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习惯养成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0/11/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7月第19期   作者:刘庆
[导读] 小学语文在整个教学工作当中,有很多种当代最为流行和有效的语文教学模式,而阅读习惯的培养工作,则是其中最为有效和重要教学工作之一。
        刘庆
        兴平市南位镇中心小学  
        摘要:小学语文在整个教学工作当中,有很多种当代最为流行和有效的语文教学模式,而阅读习惯的培养工作,则是其中最为有效和重要教学工作之一。在整个小学语文阅读习惯培养工作当中,需要教师根据其每一位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对学生相应的进行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培养、语文学习兴趣和自信心以及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从而让学生自主掌握语文的基本学习方法,和独自进行语文阅读,从而有效增强其小学语文综合教学效率以及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习惯养成;策略探究
引言
        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学生综合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传统教学当中,教师往往忽视了阅读关键性。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更多的是针对语文知识点的讲解,而忽略了阅读的本身,因此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阅读教育,更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想要让学生在小学语文的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就要结合学生的发展特点与兴趣爱好,对学生展开语文阅读的引导。
1小学语文阅读习惯概述
        在进行其小学生语文阅读习惯的养成详细阐述之前,我们首先了解一些和小学语文阅读习惯相关的知识和概念,从而更多去了解其小学语文阅读习惯的实际教学工作,并根据其实施的教学情况来相应的实施一些有效的措施。阅读习惯是其小学语文学习过程中最为重要的语文文章学习方式之一,一般包括阅读方式、程序、方法等一系列进行相关语文阅读的文章方法,使其整个学习行为更加具备科学合理性,以这种最为本质的语文学习方法教学,从而帮助学生有着更好的学习程序,同时,帮助学生相应的建立起合适的思维趋向,最终起到提高其整个小学语文阅读习惯培养的效果,促进其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学效率和质量。根据其实际的小学语文阅读习惯培养工作,大致相应的分有自觉学习、复习、心得总结、从阅读当中汲取有用的信息、对思想和知识进行系统的巩固,同时,在整个语文文章阅读过程进行系统的语文阅读方法,比如序言、目录、参考资料和材料的阅读、字典和词典等其他辅助工具的使用等,对于教师来说,则需要在其实际的教学监督学生进行一定量的阅读计划,让学生在不断语文阅读实践当中来提升其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最终形成属于自己的一种自觉语文阅读习惯和能力。
2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重要性
        (一)为写作教学奠定基础
        小学时期是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们的阅读习惯培养教学中的首要任务。老师实际教学时,一定需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引领学生更好的积累语文阅读相关素材。另外,提升学生阅读情感,把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提升上去,为以后的写作教学奠定夯实的基础。
        (二)促进良好人格的培养
        培养学生们良好的阅读的习惯还可以帮助他们形成良好以及健全人格。老师可以利用书籍的力量和文中描绘出的美好人物形象,引起小学生们的情感共鸣,让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领悟到读书的魅力,同时还能够帮助小学生们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3小学语文阅读习惯养成策略
        为了更好的加强其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学效率和质量,就需要针对其实际的教学情况进行仔细分析,并相应的实施一些有效提升其小学生语文阅读习惯的养成的措施,以促进其小学语文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3.1借助导读,激发兴趣
        想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首先教师要激发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

但是针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只有对一件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更好地完成。小学生更喜欢玩,所以任何一项教师的要求对学生而言,都像是在布置作业,这也是为什么即使教师布置了阅读的内容,学生也不愿主动完成,且完成效果不佳的原因。因此,教师在为学生布置阅读任务的过程中,就不能像传统的布置作业一样,来“命令”学生进行阅读,而是要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对于阅读的引导来说,最好的方式就是教师亲自来书写文章的导读部分。
        3.2从兴趣入手,促进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
        由于小学生们的年龄还小,他们在课堂上很难集中注意力,这个时期正是他们养成各种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在这样的特殊阶段,老师如果想要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一定要从他们兴趣出发。因此,如果想要培养出小学生们良好的阅读习惯,老师就必须要先培养他们对阅读的兴趣。当学生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以后,他们一定能够意识到,通过阅读可以为自己带来无穷的快乐。为了获得更多的快乐,他们会主动积极地寻找书籍进行阅读。例如,在进行《狐狸和乌鸦》这篇课文教学的时候,老师为了把小学生们的阅读兴趣充分激发出来,可以先在课堂上开展课本剧活动,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狐狸和乌鸦两个主人翁的扮演。学生们为了可以扮演自己所喜欢的角色,一定要去仔细阅读课文,在这样的阅读之中会把自己的想象力彻底调动起来,想象课文中乌鸦和狐狸的内心活动以及表情和动作。在进行角色扮演的时候,学生不管能不能参与进其中,都能够在无形中培养了他们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
        3.3群文阅读,拓展范围
        在传统的阅读过程中,教师大多数会拿出课本中的文章来让学生进行阅读,因此阅读的内容十分单一,学生也没有很高的积极性。想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就要为学生挑选出适合其进行阅读的书籍。但是很多时候,教师所挑选的书籍,往往不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因此,教师可以借助课本中的文章,来进行群文阅读。学生在刚刚学完一篇文章时不免有些意犹未尽,教师要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来让学生进行群文阅读,拓宽学生的阅读范围。
        3.4关注课外阅读,提升阅读品质
        学生们的阅读习惯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的养成是需要时间的沉淀与积累,更需要学生自身扩展阅读范围。因此,在进行小学语文阅读的时候,除了阅读课本之外,老师还要重视课外阅读,让学社们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这样不但可以把学生们的阅读兴趣提升上去,还能够把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出来。小学老师一定要重视学生们的全面发展,扩宽学生们的阅读范围,提升阅读品质。例如,在进行《狮子和鹿》这篇课文学习的时候,老师可以为学生推荐一些与之相关并且可以提升他们阅读兴趣的课外书。如果想要培养学生们良好的阅读习惯,老师就必要让他们对阅读产生兴趣。老师推荐的书籍最好是一些故事类的,因为这类的书籍能够把学生们的浓厚兴趣充分调动起来,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去阅读,最终把他们的阅读品质提升上去,从而培养学生们良好的阅读习惯。
结束语
        小学生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他们以后的成长与学习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老师和学生都应该把阅读重视起来,多读书、读好书、爱上阅读、享受阅读。通过阅读,学生不但可以获得真知,还能够把综合能力和文学素养提升上去。小学语文教学在我国的教育阶段当中的地位极其重要,因此,为了更好促进其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就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相应的进行一些阅读习惯的培养工作,从而有效的提高其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兴趣,最终提高其整个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成效。
参考文献
[1]王艳娜.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亚太教育,2019(12):94.
[2]柯朝荣.浅谈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9(51):90.
[3]李秀杰.浅谈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方法[J].黑河教育,2019(12):39-40.
[4]陈雅琼.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2):87.
[5]叶志斌.小学生语文阅读习惯的养成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35):76-7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