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电气智能化弱电工程施工技术 朱玉忠

发表时间:2020/1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8期   作者:朱玉忠1 陈玲2
[导读] 摘要:电气系统结合电业的高低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强电与弱电两种。
        1.身份证号码:33050119800102XXXX 2.身份证号码:33050119911122XXXX
        摘要:电气系统结合电业的高低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强电与弱电两种。其中,弱电指的是电流与电压数值较低、功率较小且频率高的电路,在建筑工程中具体处理的目标以信息为主,主用应于电话线路、电流线路以及网络。建筑物中布设弱电,可以基本满足建筑使用者报警、信息传输以及安全保证等方面的需要。因此,就现代建筑功能完善的角度而言,弱电本身具备更高的价值,明显提高了建筑物使用者的生活、学习以及工作质量,是保证建筑物舒适度和人居性能满足业主要求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建筑电气智能化;弱电工程;施工问题;技术要点
        引言
        从我国当前建筑电气智能化弱电工程的施工情况来看,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承包商选择、管理与维护工作,技术管理与工程管理,以及各类系统的验收等方面。要不断加大投入力度,确保实际施工中各个环节的完善,保障施工的整体质量,促进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提高。因此,本文针对问题,探讨建筑电气智能化弱电工程施工分析。
        1建筑电气智能化弱电工程施工常见问题
        1.1管理制度不完善
        建筑电气智能化弱电工程发展时间不长,在设计、施工、验收等环节没有形成较为完善的项目管理制度,不能使设计人员及时接受先进的弱电控制技术培训,使新型智能化弱电装置不能及时应用到现代建筑中。施工组织管理制度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尤其是人员聘用制度不健全会导致招聘的人员不能满足任职条件要求,可能出现技术人员的技能水平跟不上先进智能化弱电工程的发展,工作上手慢、易出错,降低工程施工的效率和质量,增加工程的资金投入,影响工程的经济效益。
        1.2施工单位和人员素质有待提升
        目前,建筑工程项目普遍存在赶工期、抢任务现象,部分施工单位又为了短期内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极大地造成了材料的浪费和成本的提高。工程施工人员流动性较大、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缺乏智能弱电工程施工必要的知识和技术,同时,施工人员的分配制度不健全,不能保证人尽其才,各取所需,也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施工质量和进度。
        1.3施工机具落后
        建筑工程施工工种繁多,涉及的电气机具也很多,部分施工单位没有采购先进的施工机具,而是运用功能陈旧的机械设备完成工程施工,不仅保证不了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还会拖延工程的进度和工期,重要的是严重阻滞了智能化弱电在建筑行业的推广和普及,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
        2建筑电气智能化弱电工程施工技术
        2.1弱电系统布线安装
        弱电系统布线作为建筑电气智能化弱电工程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其施工质量,保证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具体施工工艺为:确定布线点位→开槽→弱电布线施工→封槽。其中,布线点位主要根据设计图纸和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确定,标记暗盒的位置,暗盒的高度要求与强电插座或者开关等高,相邻暗盒之间的距离不小于10mm;开槽需要坚持线路最短、不破坏强电线路、不破坏防水层等原则,要求外观横平竖直、宽度和深度相对均匀。
        2.2设备安装工艺
        在建筑物弱电系统工程中,主要涉及到的安装技术包括管道、框架、信息插座盒、桥梁等。当然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注意安装工序和顺序,保证结构的合理性,便于后期维护,从根本上实现方便智能安全功能。另外,在机架设备安装过程中,必须要根据厂家的规定设置设备,对设备的垂直水平予以调整。另外,为了确保台架的清洁性,将框架与壁面之间的距离控制在80cm以内,多留1m和50m的距离而容易施工。信息插座盒设备安装在布线和安装中起着重要作用。


        2.3弱电系统的验收工作
        弱电系统安装完之后,需要对弱电工程进行验收,验收的主要依据是弱电系统安装工程的合同和设计图纸等文件,重点检查系统功能是否达到设计要求,运转是否正常。同时,也要检查弱电系统安装施工过程中的质量证明文件是否完整齐全,主要包括各种施工材料是否具有出厂合格证明资料,需要进场检测的材料是否进行检测,检测结果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施工过程使用的各种机具设备的功能和精度是否满足工艺要求,是否定期进行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系统施工过程中是否执行了三检制,是否具有完整的检测记录等,弱电系统工程的各个施工环节是否具有可追溯性;施工人员是否经过培训,工作年限是否满足施工要求;操作规程是否满足要求;施工环境是否满足规定的要求,比如湿度、温度等是否存在详细的数据资料。
        2.4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基于我国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通信行业发展愈渐成熟。如今,通信系统对人们的日常生活而言已必不可少。使用者在建筑物中开展各项休闲娱乐活动或是日常生活与工作,对通信信号质量的要求更为苛刻。为了满足业主的实际需要,保证各建筑物信号质量达标,弱电智能化技术逐渐被施工单位所关注。建筑项目中,完善的通信系统包含大量内部组织程序。以电话通信程序为例,程序中借助弱电智能化科学技术,可以运用有线传输方法保证通信信号传送质量的稳定性。然而,信号传输过程中,不同类型媒介所传输的信号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因为通信系统内所有信号的传输方式都有鲜明的特征。但是,不管传输所用的媒介如何,建筑工程期间通过弱电智能化科学技术均能够在最大标准上进一步强化通信系统自身的安全性与质量标准。
        2.5弱电日常管理工作的标准化
        施工单位开展弱电日常管理的最终目的是规避安全隐患的出现。事实上,在建筑工程正式施工前,弱电日常管理便已经开始发挥作用。施工人员需要在正式开展施工前,同技术人员针对弱电设备安装工作达成一致,同时开展相应的勘探工作,以免弱电施工对其他施工活动产生负面影响,且施工人员需要前往现场办理各项必须的施工手续。实际施工期间,弱电技术人员应前往现场为施工人员提供必要的监督和指导,以确保建筑工程弱电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同时确保施工项目能够正常且稳定推进。以保安监控为例,工作人员需要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包含打扫主机、插线板以及服务器上的灰尘,提升散热性能,并定期检测系统UPS电源新能。弱电系统日常管理活动尽管内容繁杂,但针对弱电系统保护以保证其各项功能能够正常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建筑工程业主单位必须强化弱电日常管理力度,保证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和质量,从而保证弱电系统能够稳定运行。
        2.6弱电系统的验收工作
        弱电系统安装完之后,需要对弱电工程进行验收,验收的主要依据是弱电系统安装工程的合同和设计图纸等文件,重点检查系统功能是否达到设计要求,运转是否正常。同时,也要检查弱电系统安装施工过程中的质量证明文件是否完整齐全,主要包括各种施工材料是否具有出厂合格证明资料,需要进场检测的材料是否进行检测,检测结果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施工过程使用的各种机具设备的功能和精度是否满足工艺要求,是否定期进行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系统施工过程中是否执行了三检制,是否具有完整的检测记录等,弱电系统工程的各个施工环节是否具有可追溯性。
        结束语
        近年来,基于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生活、工作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建筑工程弱电智能化建设的应用愈发广泛。因此,施工单位与业主单位应明确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运用方式与价值,同时加强管理,保证其正常工作,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杨浩.浅析建筑电气智能化弱电工程施工技术[J].装饰装修天地,2017(10):157.
        [2]刘军齐.浅谈建筑电气智能化弱电工程施工[J].名城绘,2017(11):168-169.
        [3]楼恒阳,施展赟,朱明珍.建筑智能化弱电施工管理要点分析[J].通讯世界:下半月,2015(04):17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