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视野下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模式探究

发表时间:2020/11/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7月第19期   作者:刘晓丽
[导读] 高中阶段的学生面临着高考的基本要求,因此,作文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现阶段高中生写作水平低,甚至很多学生所写的内容还不如小学生,面对高中生如此的语言表达能力现状,着实让老师感到担忧。
        刘晓丽
        陕西省渭南市瑞泉中学  714000
        
        摘要:高中阶段的学生面临着高考的基本要求,因此,作文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现阶段高中生写作水平低,甚至很多学生所写的内容还不如小学生,面对高中生如此的语言表达能力现状,着实让老师感到担忧。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遵循教育部“因材施教”的要求,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来引导学生对不同的文章进行写作。通过相应的教学理念转变和教学方法改革,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到作文学习的过程当中,不断提高高中生的作文写作水平。
关键词:高考视野;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模式;探究
引言
        写作是语言表达的一种形式。学生在写作时要有可以表达的内容,要有表达的欲望,要有表达的能力,最终将表达内容整理成优秀的文章。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写作的过程中,先要为学生创造写作的机会,使学生有写作的对象与内容,再规范学生写作的语言,最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现状
        高中的学生语文作文水平相对来说,已经趋于固化,早在初中和小学的时候,学生们已经养成了自己的写作方式,有了自己写作时的一定“套路”。而在高中的语文写作时,大部分都还是按照按自己的想法来,记流水账或是用优美的句子堆砌,但是这些不是高中作文的水平,长此以往,造成了极好和极差的差距。作文水平高的,一直都是如此,反之亦然。学生们没有找到作文进步的空间,只是像完成任务一样把作文当成卷子成绩的一部分。而高中的课业又十分的繁重复杂,学生们对于语文作文的思维已经固化,看见作文题目下意识就去动笔写,对于题目中暗含的深意思考并不深。
二、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模式探究
        (一)科学整合作文教学内容
        在开展中文教学之前,教师必须要对当下的教材进行全面地分析和研究,科学合理地进行教学内容的整合。教师可以充分地利用电视、广播、报纸、新闻等的多元化渠道和方式来获取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也可以参考学生的认知和理解,借助互联网络渠道收集一些与教学主题相关的元素,或者引用一些生活化教学内容,将教学素材和教材进行有机整合之后,全面投入到实际的作文教学中。然后,教师再结合作文教学要求对学生进行点评和指导,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的喜好和认知来进行多样化的阅读和练习。这样不仅能够有效地拓展学生的视野,同时也能够使学生对高中阶段的作文教学产生较为浓厚的兴趣。例如,在进行“写景要抓住特征”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自己了解到的与景物有关的名人名言、名人故事、成语谚语、好词佳句等内容,以此来全面拓展学生的视野。然后,教师在向学生展示梅花傲骨、牡丹雍容、莲花冰心、兰花素雅以及峨眉秀、黄山奇、华山险、泰山雄等的不同图片和文字描述,引导学生观察和总结,全面加深学生对景物特征的理解和感知。然后,教师再提出问题,如“何谓特征”“景物包含哪些特征”“如何描写景物特征”,等等,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内容来进行分析和学习,从而使学生掌握景物的情感特征和本身特征。然后,教师再进一步地向学生传授写出景物特征的方法,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存在的问题和困惑,并有效地解答学生的问题。
        (二)做好读写结合,积累写作素材
        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要通过阅读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教师要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无论是课内阅读,还是课外阅读,都可以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逐渐积累一定的语言素材。这样,学生在写作的时候就可以用更加丰富、更有层次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质量。丰富的阅读可以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积累丰富的书面语言。学生将这些语言灵活地运用到写作中,可以提高自己的写作质量。比如,在描写一棵树的时候,一名学生写道:这棵树很高、很大,有许多人在树下乘凉。另一名学生则写道:树冠很大,像一把巨伞。

阳光透过繁密的枝叶散落在阴凉处,与在树下乘凉的人玩着捉迷藏的游戏。对比两者,高下立见,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就是要让学生积累更多书面语言素材,使学生在书面表达时更规范。在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一些阅读交流会,让学生在交流会上展示自己喜欢的美丽的语言,并分析这些语言的美丽之处。教师通过引导学生阅读,使学生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就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质量。
        (三)引导学生写作,培养学生写作实践能力
        高中语文作文不仅要使学生学会丰富的语言素材和写作技巧的运用,而且还要求培养学生的写作实践能力。因此,把积累的语言素材、写作技巧运用到作文创作中至关重要。第一,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动、多写、多创作文章,在写作中增强自己的运用能力。所谓“熟能生巧”。第二,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多种方式创作,如日记、周记、读书笔记、故事新编等,让学生在多种写作活动中锻炼自己,丰富学生的写作实践活动。第三,教师还可以为学生营造写作环境,在丰富性和多样性的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总之,提高学生的写作实践能力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优化学生的写作能力更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加以重视,以锻炼学生的写作实践能力。教师可以通过科学方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言素材、语言运用、写作实践能力。
        (四)关注时事,丰富作文主要内容
        现阶段高考命题作文的一大趋势就是,对当年的时事新闻进行充分关注。因此,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的过程中,不能闭门造车,而是需要学生打开自己的眼界与耳朵,联系当下时事。近20年来,我国高考的作文没有远离过当年的时事,所以教师在日常的作文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对实事进行评判,并且对自己理解的时事进行加工,这样才能使学生的作文写出新的境界。例如,2020年初肆虐全球的新型冠状病毒就是这一年的一个重大事件,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通过不同的角度来对此次事件进行探究。教师可以通过野生动物保护的角度来引导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可以融入不要对一些来源不明的野生动物进行食用的重要观点。从本次事件爆发后,我国各地的医护人员众志成城共同奔赴抗疫的前线,从团结的角度来揭示本次事件,使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可以展现我国人民的团结精神。在本次事件爆发后,我国医学工作者快速找到病发根源,并且及时提出防护措施,以此来体现我国医学的发展。这样通过一个时事,学生就有了多个作文写作的不同角度,学生的写作内容也会更加丰富。
        (五)引导学生语言积累,丰富学生语文素养
        高中学生语言积累不足,使其作文创作受一定的局限。第一,语言积累是作文创作的基础和根本。而语言积累的核心在于语言素材的积累;学生只有具备充足的语言素材,才能进一步创作。因此,语言素材积累是高中作文训练的首要前提。当前,学生的语言积累普遍认可得到重视,但是许多学生语言积累的方法不合理、不得当,导致语言积累成效不足。因此,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语言素材积累方法,提高语言积累水平。
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考的内容也越来越人性化。因此,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的过程中,要立足于高考的实际,通过适当的方法进行作文的教学,从而确保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做到有话可说,并且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为学生的综合发展助力。
参考文献
[1]王俊红.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与创新性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8):295.
[2]柏飞.高考视野下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模式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7):297.
[3]冉军虎.基于高考视角的高中语文教学有效手段分析[J].学周刊,2019(32):28.
[4]单婉丽.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写作技巧培养策略研究[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19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研讨会(成都会场)论文集,2019:195-197.
[5]王蓉.新课标下高中语文作文高效教学策略[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区域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研究”研讨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278-27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