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课外实验活动初探

发表时间:2020/11/5   来源:《科学教育前沿》2020年9期   作者:刘茂兴
[导读] 【摘 要】 本文特对传统实验教学的不足之处和生物课外实验进行深入研究和广泛探讨,以期为学生生物能力提高打下坚实基础。作为一名初中生物教师,笔者深有体会,特对课外实验活动进行深入研究和广泛探讨,以期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关键词】 初中生物 课外实验 现状 主要作用 综合能力

        刘茂兴 (广西河池金城江区九圩镇初级中学校      广西 河池     547000)  
      【摘 要】 本文特对传统实验教学的不足之处和生物课外实验进行深入研究和广泛探讨,以期为学生生物能力提高打下坚实基础。作为一名初中生物教师,笔者深有体会,特对课外实验活动进行深入研究和广泛探讨,以期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关键词】 初中生物  课外实验  现状   主要作用    综合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20)09-062-02
        笔者认为,要想让学生以掌握的知识去感知新知识,让学习变成一种积极思考的过程,不能让知识束缚学生思维,在思考中,相互影响,增强师生和生生之间交流合作。
  因此,生物教学改革刻不容缓,应创造适宜的实验条件,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沉浸在一种轻松和快乐中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主设计学习活动,自主安排实验,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实验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一、初中生物课外实验现状
        课外实验是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不可或缺的一环,在课外实验中,学生兴趣得到见覅,思维、策略、素养、情感、态度等等方面得到提高,由于课堂实验在时间和空间极其有限,因此,课外实验成为课堂实验的完善。课外实验的趣味性极大吸引学生注意力,由于受到诸多限制,课外实验现状不尽人意。
        1.学生实验能力和科学素养较低。对于一门新学科,学生对生物缺乏科学素养,缺乏课外实践能力。初中生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由于学习科目的增多,课下时间少之又少,在不增加学生学习负担的前提下,如何高效开展课外实验活动,给生物教师带来严峻考验。
        2. 课外实验给教师带来较高难度。生物教师肩负着沉重的教学压力,班级多、作业多,导致教师指导学生课外实验的时间少之又少,一些生物教师缺乏实践能力,课外实验经验不足,因此,指导课外实验活动的积极性不高。
        3.课外实验条件制约。 课外实验材料不足,缺乏实验指导,需要教师和父母的支持,课外实验的实施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影响是旷日持久的,一些父母将主要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孩子的文化课上,这需要教师和家长保持互动。
        二、初中生物课外实验的主要作用
        通过观摩其他教师实验教学和反思自身实验教学发现,许多学生不愿意依照教材中的实验步骤亦步亦趋的进行实验,在传统教学模式制约下,学生只能按部就班的操作,许多学生往往很快和象征性的完成实验目标,在剩余的时间中会依据自身思维进行操作,由于课堂实验时间极其有限,大多数会草草了事,为了弥补这一不足之处,笔者利用周末、节假日等等空余时间开放实验室进行课外实验,通过一段时间,笔者发现,学生对生物实验产生极大兴趣,他们会踊跃参与实验过程,在实验中拓展思维、丰富想象和提高能力。
        1.课外实验提高学生使用仪器和药品的能力
        许多学生对实验仪器和药品认识不到位,以至于不正确使用想象比较普遍。比如,由于学生对显微镜的功能和操作认识有限,时常会出现观察的事物不清晰,造成显微镜不同程度受损,为了从根本上杜绝这种不良想象的产生,笔者开展内容丰富和形式多样的显微镜活动,教师首先示范,让学生仔细观察,组织学生观看多媒体课件,学生动手实践等等形式逐步提高学生使用显微镜能力。


传统实验教学模式中,实验器材和药品都由教师一人准备,学生对器材操作和药品性能知之甚少,有鉴于此,在实验课外活动,让学生自主选择药品用量、配比,推动实验教学有序、稳步和高效开展,此外,笔者还格外重视培养学生辨别药品的能力,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激发学生实验积极性。
        2.课外实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在生物教材中,药品的配比都是固定的,而在课外实验活动中,笔者有意识有步骤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通过改变药品的配比情况,让学生仔细观察现象。比如在进行一些实验时在动手实验中往往出现一些和教材不同的情况,这些不同情况影响着实验教学有序开展。在课外实验活动中,笔者指导学生对实验进行改变,从而解决这些不同情况。在课外实验活动中学生创新能力得到极大提高。
        3.课外实验提高学生探究能力
        教材中的一些实验,步骤繁琐,在课堂时间有限的前提下,药品选择和配比都由教师提前做好,学生只能观察或者简单操作,由于学生没有经历完整实验,造成他们对实验认识程度较低,许多学生对实验没有产生深刻印象。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实验感知能力,开放课外实验,指导学生积极探究,通过不同时间、不同药品,让学生观察不同现象。
        4.课外实验提高学生观察和记忆能力
        观察能力是诸多能力的前提。以往生物教材主要由植物和动物组成,现阶段的生物教材缩减植物的比重,导致学生对一些植物认识水平较低,甚至连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植物都叫不出其名字,为了让学生掌握更多植物知识,笔者通过带领学生走到植物园观察各种植物,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学生通过细致观察,通过查阅学生的课外活动报告,发现许多学生对植物进行分类,分类的准确率进一步提高。
        5.课外实验培养学生交流合作能力
        课外实验需要学生之间交流合作,仪器的安装、操作步骤、观察记录等等需要专人负责,全体学生参与其中,深入分析遇到的共同问题,在交流合作中解决。尽管课外实验活动会占用教师一定时间和精力,增加教师教学负担,然而看到学生浓厚兴趣,各种能力显著提高,笔者深感欣慰。
        总之,尽管课外实验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但我们生物教师应当意识到,生物课外实验是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对课堂生物延续和补充,因此,课外实验是生物实验教学主要内容,课外实验在课外进行,方案设计、器材使用、学生管理、现象观察、结果分析和整理都由学生自主完成,学生通过自主思考,交流合作解决实验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因此,课外实验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因此,课外实验应当受到生物教师的重视。

        参考文献:
        1 王爱盈;;小组合作探究模式的实验研究[J];生物学通报;2006年11期
        2 梁松涛;生物实验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实践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3郑放先;生物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4 韦文彬;;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能力[J];中学教学参考;2011年26期
        5张明;;加强生物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J];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学研版);2011年07期
        6王晓梅;;把培养学生好的学习习惯贯穿教学始终[J];学周刊;2011年24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