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祯
湖南省衡阳市常宁市曲潭街道办事处中心学校421500
摘要:语文是一门学生从小需要接触的一门学科,那么在进行这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应该明白语文课程的实用性,展开进行高效的学习。那么对于教师而言,也需要充分意识到语文的重要性,掌握学生对母语知识的学习以及巩固。那么在初中阶段,学生们所接触的语文已经不是单纯的字词句段,而是更加着重于更加深层次的教学。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必须具备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就以阅读教学为例,阅读作为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一环,需要教师进行重点教学。而经过观察,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使用思维导图,可以进一步提升教学的效率。所以本文以此作为重点展开阐述。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运用
一、简述思维导图
其实简单来说,思维导图就是一种表达发射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以一种可视化的方式让学生抓住重点进行针对性地学习,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和发展。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利用思维导图可以将知识点进行有效的串联,帮助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理解记忆。本身阅读就需要培养学生的能力,让学生明白阅读内容的要点,因此利用思维导图就可以抓住重点内容,展开更加高效化的教学。同时,对于学生而言,这种可视化的方式比教师反复陈述更加实用有效,便于学生的理解记忆。
二、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其实存在着比较明显的教学弊端,比如学很多教师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按照生搬硬套的方式对学生展开教学,导致很多学生对于语文阅读没有太多的学习兴趣,也不愿意积极投入到其中。兴趣是学生能力提升的前提,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产生阅读兴趣,那么他们根本不会得到实质性的提升。所以就当前语文阅读教学层面而言,不管是从学生的问学习还是教师的教学,都存在着显而易见的问题。
三、思维导图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而在思维导图得到广泛应用的阶段,很多教师也感受到了这种模式的实用性,所以他们在阅读教学中开始使用这一模式。比如教师通过思维导图直接清晰地呈现语文阅读中的具体人物、故事情节,更便于学生的理解记忆。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之下,形式过于枯燥,所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具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在思维导图的运用之下,将方式变得更加简单,也更便于学生掌握阅读中的主要内容。而且思维导图改变了长篇大论的方式,更加简明扼要,所以学生学习也更加简单轻松。
四、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进行运用
对于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着明显的问题,所以我们在教学手段以及方向上也应该不断进行改变。那么就当前初中语文中的教学状况,运用思维导图可以更加有效地解决问题。所以教师在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也应该积极运用思维导图,改变教学模式,展开高效率教学。所以接下来就教学策略我们将展开探讨。
(一)抓住文章主干,制作思维导图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可以让学生们自主制作思维导图。比如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相关的教学任务,让学生根据自己布置的阅读认任务去寻找文章的主题以及具体的内容。但是由于很多学生对思维导图的概念没有特别清晰,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其进行导图示例,让学生明白如何设计思维导图。比如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谁?主要情节内容是什么?从哪几方面进行了针对性描述,通过此种方式来展开更为精细化的教学。
(二)避免思维局限,发散学生思维
很多时候,某些教师的教学理念比较固化,比如他们认为学生们所制作的思维导图应该有特定的模式,所以他们会对学生进行相关要求,导致很多学生的想法会太过固化,出现思维局限的问题。所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出现,教师在教学阶段,不应该限制学生的思维模式,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进行思维导图的绘制。对于学生所制作的思维导图,不做出具体的规定和要求,而是让其进行自主思维发散。
(三)拓充思维导图,深刻理解内容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学生简单的阅读一遍很难抓住文章的内容,但是如果学生多加阅读几遍,抓住里面的深层次内容,那么将会产生不一样的理解。所以在制作思维导图的阶段,学生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多次阅读,针对自己思维导图里面涵盖的点进行拓充,不断补充细节,促进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结束语:总而言之,在当前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确还存在着很多明显的问题,但是通过思维导图的运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快地理解阅读内容,掌握相关知识点,所以在教学阶段,教师也需要对这一模式熟练运用。
参考文献:
[1]杨建华. 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践探究[J]. 新课程, 2018(26):120-120.
[2]徐芳慧. 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 作文成功之路(中), 2018(12).
[3]曹玉珍, 李淑君. 用好“思维导图”落实自主高效--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 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 2014(8):4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