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信党爱党对党忠诚的基本操守

发表时间:2020/1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8期   作者:许克俭
[导读] 摘要:党要求党员要有党性,要把群众放在心上,其实也是要求党员对党忠诚作为先决条件的。
        中共兰州市委党校(兰州市行政学院)
        摘要:党要求党员要有党性,要把群众放在心上,其实也是要求党员对党忠诚作为先决条件的。常怀忠诚之心,自觉遵守党章,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做到在思想、行动上始终与党保持高度一致,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自觉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对党忠诚是党员干部的首要政治品质,对党忠诚是一名党员的生命线,对党忠诚才会做一名干净担当廉洁的干部。
        关键词:党性;忠诚;操守
        对党忠诚不是一句大话、空话,最基本的就是要在党信党、在党爱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其中,信党是前提,爱党是关键。只有做到信党爱党,才能真正为党分忧、为党尽力。
        一、信党爱党是党对党员的基本要求,也是党员的立身之本
        党员要信党爱党,这是由政党的特殊性质决定的。中共一大通过的党纲第四条就明确规定,加入中国共产党,必须是“承认本党党纲和政策,并愿成为忠实的党员者”,而且“在加入我们的队伍以前,必须与那些与我们的纲领背道而驰的党派和集团断绝一切联系”。这强调的,就是对党的信仰和感情问题。此后,历次修改的党纲党章都有类似的规定。就是在西方国家,主要政党在政治方面也是有严格约束的,政党的重要干部必须拥护本党的政治主张、政策主张。对那些在政治上行动上与党离心离德的党员,西方国家政党也是要执行纪律,甚至给予开除处分。
        如果党员对党丧失信仰,人民就会对这个党丧失信心;如果党员对党没有感情,人民就会对这个党没有热情。苏共在有20万党员时能够夺取政权,在有近2000万党员时却丢失了政权,短短74年就发生这样的逆转,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很多党员丧失了对党的信仰和感情,有的还走上街头去推翻党的领导。中国国民党在1945年抗战胜利时有263万党员和三青团员,但1947年重新进行党员团员登记时,就只剩下108万了。在大陆溃败后,蒋介石将失败原因归结为“党离党员、党员离党,党离民众、民众离党,上层有党、下层无党,都市有党、乡村无党,做官有党、做事无党,为私有党、为公无党,空谈有党、实行无党”“一般民众不仅对党无信仰,而且表示蔑视”,可以说,正是由于党的干部对党没有信仰、没有感情,才导致了最终的众叛亲离、失道寡助。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倘若连党都不存在了,党员又从何谈起?苏联解体后,原苏共党员中除少数人攫取了特殊利益,很多人都丧失了原有的社会地位和待遇,有的甚至流离失所,靠领救济过日子,就是最好的例证。所以说,信党爱党,既是党员的基本义务,也是党员的立身之本。对我们每一名党员来说,“第一身份”永远都是共产党员。无论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什么情况下,都要牢记这个“第一身份”,真正把自己当成党的人,始终坚定对党的信仰和感情,时时处处与党保持高度一致,绝不能对党的正确领导产生丝毫的怀疑和动摇。
        二、实践证明,我们党是值得信仰、值得爱戴的
        我们党是伟大、光荣、正确的党;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这不是自吹自擂,而是历史实践反复证明了的真理。
        自19世纪以来,中国已经经历了3个甲午年:第一个是1834年。这一年的8月,英国殖民者为了开拓中国市场、保护鸦片贸易,将两艘兵船开到虎门,与清政府守军发生炮火冲突。6年后,中英鸦片战争爆发,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王朝步入穷途末路。第二个是1894年。这一年爆发的中日甲午战争,以中国战败、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告终。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向日本割让台湾等大片国土、先后赔偿白银两亿三千万两。同是这一年,我国第一个政党组织“兴中会”成立。

此后,一个又一个资产阶级党派团体走上了历史舞台,但都没能挽救中国的危亡,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第三个是1954年。这一年,刚刚成立5年的新中国,在国内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并在两年后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国际上,新中国在朝鲜战争结束一年后,派团出席日内瓦会议,向全世界展示了泱泱大国的形象。如今,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位居世界前列,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回顾两个多世纪的沧桑巨变,我们得出的铁的事实就是: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对此,我们每名党员都要深信不疑。
