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工程合同管理与风险防范

发表时间:2020/1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8期   作者:黄永康
[导读]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当前,我国合同主体相较国际先进管理模式来说,无论管理水平或综合竞争实力,均存在极大的差距,特别是建筑工程合同管理风险的防范控制。
        雅居乐地产置业有限公司  广东省广州市  510000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当前,我国合同主体相较国际先进管理模式来说,无论管理水平或综合竞争实力,均存在极大的差距,特别是建筑工程合同管理风险的防范控制。而引起合同管理风险的因素相当繁杂,其中人为因素与外界环境因素最突出。为此,要确保合同主体健康发展,就必须加强合同风险评估等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合同管理;风险防范
        引言: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建筑工程行业也在快速的发展着。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合同管理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建筑工程合同是约定承包方和发包方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重要文件,其存在还有利于控制工程建设质量、工程建设进度和工程资金的使用,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建筑市场稳定的主要法宝。而本文就将对建筑工程合同的管理以及其可能存在的风险及防范方式作出讨论,以期给建筑工程各利益关系方提供一定的参考。
        1、建筑工程合同管理的意义
        合同对任何行业均具有重要意义,为推动建筑行业稳定、持续发展,需加强对建筑工程合同的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进度及施工质量,降低违约风险,降低工程造价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此外,合同双方需严格依据建筑工程合同履行自己的义务,减少经济纠纷,保证建筑工程可顺利施工。同时,若建筑企业加强建筑工程合同管理,对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及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具有重要意义。总之,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企业对建筑工程合同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升,其主要原因是工程合同管理可保证施工进度及施工质量,提高双方企业经济效益。
        2、合同管理风险的形式
        2.1间接管理风险与直接管理风险
        间接管理风险与直接管理风险的划分是根据风险防范和控制的责任来进行的。间接管理风险主要是指公司间接参与合同管理而产生的风险,即由于合同内容中分包方、第三方等因素而造成的合约变更、转移、终止等相关风险。直接管理风险主要指公司直接参与合同管理而产生的风险,即由于转移、评审等管理机制的不健全而造成的相关风险。
        2.2外部环境风险与内部管理风险
        外部环境风险与风部管理风险的划分是根据风险防范和控制的范围来进行的。一般情况下,合同管理会受到国际管理、法律法规、经济环境、合同条件等客观风险的制约,而这类风险是无法避免的,而合同管理的主观风险主要是受外部环境以及内部管理影响,是可以避免的。合同管理的外部环境风险主要是由不良的财务状况、低下的信用水平、不正当的竞争手段等造成的违约或是欺骗等行为。合同管理的内部管理风险是由于制度的缺乏、人员综合素质差、监督力度不足、流程混乱等因素导致的合同履行、变更、转移、签订等风险,从而为公司造成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以及决策失误。
        2.3不可控风险与可控风险
        不可控风险与可控风险的划分是根据风险防范和控制的等级进行的。不可控风险主要是指由环境、政治、法律、自然灾害等原因导致合同无法正常签订的风险。可控风险主要是指根据法律法规以及合同管理、风险评估等方法可以避免的风险。
        3、建筑工程合同管理风险存在的原因
        3.1缺乏风险防范意识和控制意识
        风险防范意识和控制意识的缺乏主要是指项目相关工作人员以及建筑企业的风险意识匮乏,这种缺乏既包括法律意识、风险意识的缺乏,还包括责任意识的缺乏。一般来说,法律意识指的是对现有的国家以及行业法律法规等缺乏了解,对合同的条款未作细致的研究,并且在合同的签订过程由于签订内容不符合法律的政策标准等,从而使合同管理中发生法律风险。而风险意识指的是企业以及员工对于合同中的隐性风险敏锐度不够,无法及时地排查出该类风险,缺乏对合同的重视,从而导致合同条款不够细致、权责不对等,进而造成了企业的损失。

责任意识是指对合同管理以及风险防范缺乏足够的认识,并且企业以及员工的责任感薄弱,导致风险防范措施的执行不到位,从而为企业带来风险。
        3.2合同文件的制定不够严谨合理
        在建筑工程双方制定合同的时候,合同条目的不全面、不具体,甚至内容的遗漏、制定有误,都会使双方的理解出现偏差。与此同时,由于签订合同的双方对合同存在的风险认识不够全面,风险防范意识比较薄弱,这就导致工程项目在完成以后还会产生歧义,出现相互矛盾的情况,使得双方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的保障,给合同双方带来一定程度的损失。
        3.3合同管理者工作素质较低
        在合同管理中,合同管理者的工作素质比较低是合同管理风险产生的另一个原因。当前,由于许多建筑企业的合同管理者不具备较高的知识文化水平,无法对建筑工程市场环境的变化做出较为准确的预测。与此同时,由于工作人员没有对合同中各方面的条款进行深入而细致的研究,从而忽视了合同中不合理的规定,导致合同双方在签订合同时产生风险。
        4、提高合同风险防范水平的有效措施
        4.1完善风险预警制度
        风险预警制度是有效防范合同风险的手段之一,企业应该通过建立完善的风险预警机制,并通过健全的风险评估系统来对合同签订方的企业信用进行分析审核,与此同时还要对合同条款的内容进行全面的评估,及时发现合同中存在的隐性风险,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此外,企业还应该对合同中的隐性风险、盈亏情况等进行综合的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汇总上报。
        4.2健全信用评价体系
        纵观建筑工程合同风险发生情况可知,大多数合同风险主要源于信誉问题所造成的。基于此,为了防范合同风险,可以从强化信用评价入手,具体就是加快建立与健全信用评价体系,提升建筑工程合同签订双方的信誉度,促进二者可以开展更加密切的合作,最终确保工程合同顺利签约,之后需要严格依据合同条款的规定和要求来开展各项工作。比如,建筑工程合同签订双方可以构建相应的信用等级制度,对双方的经营状况、经济状况、组织结构情况等关键信息进行全面调查和评价分析,之后将评价所得结果以文档的方式保存起来,从而可以为后续的工程合同管理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
        4.3提升合同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在建筑工程合同管理中,提升合同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也是提升合同管理质量的重要举措。对此,在提升合同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方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确保合同管理人员选拔的公正。在进行人才选拔是,要从合同管理法律法规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水平、信息化技术水平、道德品质等方面对合同管理人员进行综合考量,充分挖掘合同管理人员的优势;第二,加强对合同管理人员的教育和培训,通过教育与培训来帮助合同管理人员提升合同管理专业技能,使其更好地胜任合同管理工作;第三,建立健全考核机制,对合同管理人员实施不定期的考核,考核重点主要集中在合同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责任意识、风险管控能力等,从而在根本上提升建筑工程合同管理质量。
        结束语:
        总之,建筑工程普遍具有施工风险高、建设时间长、工程规模大等特点。同时,外部的各种环境因素又很容易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造成影响,延长合同的执行时间,导致工程无法在规定好的时间内完成,给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要科学、合理地评估好合同管理的风险,做好合同管理工作并准备好针对各种可能发生风险的应对方案,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合同管理的风险。
        参考文献:
        [1]骆毅.建筑工程合同管理与风险防范控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
        [2]容智晖.浅析建筑工程合同管理与风险防范控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
        [3]毛永海.建筑工程项目合同管理中的法律风险与防范策略[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