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志刚
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河流镇于家小学 251807
【正文】摘 要:现如今课堂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更新,人们对课堂教学的评价也越发关注。优化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评价体系,有利于促进小学语文课堂活力的迸发,有利于小学生人格品质的全面发展。教学评价是教师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有了教学评价才能形成完整的教学。良好的教学评价能够进一步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和任务的顺利实现。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评价
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注重评价过程的“情感调控”、宽严相济,才可以修正学生的错误,弥补学生的不足。富有人情味的评价在课堂教学中表现为及时、客观、有理有据。及时评价让学生随时修正错误点,避免失误巩固;客观评价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避免自卑或自傲;有理有据的评价,可以教会学生正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在教学评价中做好“情感调控”,可以发挥课堂的最高效益,让学生向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发展。
1、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重要性
现阶段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还没有形成完善、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在实践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部分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给出的答案是否准确,对于正确的答案给予简单的表扬,对于不正确的答案不予评价或直接否定。其次,教师将过多的精力投入维持课堂纪律中,对于课堂评价根本无暇顾及。最后,部分教师为了不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一味地给予学生表扬和鼓励,不论学生给出的答案正确与否,教师的评价都是简单的表扬,缺乏有针对性的具体评价指导。这会让学生觉得得到表扬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久而久之,就无法发挥教学评价的效用。因此,教师应当深刻认识到这些问题造成的后果,对小学语文的课堂评价策略进行细致的分析研究,最后形成自己的一套科学的教学评价指导理论。
2、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
2.1评价模式单一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有效评价,就要采用合适的评价模式,这是进行有效评价的前提。但当前部分教师采用的评价形式过于单一,仅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难以促进学生的发展,无法发挥教学评价应有的反馈、激励作用,也不利于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
2.2评价缺乏情感
小学生思维比较简单,容易受情感因素影响,教师一些关爱的动作或肯定的微笑,都会让学生产生较强的学习动力,更加积极地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因此,教师对学生展开评价时要融入情感因素,以更好地激励学生投入学习。而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部分教师给出的评价反馈过于刻板,没有情感的融入,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致使评价效果不佳。
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有效策略
3.1注意评价时机
评价时机是实施教学评价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
小学语文教师如果能够把握好评价的时机就能够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反,如果教师没有把握好评价时机,错过了评价的最佳时机,也就无法得到应有的效果,甚至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教师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判断时机,如在学生产生困惑时、进入低迷学习状态时,教师都可以依据实际情况,给予学生适当的评价,并积极地引导学生,进而充分发挥评价的作用。
3.2评价要以学生的主体
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学生是课堂的主角。因而在教学中,教师应把自己定位成为学生学习的服务者、组织者、促进者、启发者、帮助者、激励者,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多元激励性评价。在朗读教学中,数名学生朗读课文后,可先让他们分别谈谈自己朗读的效果如何、优劣在哪里,再互相之间评一评谁读得更好、好在哪里、还有哪些方面是需要改进的,然后再让其他学生进一步评议,最后教师做总结性归纳补充。学生可以在这种广泛的交流中取长补短、学习他人、认识自我,并不断改进自我。
3.3突出语文学科特性
艺术性的课堂评价语言就像优美的音乐、绚丽的图画能让学生沉迷其中、心情舒畅,产生异常深刻的印象。这也就意味着好的评价语言对教师也有着更高的文化语言修养要求。小学语文教师用语言来教导学生,传授给学生语文知识,因而教师的语言艺术性是不可或缺的。小学语文教师应当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加强评价语言的艺术性,运用诗意、具有亲切感、幽默激情的语言,更好地发挥语文课堂的评价的教学作用。
3.4评价方式多元化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采用多元的评价方式,确保评价具体、全面。除教师之外,学生也是教学评价的主体。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展开自评,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促使他们进行自我反思,实现自我管理与自我提升。教师还可要求学生进行组内评价,也就是组内成员互评,使小组共同进步,增强学习效果。在互评中,学生要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同学,肯定他人的优点,发现自身的不足,在互评中共同进步,体验学习的成就感,培养自身的语文综合能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对学生的学习具有重要作用,教师要利用多元化评价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如借助语言或肢体动作等,让学生切实感受教师的关爱,促使学生不断提升自身的语文综合能力与核心素养。
3.5为学生提供表达机会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量运用客观优美的评价语言,增强评价的感染力,同时要结合学生情况做出评价,提高评价的针对性。如学生回答正确,教师可以表扬:“真的不错,你居然可以读懂作者的心思,将作者要表达的情感都理解到了呢!”学生出现疑问时,教师要给学生适当的鼓励:“你可以的,老师相信你完全能做到!”这些评价语言要饱含情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此外,对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一些生成性问题,教师要及时回应,以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教学评价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组成部分和教学活动环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合理的评价,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并进行有效反馈,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文章在分析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根据学生心理特征采用合适的评价方式、增进评价语言的艺术性、丰富评价方法等策略,以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评价语的运用研究[J]. 杨晴.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9(10)
[2]姜玮;关于小学语文新课程评价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