        不可否认,当今中国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特别是一些党员干部放松了党性修养,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给党的形象抹了黑。但是,对这些问题,我们要客观辩证地看。特别要看到,这些问题与我们党的基本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要求是格格不入的;而且,我们党有很强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的目的就是要解决问题、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问题是客观存在的,但我们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更不能因此而怀疑党的领导、动摇对党的信仰和感情。这里面的关键,是要把学理论与学党史国史、提高思想认识与分析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既学深悟透党的基本理论,深刻认识党的理论体系的科学性正确性,又紧密联系党史国史,正确认识党的历史功绩,正确认识改革开放前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变化,正确认识中国和西方的差距,正确认识现实社会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把信党爱党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对各种历史和现实问题的科学分析上,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增进对党的政治认同和情感认同。
        三、信党爱党,要体现在维护党的利益和形象上
        回顾我们党近百年的辉煌历程,之所以能从一个只有50多名党员的小党,成长为拥有9000多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中取得一个又一个举世瞩目的成就,最根本的一条,就是无数党员信党爱党,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党。
        然而现在有些党员,虽然有着十几年、几十年的党龄,但对党的思想、理论和观点并没有完全接受,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并没有完全认同,对党没有持续稳定的情感。有的不信仰马克思主义,从封建迷信中寻找精神寄托,或者被西方敌对势力的世界观、价值观所俘虏,随意指责党组织,随意质疑道路、质疑理论、质疑制度;有的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部署,不仅不认真贯彻执行,反而毫无道理地怀疑和批评,或者对干部选用等敏感问题,胡编乱造、信口雌黄,讲得活灵活现,实则造谣惑众;有的面对敌对势力的蛊惑言论,以及社会上流传的有损党的形象的风言风语,不是站在党的立场上说话,而是置身事外、态度暧昧,甚至人云亦云、口无边际;有的把个别党员干部存在的问题,移花接木到别人身上,甚至放大到整个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身上,编段子、起外号、说怪话,对党的干部进行污蔑甚至集体抹黑……诸如此类,说到底就是心中无党、信仰缺失。
        强大的堡垒往往是从内部被攻破的。个别党员干部的这些言行,对党的“杀伤力”比任何敌对势力更大更直接。作为一名党员,我们要清醒地看到,党的形象就是我们每一名党员的形象,党的利益就是我们每一名党员的利益,党的事业就是我们每一名党员的事业。
        具体讲,至少要做到四点:第一,对党的建设存在的问题,要既有“批评心理”,又有“建设心态”,真正从自身做起,认真搞好经常性对照检查,看看自己身上有什么问题、原因是什么、怎么来整改,以实际行动为党的建设革旧布新、添砖加瓦。第二,对各种诋毁党的形象、损害党的利益的言行,要挺直腰杆、理直气壮地进行斗争,绝不能信谣传谣,绝不能在群众面前吐槽党的组织,绝不能给党的形象抹黑。第三,对党的纪律和规章制度,要严格遵守。特别是要严格党内生活,做到“有党员的地方就要有党组织,有党组织的地方就要有党的生活”;要强化工作的规范性,该请示的必须请示,该报告的必须报告,该打招呼的必须打招呼,该履行的程序一个也不能少,少些“迈过锅台上炕”的做法,也少些“事后诸葛亮”的行为。第四,对党的各项决策部署和党交给的每一项任务,要认真贯彻落实,做到态度非常坚决、行动非常迅速、执行非常有力,绝不能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绝不能有令不行、有禁不止。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