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分析

发表时间:2020/11/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7月第19期   作者:李佑武
[导读] 对于初中生来说,其自我认知能力和心理能力都处在一定的发展阶段,很容易因受到他人的影响而发生思想上的转变。
        李佑武
        仙桃市谢场中学  433017
        摘要:对于初中生来说,其自我认知能力和心理能力都处在一定的发展阶段,很容易因受到他人的影响而发生思想上的转变。所以学校需要给学生一定的发展方向的指引以及心理健康教育,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行为素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情感教育,能够使学生在优秀文学作品的熏陶中受到精神力量的感召而激发其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本文对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情感教育
引言
        语文是一门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学科。在语文的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中都要求能够展开对学生的情感教学,挖掘文本中的情感内容,让学生同文本内容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而语文情感教育则是指能够在语文课堂中展开对学生心理、身体等方面的教学引导,不仅提升了学生对于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更实现了对学生身心健康、情感发展的引导教育。
一、情感教育概述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育主要致力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智力和认知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和学生缺乏必要的沟通和交流,也忽视了学生的情感发展规律和能力。情感教育既是与以往的认知教育相对的一个概念,它既是一种教学模式,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所谓情感教育,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依据学生的心理需要和发展需要创设相关的教学环境,正确处理情感与认知之间的关系,通过情感来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人生体验,从而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独立的意志的有效教学方式。情感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要促进学生人格的发展。情感教育的一般目标主要分为三点:其一,培养学生的道德感、理智感、美感,提升学生的社会性情感。其二,培养学生自我情绪控制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会自我疏导和调控自身的情绪变化,从而保持一个正向、积极、乐观的心态。其三,要让学生能够正确处理自身和外界环境的关系,保持自己的初心,在社会生活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对于初中生来说,情感教育主要是使学生初步认识和掌握一些自我情绪疏导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以及自尊自爱的意识,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总而言之,情感教育是当前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其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和成长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和意义。
二、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分析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进行初中语文教学的时候,无论是教学模式、教学目标以及教学方式都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学校在设计课程的时候,需要重视学生人格的健全,对学生情感素质进行开发,帮助学生养成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品位。情感教育对于新课改而言,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新课改要求进行初中语文教学的时候,必须重视学生情感态度的养成。所以,教师进行初中语文教学的时候,应该将学生认知能力培养和学生价值观养成结合在一起,新课改也说明了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将语文教学本身的独立性、自主性以及人文性体现了出来,教师教学的时候必须重视学生的情感变化,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更好的学习相关的知识发展自己的个性。在初中语文教学的时候,将情感教育运用进去,能够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健康的发展,将学生学习兴趣调动起来的同时,帮助学生身心更好的发展。在初中语文教学的时候,合理利用课程教学中的情感因素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语文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语言运用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品质。
三、情感教育特点
        (一)趣味性
        情感教育理念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的趣味性主要就是能够刺激学生情感的喷发,让学生对初中的语文学习产生动机,真正意义上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加强学生对具体语文知识的认识,让学生能够在轻松的课堂教学过程认识语文知识的重要性,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艺术性
        情感教育最重要的特点之一就是艺术性。由于情感教育的感染力是非常强的,所以要想有效将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教师就要认识到情感教育的特点,只有这样才在真正意义上传输给学生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技能,加强学生对更多语文知识的理解。同时,由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好奇心比较强,所以他们对一切新鲜事物都充满兴趣,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个特点,在实际的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不断发挥情感教育的艺术性,创新初中语文教学模式,从而不断激发学生对初中语文的学习兴趣。
三、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应用策略
        (一)重视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的运用
        随着新课改的进行,初中语文教学方法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选择自己比较喜欢的方式来学习。比如,教师可以将课本剧表演、朗诵、讨论等方式运用进来,将学生自主学习兴趣真正的激发出来。在学生合作讨论的过程中,学生还能够更好的掌握合作的技巧,学生的团队意识也会有明显的提高,在和其他学生讨论的过程中也能够完善自己的想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必须明确指定问题和学生的学习任务,确保分工的合理性,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互相配合和支持,从而更好的学习。此外,教师还应该主动积极的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质疑,让学生进行答案的探索。比如,教师可以提问,雪融化之后,会有什么,有些学生会说带来了水,也有的学生会说春天到了。对于学生的不同回答,教师应该鼓励,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更加愿意畅所欲言。
        (二)结合课文内容,渗透情感教育
        课文内容是开展语文教学活动的依据。所以在初中语文具体教学过程中,要想加强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教师就要结合具体的语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和教学目标,包括文章作者的背景以及作者所要表达的语文情感,这样学生就可以通过对复杂语文知识的认识,对作者所想表达的情感进行深入理解,教师应该注意挖掘其中传统文化教育的素材,进而不断提升自己对传统文化情感的认识。例如,在让学生学习“论语”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从写作背景等角度出发,让学生对儒家学派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这样学生就可以对课文的内容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理解,进而不断培养学生的语文思想,加强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认识,引导学生来认识和学习。
        (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借助多种教学手段实现多样化的情感教育
        可以说语文教学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并不是单一的,而过于复杂的情感的渗透教育的难度较大,依靠单一化的教学手段和模式所能够达到的情感教育渗透程度较低。当前可以借助情境教学法,通过营造文本中的情景,由此让学生感同身受,能够切实体会到文本中的情感,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手段,通过语言、视频、文字等多种内容实现对学生的情感感知能力。
结束语
        由此可见,在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今天,要想进一步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质量,加强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认识。初中语文教师就要对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的有效性进行探究,从学生的个性化角度出发,培养学生的语文情感,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从而为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罗经纬.探析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融合与实践[J].求知导刊,2019(50):46-47.
[2]田金英.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9(10):114-115.
[3]徐美玲.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方法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9(01):63.
[4]徐国锋.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12):138.
[5]赵静英.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11):1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