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琴
泸定县第二中学校 四川 泸定 626102
摘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非常重要。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提升自己的概括能力、分析能力,要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发展自己的思维,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最终提升自己的核心素养。本文就引导自主探究、围绕主题拓展、注重合作学习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通过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语文;群文阅读
引言
在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下,需要更加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所以,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加强对教学的创新,既要对学生进行语文知识点的传授,又要不断的增强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促使学生逐渐形成终身学习能力,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从而,语文教师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更好积极的探索全新的教学方式方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推动力,继而确保初中语文阅读的最佳阅读效果。
1概述初中语文核心素养
那么,究竟什么才是初中语文的“核心素养”呢?在我看来,最权威的解读莫过于是课程标准了。2011年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从宏观上提出了热爱语文、积累丰富的语言、培养语感、掌握语文思维、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等目标,并寄希望于将上述目标落实到识字写字能力、写作能力、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运用祖国语文语言文字的能力等。但是上述解读依然更倾向于理论层面,非常精炼。也有很多相关研究专家做了具体解读,但对于具体开展教学实践的教师来说,依然有一定的操作难度。在我看来,对于“语文核心素养”操作性和实践性兼备的莫过于2017年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它将语文核心素养简要分为四部分,分别是语言建构与应用、思维发展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审美鉴赏与创造。尽管学段不同,但是语文毕竟是一个讲究积累性、延续性的学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初中语文也完全能借鉴。对于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字、词句、篇、语、修、逻、文”八分式教学目标和“听、说、读、写、思”五分式能力目标分类而言,就是高屋建瓴式的认识上的提升,实现了从整体和部分的有机统筹,完成了理论和实践、局部和整体的有机统一。鉴于以上理论的学习和自我反思,我认为,在我们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就应该“眼高手低”:高处着眼,低处入手。高处着眼指的是教师一定要清楚自己在干什么,哪怕只是教一个字、一句话、一段文,我们的心里都是需要有一个“语文素养”蓝图。低处着手则只是教师的所有关于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理想都需要在具体到教材、课堂甚至是对于每一个篇章、知识点的教育中。总之,初中语文教师需要在以上四个要素的指导下,秉着基础性、实践性、动态性、综合性、人文性、时代性等大原则,开展对于初中生的语文素养的引导工作。
2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教学策略
2.1科学组合阅读文本
群文阅读的方法有很多。在老师开展群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群文阅读文章的选择是必须的。对于群文的选择、角度、标准,所要选择的文章篇目的数量必须要适宜有度,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在学生学习议论文时,老师不妨把《敬业与乐业》《论教养》《精神的三间小屋》这几篇文章组合在一起,把文章的观点表达出来,培养学生判断、评估观点的能力。
老师可以让学生自己读,也可以用教读的方法泛读和自主阅读,老师对自读课不需要备太细,可以对学生的阅读形式进行点拨和指导,老师要引导学生列出课文的思路和逻辑结构,让学生写出议论性文字,对时事发表看法,老师必须要将课外的文本引进到课堂中,开拓原来的教材。老师应能根据文章的主题、体裁和写作方法进行写作。结合单元、课文的内容,找到合适的出发点。老师同时要选择真正适宜学生的文本,让学生用有效的办法开展群文阅读,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判断能力。
2.2重视阅读检测环节,帮助学生巩固提升
在初中语文群文阅读中检测环节具有重要意义,这个环节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安排学生进行陈述或者讨论,分别交由学生之间进行分析检测,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阅读收获,针对其他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调理,促使学生进行对阅读知识的思考和总结,从而推动学生达到群文阅读的预设目标。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部编版初中九年级课程中《精神的三间小屋》这一课时,教师需要让学生先自读课文,能够按照议论文的基本结构特点给文章分层,理清作者思路。然后在安排学生进行细读,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其中的文段含义,品味文本特色语言,体会文本艺术特征。最后要求学生进行相互检测分析,以“精神上的富足”为议题,选择相关的一组文章,指导学生阅读讨论,并在文章阅读中发展出自己的观点,说出自己的不同感悟。针对学生的检测结果,教师可以了解到学生的阅读情况,并可以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巩固提升基础知识。
2.3创设情境教学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之中,教师想要学生在阅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文章思路,就需要学生能够用心去领悟,尝试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共鸣,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教师就可以根据具体的课文内容,为学生创设与之相对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之中,进一步感受文本内容,获得思想的熏陶和心灵的精华,从而促使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得到提升。从而,学生在情境中去享受阅读,能够展开无限的想象和创造力,去更深刻的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以及认识到作者所表达的主旨和情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将课文的情感和作者的写作手法相辅相成,使学生与文本产生交流,实现了学生的思维碰撞和心灵融合,促进学生阅读水平和语文素养的不断提升,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4注重合作学习,交流鉴赏心得
教师要注重学生之间的合作,通过合作,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与阅读水平。以《谈创造性思维》为例,这篇文章讲述了如何发展创造性思维。教师可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探究。有的学生站在文章主题的角度,研究影响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因素,引入《好奇心》《想象:创造力的艺术与科学》等书籍,对比、分析其论点。有的学生站在文章的论证角度研究——这篇文章本就是议论文,学生分析的就是文章的论证方法——将这篇文章与《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怀疑与学问》等议论文进行对比、探究,深挖文章中的写作手法。教师根据学生不同的探究方向,让学生自主进行小组讨论,并将小组讨论结果总结起来,再在小组之间讨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从文章内容、描写手法、论证角度等多个方面了解文章,最终增进对文章的理解,促进思维的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在核心素养下的语文阅读教学,能够增强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语文素养,让学生拥有更要多的自主阅读空间,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和思路进行文本的解读。通过语文教师精心的设计阅读教学方案,传授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和技巧,让学生能够逐渐构建起属于自己的阅读知识体系,去积累丰富的文化知识和文学素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教学效果,强化了学生对课文主旨的深层次理解,逐渐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方式方法,促进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得到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邱泽宁.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M].长春:长春师范大学,2019.
[2]刘俊岭.对核心素养下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的几点思考[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06).
[3]齐泽宏.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的阅读教学训练[J].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2017(2):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