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房屋建筑中地下室的施工技术

发表时间:2020/11/5   来源:《科学教育前沿》2020年9期   作者:陈良清
[导读] 【摘 要】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市土地面积越来越少,人们不得不把眼光投向了存在巨大开发潜力的地下空间资源,使得近几年地下室和地下工程越来越多。本文旨在探讨房屋建筑中地下室的施工技术。 【关键词】 房屋建筑 地下室 施工技术

        陈良清 (四川省富顺县仁和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四川 自贡   643200)  
      【摘 要】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市土地面积越来越少,人们不得不把眼光投向了存在巨大开发潜力的地下空间资源,使得近几年地下室和地下工程越来越多。本文旨在探讨房屋建筑中地下室的施工技术。
      【关键词】 房屋建筑  地下室  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   F40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20)09-069-01
        在新时期的今天,建筑施工技术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人们对建筑物提出了更高的使用功能和舒适度的要求。地下室作为建筑实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增加建筑物的使用空间和维护建筑物的质量安全方面都存在巨大作用。因此,房屋建筑中地下室的施工技术越来越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重点。
        一、房屋建筑中地下室施工技术注意事项
        1.地下室的抗震问题。对于所有的建筑实体而言,建筑实体的抗震性能是非常重要的,一般会优先考虑,对于建筑实体的重要组成部位地下室来说,更是重中之重,地下室的结构设计不合理,会造成整个建筑实体的抗震性能减弱,很难在真正地震来临时,显示出良好的抗震效果。因此,地下室在施工过程中,一定不能忽视抗震问题。
        2.地下室的不均匀沉降问题。建筑实体的上部荷载不均匀,会很容易造成地下室的不均匀沉降,进而使得建筑实体的下沉或变形。房屋建筑的主要受力部位地下室,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重视到沉降问题所带来的危害,尽量避免出现这样的问题,影响到整个建筑实体的质量。
        3.地下室的防水问题。在许多的房屋建筑当中,地下室的用途大多用于储存物品。因此,地下室的防水问题就变得非常重要。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建筑施工工艺不成熟、施工程序混乱、建筑材料的适应不当以及缺少相关的防水措施,都极容易给地下室造成渗漏问题,导致地下室失去了应有的作用。
        4.地下室的荷载问题。建筑荷载指的是建筑实体能够承受的最大内力或外力限度。在实际中,地下室承受着永久荷载,也就是建筑实体的重力对地下室的荷载大小,一般要在地下室施工前进行相关的荷载系数计算,否则会导致地下室的外墙施用材料的承重程度达不到要求,进而会使得地下室发生变形和开裂,对整个建筑实体的质量和安全造成极大的影响。
        5.地下室的抗裂问题。房屋建筑地下室是非常特殊的部位,它受到建筑实体的重力作用和基坑边壁的影响,所以会极其容易在地下室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裂隙,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在房屋建筑地下室的施工过程中,也要充分的考虑到地下室的抗裂问题,避免出现质量问题。



        二、房屋建筑中地下室的施工技术
        1.防水材料控制
  常用的防水材料有两种:防水卷材和防水涂料。目前防水卷材以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应用最广,防水涂料多选用耐腐蚀、环保、可自动修复的。但由于市场上材料生产商较多,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因此在材料选用时,除了综合考虑生产能力、性价比及信誉等因素,还要加强防水材料监督与检测。(1)对比国内外设计理念,不断完善、更新工程建設标准,通过多角度分析,尽快促使防水工程质量满足标准化要求。(2)监理人员既要仔细校核混凝土的抗渗等级及施工配合比,又要实时跟进施工进度,不定期核实混凝土的性能,确保基层工作顺利完成。(3)一般来说,防水卷的中间部位更能反映材料性能,检测时要真实、客观,确保材料满足生产标准。并且为了确保材料功能的发挥,要对施工工序进行严格控制。
  2.优化刚性防水混凝土质量
  部分高层建筑地下室,受绿化、消防通道的影响,埋置深度较大,由此距离地下水更近,对混凝土的防水抗渗性能要求更高。在地下室内部结构中,往往对混凝土结构的厚度有着严格要求,较厚的混凝土结构有着较好的抗渗性、安全性。随着科技的进步,为了更好地提高混凝土抗渗性,减少能耗,还需要对刚性防水混凝土质量进行优化。其中保证原材料是确保工程质量的重点,具体措施为:正确选择水泥型号进行配置,根据水泥的物理化学特性,缩水性能等,为地下室结构选择合理的配置。
  3.加强地下室结构防水设计
  随着防水产品的多元化,给设计者也带来了新的挑战。设计师需要在充分了解建筑结构和防水的特点的前提下,进行分部设计,以此满足系统兼容性、规范化的要求,并最大限度地发挥防水材料的性能。
  具体来说,在设计之初需要根据项目环境,明确水位、地质、气温等情况,然后结合工期和成本,设计出不同的方案,通过对方案的斟酌比较,来提高方案的科学性。主体结构方面,容易发生渗漏现象的部位主要是地下室底板和侧墙,相对而言,底板渗漏的维修资金和注意事项都较多,侧墙渗漏容易使内部装修损坏,因此设计时一方面要设计合适的保护层、底板厚度,提高结构的耐久性;另一方面要充分了解防水卷材的特性和适用范围,避免套用节点构造设计,确保节点的防水性能。
  4.做好地下室细部防水处理
  施工缝处理:受施工技术、施工组织等因素的影响,当混凝土浇筑无法整体连续完成时,需在合适的位置设置施工缝。常见的施工缝有两种:水平施工缝和垂直施工缝,在具体设计施工中,通常为平缝,但由于存在橡胶膨胀带易变形、对接处粘连不紧实等缺点,很容易发生地下水泄露,因此目前在其基础上设计出了企口缝、凸缝等新范式,设计原理都相似,只是结构不同,有效地提升了防水率。
        总之,随着我国城市规模的飞速扩大,人们对于地下室空间的利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对房屋建筑地下室的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建筑企业我们应该尽最大努力促使房屋建筑地下室施工技术能不断的完善。

        参考文献
        [1]谢全明.地下室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J].《山西建筑》.2005.17.
        [2]《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