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

发表时间:2020/11/5   来源:《科学教育前沿》2020年9期   作者:杨宗拉斯基
[导读] 【摘 要】 兴趣就是学生渴求获得知识,探求某种事物或参与某种活动的某种倾向。恩格斯曾指出:“就个别人来说,他行动的一切动力都一定要通过他的头脑,一定要转变他的愿望的动机,才能使他们行动起来。”本文旨在探讨如何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 初中美术 学习兴趣 学生

        杨宗拉斯基 (四川省阿坝州若尔盖县阿西茸乡中心校    四川 阿坝    624500) 
      【摘 要】 兴趣就是学生渴求获得知识,探求某种事物或参与某种活动的某种倾向。恩格斯曾指出:“就个别人来说,他行动的一切动力都一定要通过他的头脑,一定要转变他的愿望的动机,才能使他们行动起来。”本文旨在探讨如何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 初中美术  学习兴趣  学生 
        中图分类号:   G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20)09-043-0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进行主动学习的动力。在美术教学中,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发展美术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陶冶审美情操的有效手段。激发兴趣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一、教师本身就要热爱美术,勤于钻研
        美国教育学家 杰罗姆•布鲁纳 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 教师本身就要非常热爱美术课,要像一滴水里的海一样,重视自身学习和研究美术范围内的东西,自己了解的多了再去影响他们就非常有说服力了。具体操作时,可以经常制作课件和教具,让学生在自己理解的基础上再有很鲜明的比较和认识。把在美术范围内的东西都放在心上喜欢,这样再去影响他们就非常有说服力了。《论语》中孔子就说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是说美术课上准备好工具材料的重要性。 教师可以带来很多和本课有关的国画作品或者国画书,先上一课前奏课营造出气氛,让他们深切的感受到国粹水墨画的淋漓尽致的效果。那接下去一课带不全的人就很少,就算实在没带的也会想方设法去进行准备,在老师的重视和执着下分两课时来完成教学,孩子们会为了他们感兴趣的事而做出努力。
        二、营造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
        首先教师应具有亲和力,只有教师的亲和力,才能使师生共同创造一种和谐愉快的气氛。在教学活动中,保持良好的亲和力,能够促进师生在认知与情感两方面的沟通,只有这样,才有利于老师自始至终贯彻积极主动性原则,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接受美的教育。
        其次创设美术氛围。创设优美的教学环境和艺术氛围,使学生一进教室就沉浸在艺术的氛围中,无疑是将学生的思绪和情绪立即转移到课堂教学中来,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三、突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1、创设优美的教学情境
        在美术课堂中,创设优美的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拨动学生的心弦,加深认识,在情境中感知、认识、理解、训练,利于导行。


所以我常在美术课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精心设计一些情境,以达到提高学习兴趣的目的。常用的有生活情境、游戏情境、音乐情境、谜语情境、故事情境等。同学们的情感得到升华,就会激发了创作欲望,他们的作品不再是无情之物,而是表达真挚情感的精灵。通过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整堂课都处在愉快、兴奋之中,创作出的头饰作品内容丰富,富有创意。
        2、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在传统的美术教学中,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较大程度上剥夺了知识与智力的内在联系,扼杀了孩子的智慧,催残了孩子的独特个性,从而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程式化,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好奇心的刺激。所以,我们应该努力运用新课程理念开发新的课程资源,转变学生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促使孩子主动快乐而富有个性的学习。这就迫使我们的教学方法必须要灵活多样。
        3、恰当运用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它在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上有很大的作用。多媒体课件充分发挥了图、声、文的优势,上课时更容易抓住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课上得生动活泼,学生思维活跃,精神饱满。多媒体独特的交互性,使教师上课更灵活简便,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有很大的作用。
        4、重视课堂教学评价
        在美术教学中运用适当的鼓励性评价,能培养孩子们的自信心。评价的目的不在于评优评劣,而在于由此形成改进的计划,促进学生自身的提高。积极的评价会激起学生成功的喜悦,使其产生学习动力,增强信心,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下一次的学习中去。
        四、让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美
        生活中美好的事物、美丽的风景、动人的故事无处不在,看你能否发现美、感受美、表现出生活中的美。教师应经常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体验生活。学生在享受大自然的同时,也看到了蓝蓝的天空、绿绿的草地,看到了高高的楼房、宽宽的道路,也看到了奔跑的骏马、玩耍的孩子。各种各样的美好物象,涌入学生的脑海里,激发学生创作的热情、为美术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学生不断发现生活中的美,感受生活中美,从而更好地表现生活中的美。作为老师在学生绘画时,适当地给予启发,引导学生进行画面构图、表现具体物象、表现丰富色彩,从而创作出优秀作品。好的美术作品,既高于生活,同时又来源于生活,所以教师时时引导学生从生活入手,在生活中取材,创作出超越现实、生动有趣、富于个性的作品。
        总之,兴趣是学习的推动力,是由“苦学”转“乐学”的关键。培养和保护学生的兴趣是教师的职责也是顺利完成教学必不可少的前提,没兴趣就没有发展而言。

        参考文献
        [1]宋雪峰.如何在美术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新课程学习(中)》 2015.04.
        [2]骆春萍.中学美术教学如何激发学生兴趣.《学生之友(初中版)(下)》 2012.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