绘信息技术应用,要全面提升数据信息应用效果,保障其内在的多样性,此时数据信息的精准性、有效性全面提升。
        二、测绘地理信息技术有效应用于土地规划管理阶段的措施
        (一)GPS技术
        该技术是全球定位技术,应用该技术分析当前的空间地理情况,搜集相应的信息内容,后期搜集的数据信息会更为精准可靠,管理人员制定规划发展目标,规划报告、管理相应的资料分析,在GPS技术支持下,能有效降低测绘期间的地图观察难度,将其中的复杂要素有效分析。
        (二)RS技术
        该技术应用的主要目的,是进行远距离的数据信息测量或测定的相关工作,在不触碰物体,或者对物体进行近距离的观察,依然能够得到真实可靠的数据信息。

RS技术应用可以拍摄更为精准有效的影像资料,保障数据信息分析的速率,提升测绘效率。技术人员找到更高精准度的数据信息,后期的数据信息应用价值明显提升。
        (三)GIS技术
        该技术应用于测绘期间,将地理信息搜集、整理、分析与计算,GIS技术与其他测绘技术进行对此,能快速完成信息录入,信息输入之后记忆存储效果提升。在进行数据检索之后,提供更为便捷、可靠的信息内容。从土地规划管理实践工作要求来看,后续数据信息分析与应用的效率更高。
        三、3S集成的技术应用
        (一)土地规划设计环节
        应用GIS技术和RS技术,将踏勘的方法确定,后续其他工作任务有序推进。测绘技术结合应用,获得技术拓展的机会,进行定位分析更加精准,信息数据第一时间获取。在进行数据分析的过程中,全球定位技术应用,完成空间范围内的信息查询、管理、整合应用,数据信息获取的便捷性提升。多时态的影像拍摄留存,在空间范围内用地变化情况精准反馈[2]。配合应用相应的分析工具,适当的评测土地适宜应用的状况,完成土地规划管理。将土地类型进行归类研究,利用土地数据制定规划管理方案,确定规划管理策略之后应对土地规划问题。应用软件辅助进行地形数据分析,明确土地的坡度和坡向之后,实现土地用途规划,GIS技术与其他技术相互配合,完成空间范围内的数据信息统筹分析,数据应用有章可循,后溪统计数据信息获得良好依据条件。
        (二)分析土地所有权或使用权
        测绘工作阶段获得精准的数据信息,有效应用测绘技术,目的是解决土地使用权或所有权两者辨别的问题,避免判定结果出现偏差。利用有效的地理信息分析,对土地使用者的土地资源进行判断,此时测绘技术应用遥感、航拍、测量等途径,将更加真实、具体的影像视频资料获取。土地规划管理人员,根据这部分信息内容,直接分辨双方所持有的资源数量,确定具体的范围。各自的土地使用权、所有权明确之后,其他工作的矛盾问题有效处理。
        (三)土地资源评价与监督检测
        土地规划管理有动态化的要求,因此地理测绘技术应用存在一定的困难性,了解土地信息限制问题,合理利用测绘技术,能有效打破土地资源应用的限制问题。结合测绘中3s技术应用要求,进行土地资源评价将动态监测模式确立。了解土地变化情况,进而获取有效的土地信息数据内容,经过分析之后实现土地资源的动态化管理。确定土地规划区域之后,一方面要了解土地资源应用情况,另一方面还需要根据地形地貌,明确土地资源变化情况。应用测绘技术更好的完成土地分类,保障土地资源的实际利用效果,细化数据管理模式,并配置监督管理技术,保障技术应用性能,以及土地资源的最大利用率[3]。
        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应用,能够将土地规划管理阶段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在保障技术应用效果的前提之下,数据信息能够给土地资源应用提供良好数据信息条件。技术手段给土地规划管理提供支持条件,在城镇化、现代化的社会发展背景之下,测绘技术有效保护土地资源,避免耕地被大量占用,或出现长时间荒废的情形,土地资源应用按照生产建设要求进行,为维护生态和谐,保障产业发展奠定良好条件,监督评价质量明显提升。
        结语
        地理信息是土地规划管理阶段不可或缺的资源条件,为保障以土地资源为基础的各项工作平稳有序的开展,将测绘地理信息技术有效应用,构建完善技术应用体系,提升RS、GPS、GIS三种技术的应用效果,对数据信息综合处理完成对现场的分析判断,土地资源利用率明显提升,土地规划管理效率增强,技术人员优化分析与应用信息技术,对后期的项目工程建设发展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罗斐,张磊,邵金强.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土地规划管理领域的应用研究[J].科学技术创新,2016(25):260-260.
        [2]霄罗,玉英韩.论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土地规划管理领域的应用[J].地矿测绘(2630-4732),2020,003(001):P.97-98.
        [3]艾新龙.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土地规划管理领域的应用研究[J].城市地理,2017(020):1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