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素平 (四川省阿坝州中共小金县委党校 四川 阿坝 624200)
中图分类号: G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20)09-049-02
中国共产党具有重视意识形态工作的优良传统。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针对新形势下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情况,果断作出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的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就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问题阐明立场,作出论述,在实践中形成了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丰富发展了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理论,是新时代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指导纲领。
一、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的若干基本内容
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内容深邃而丰富,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这里仅就其若干基本内容进行学习和讨论。
1.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是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总题目。习近平提出:“一个政权的瓦解往往是从思想领域开始的,政治动荡、政权更迭可能在一夜之间发生,但思想演化是个长期过程。思想防线被攻破了,其他防线就很难守住。我们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否则就要犯无可挽回的历史性错误。”这一切集中到一点,就是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动摇。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确立为国家的一项根本制度。
2.宣传思想工作的根本任务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关键是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必须筑牢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这一共同思想基础源自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阐明了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要求把远大理想同当前阶段的实际任务结合起来。当前阶段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筑牢这种共同的思想基础,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就有了重要的思想保证。
3.宣传思想工作既要坚持团结、稳定、鼓劲、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又要敢抓敢管,敢于亮剑,有理有利有节开展舆论斗争。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是与社会生活的主流相适应,集中反映社会健康向上的本质,使之与我国发展蓬勃向上的态势相协调的要求;是为我们正在进行的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提供舆论支持,充分发挥正面舆论鼓舞人、教育人作用的要求;是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阐明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加强理论武装,帮助群众解疑释惑,坚定信念的需要。
4.舆论导向是事关党和人民之祸福、安邦定国之大事,党校姓党,党和政府主管的各类媒体必须姓党,各类媒体和各类报道都必须坚持正确导向。舆论导向直接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取向,对人们的思想和社会生活产生重大影响。“好的舆论可以成为发展的‘推进器、民意的‘晴雨表’、社会的‘黏合剂’、道德的‘风向标’,不好的舆论可以成为民众的‘迷魂汤’、社会的‘分离器’、杀人的‘软刀子’、动乱的‘催化剂’。”引导好社会舆论,营造良好舆论环境,是聚民心、治国理政、安邦定国的大事。
5.思想舆论领域存在红色、黑色、灰色三个地带,要高度重视网上舆论工作,推动融合发展,打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互联网在我国的发展迅速催生了新媒体、自媒体的兴起。这种新技术的双刃剑作用是:一方面可以造福社会、造福人民,另一方面也可以被一些人用来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民众利益。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就指出“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要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
6.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坚定文化自信,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一个国家、民族的生存发展必须有其物质基础,同时必须有其精神支撑。这种精神支撑集中体现为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化自信。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发展,饱受挫折又不断浴火重生,都离不开中华文化的有力支撑。“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坚持社会主义道德观,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基础上,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教育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形成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
”
7.没有自己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就没有话语权,必须加强话语体系建设,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习近平指出:“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要挨饿,失语就要挨骂。形象地讲,长期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就是要不断解决‘挨打’、‘挨饿’、‘挨骂’这三大问题。经过几代人不懈奋斗,前两个问题得到了基本解决,但‘挨骂’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争取国际话语权是我们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重大问题。”同时指出:“支撑话语体系的基础是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没有自己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就没有话语权。”国际话语权的取得,是同国际秩序之争的长期性联系在一起的,其进展也是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卓有成效地展开密切相关的。
二、全面贯彻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需明确的重要认识问题
1.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意识形态安全问题更加突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一大变局的核心内容是国际格局和力量对比的加速演变,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整体性崛起势不可挡,以2008年发端于美国的国际金融危机为标志,美国单极世界的统治趋向瓦解,危机后整个西方世界复苏艰难。美国涉藏、涉台、涉港法案,频繁到我南海寻衅,对我国堵遏颠覆之心不死。习近平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警示我们,思想舆论阵地一旦被突破,其他防线就很难守得住。在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上,我们没有任何妥协、退让的余地,必须取得全胜。”
2.新形势下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复杂。党的十八大以来,意识形态领域出现了焕然一新、难能可贵的崭新局面,但绝不能满足和停步,新形势下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复杂。一是国际斗争和国内斗争是密不可分的,西方敌对势力一直想尽一切办法,采用各种手段,对我进行渗透、破坏和颠覆活动,妄图在我国制造颜色革命。二是一度猖獗的错误思潮余毒犹在,尚有一定市场,毒化人们心灵;而一些坚持错误立场的人,在传播空间压缩后,思想深处仍然保留着错误倾向的“王国”,一有机会就要顽强表现自己。三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刻变化、新的社会经济环境,在增强社会创造力和经济发展活力的同时,催生了复杂的利益格局。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不是平坦的,而是充满了困难和考验、风险和挑战。当重大风险考验到来时,国内外别有用心的势力和个人就会想方设法借机把矛头指向中国共产党、中国政府和社会制度。
2020年初,我国面临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公共卫生事件的考验,党和国家本着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的要求,采取最全面、最彻底、最严格的防控措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也为世界公共卫生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然而,与世界卫生组织和绝大多数国家对我国抗疫斗争的赞誉和支持相反,美国某些政客和舆论却借新冠肺炎或把中国和武汉污名化,或污蔑我国的对疫情的防控是所谓“限制自由”“侵犯人权”,或借疫情宣扬中国威胁和煽动针对华人的种族主义情绪,妄想借疫情拖垮中国。“疫情版中国崩溃论”也随之出炉,甚至还把自己防控严重不力、致使疫情在美国蔓延的责任归咎于中国,疯狂地对中国进行攻击、抹黑。国际分析人士认为,这是美方对中国“意识形态战争的一部分”。
3.不忘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拿起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的武器。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指出:“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群众观、阶级观、发展观、矛盾观,真正把马克思主义这个看家本领学深悟透用好。”这“五个观”作为统一整体集中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如果缺少了某一方面的内容,就会影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严整性和科学性。一是我们现在所处的历史大时代仍然是马克思所说的“资产阶级的时代”,这是由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在人类历史上占据统治地位,直到其最终灭亡的整个历史进程所决定的。二是从我国的现状来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远不具备消灭阶级和永远摆脱阶级划分、阶级斗争的条件。习近平指出:“当前,各种敌对势力一直企图在我国制造颜色革命,妄图颠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这是我国政权安全面临的现实危险。”这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阶级分析的观点与方法,观察社会主义与各种敌对势力的斗争作出的重要论述。三是这些年来泛起的突出的错误倾向和思潮都有鲜明的政治指向性,包括肆无忌惮地抹黑社会主义制度,放肆地污蔑、诋毁、攻击党的领袖和英雄人物等等。这些错误倾向和思潮,本质上是国际斗争和国内一定范围的阶级斗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
说要拿起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的武器,当然不是说要用阶级分析去“分析一切”,而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事关危害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问题上,在事关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两条道路、两种价值体系斗争的大是大非问题上,要有科学的分析和判断,做到立场坚定,在各种斗争风浪考验面前必须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