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萍
武汉市常青树实验学校 湖北 武汉 430024
摘要:在我国小学语文课堂中,传统文化已经成为重要组成部分。怎样把传统文化教育真正渗透到教学当中,这是我国小学语文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教师要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同时还需要把传统文化教育融入日常教学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及民族自豪感,赋予学生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做出一定的贡献。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语文;渗透策略
中华民族被称之为礼仪之国。所以我国的传统文化是炎黄子孙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是中华儿女成长的精神养料。现如今社会发展极为迅速,纷杂的外来文化影响广泛,较多的学生逐渐被外来文化吸引,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关注度大大降低。在当前社会背景下,身为小学语文教师,肩负为学生道德品质和语文素养奠基的重任,更要重视在平日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在多元文化交融背景下也能够树立起民族优越感与自豪感,同时未来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让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让世界都能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所具备的魅力。
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教学现状
(一)学生对传统文学习兴趣不浓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我们的生活中出现了许多“洋文化”。这种“洋文化”的盛行,使我国传统文化教育遇到了一定的困难,相当多学生盲目跟风,追求“洋文化”,使传统文化蒙尘黯淡。在社会和家庭生活中,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甚少。在学校教育中,曾一度出现“国际教育热”,部分学校把英语作为重要学科,致使很多学生认为英语是最重要的课程,从而忽视了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学习传统文化?这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确实是一个挑战。
(二)教师传统文化教学能力不足
很多小学语文教师认为小学生认知水平低,只要学习粗浅的传统文化就足够。或者自身对传统文化了解不够,一知半解,就更谈不上教授学生了。还有一部分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经验不足,意识不强,方法单一。如小学阶段的古诗词教学,教师本身古诗词理论积淀不足,只注重认知目标的达成:生字词教学、诗句翻译、主题讲解等,课堂满堂灌,气氛沉闷无趣。古诗词中的音韵美、画面美、意境美、情感美、哲理美完全没有展现出来,学生传统文化审美能力自然无法形成。
二、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
(一)通过丰富的听说读写活动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听说读写是必不可少的活动。在开展各种课堂活动时,教师可以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比如为学生开展有关传统文化知识的阅读和写作课程。这些活动,在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水平的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知。
以《家乡的风俗》这一课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自己家乡的特点进行讲述,班级学生来自不同地区,学生在讲述自己家乡特点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国不地域的传统文化,这样不仅能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丰富性,还可以产生民族自豪感。比如教学《草原》这篇课文,教师范读,让学生闭着眼睛想象作者描绘的画面,让学生领悟大自然的美,去感受浓浓的民族风情。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加强对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
(二)利用多样的教学情境凸显文化底蕴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是重要的教学方法。教师创设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将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从而激发学生的感受力和创造力,使他们思维产生发散与延伸,形成创造性的阅读。例如在《慈母情深》教学之前,老师可以给学生讲述岳飞与“孟母三迁”的故事,“谁知道一位伟大的母亲,为了自己的孩子三次搬家的故事吗?有哪位同学听说过岳飞的母亲在岳飞背上刺上‘精忠报国’四个汉字的故事呢?你们有什么感受?”学生各抒己见之后,教师总结:“是啊,这些母亲真的很伟大,她们勤劳勇敢,在艰苦的条件下为国家培养出栋梁之才。今天我们也学习一篇写伟大母亲的文章,让我们一起读吧!”这样的情境创设,可以为学生阅读课文奠定良好的情感基础。
(三)充分挖掘教材延展传统文化领域。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书法、音乐、武术、曲艺、棋类、节日、民俗等不一而足。统编版教材中有很多经典课文,都为我们在展现了源远流长的中华历史中流传下来的宝贵文化财富。冯骥才的短文《刷子李》夸赞了民间工匠“刷子李”技艺高超,语言富有地域特点,人物形象突出,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六年级上册《故宫博物馆》为我们展现了近六百年历史的皇城故宫,学生学完之后都会为它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珍贵的历史文物叹为观止。小学语文教材此类课文不胜枚举,比比皆是,但是也只能展现传统文化的冰山一角。教师如果善于挖掘语文教材中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适当地拓展延伸,找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与传统文化教育的契合点,就一定能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拓展学生的视野和见识,在学生心中播下弘扬民族精神的种子。
结束语
综文所述,小学阶段的学生处于学习的启蒙阶段,这个阶段的学习直接影响着终身学习的品质。小学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应以各种不同方式融入传统文化教育,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和崇高的道德品质。
参考文献
[1]陆钰萍.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渗透策略研究[J].新课程导学,2019,(17):26.
[2]任静.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探析[D].贵州:贵州师范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