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渗透民间艺术文化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0/11/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7月第19期   作者:张 鹃
[导读] 我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其中传承下来的民间艺术更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将幼儿教育融入民间艺术文化,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传承民族精神,与此同时能够使从小培养素质型人才的教育目标得到实现。
        张 鹃
        南京市浦口区海科幼儿园  江苏南京  210000
        摘要:我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其中传承下来的民间艺术更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将幼儿教育融入民间艺术文化,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传承民族精神,与此同时能够使从小培养素质型人才的教育目标得到实现。从而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很好的传承,本文主要是对幼儿园教育中渗透民间艺术文化进行必要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幼儿园;教学;民间艺术文化
        民间艺术文化是艺术领域中非常中需要的一类,同时也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民间艺术文化更是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不仅蕴含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思想文化精华,还使民族精神和艺术魅力得到了丰富。将民间艺术文化内容渗透到幼儿教学中,不仅可以让幼儿将民间艺术文化传承,还可以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从而使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民间艺术文化
        从幼儿教学层面而言,主要是对幼儿进行基础性的教育非常重要,并对幼儿的学习利津县正确的引导,从而使幼儿从小养成非常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具有良好的自理能力、社交能力,进而使幼儿的心智得到同步性的成长。将民间艺术文化融入到幼儿教学中,可以使幼儿对民间艺术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以及民间艺术文化中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充分的认识到民间艺术文化所具有的艺术价值,这样对于民间艺术而言,将会得到非常好的传承。
        幼儿的心智与学习能力虽然是处于开发阶段,但是将幼儿进行良好性的引导,能够使幼儿学习能够从小的养成,尤其将民间艺术文化身体到幼儿教学中,非常有必要的举措。因为民间艺术主要来源是民间劳动人民不断的进步中,所遗留下来的瑰宝,艺术来源于生活,但是艺术一定会高于生活,由于大部分的民间艺术文化通常都是通俗易懂,对于幼儿来说非常有学习的必要。
        总体上而言,将民间艺术文化适当渗透到幼儿教学中,具有良好的教导效果。我国有着非常久远的历史文化背景,所民间艺术文化主要有:第一民间文学,主要包含的是一些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寓言故事等;第二民间美术,主要宝库剪纸文化、绘画雕塑等;第三民间戏剧,主要包含的有微型的台剧、皮影戏、舞蹈剧等。
        以上所描述的内容其中不乏会存在非常简单的部分,所以针对幼儿不同阶段教学融入不同的民间艺术文化,这样不仅能够使幼儿课堂得到相应的丰富,还口语使幼儿对艺术的学习得到良好的启蒙效果。
二、渗透民间艺术文化对幼儿教学所起到的作用
(一)幼儿学习兴趣可以得到激发
        由于民间艺术文化主要是来自于民间劳动人民的生活,所以与生活非常的贴近。其中必然会掺杂非常多的趣味性,在对幼儿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幼儿年龄都相对的比较小,阅历非常的浅,在注意力集中方面非常的困难,所以理论教学的内容非常的少。因此,要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幼儿对学习充满好奇心,而民间艺术文化渗透到幼儿教学中能够,将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因为大部分的民间艺术文化都是想象力和实践能力进行有效结合的方式,如剪纸、绘画等,将这部分内容引入到幼儿课堂教学中,不仅能够引起幼儿的好奇心,还可以使幼儿注意力得到集中。另外,民间艺术文化引入到幼儿教学中,能够使幼儿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得到充分的发挥,以及使幼儿动手能力可以得到提升,最终使幼儿的教学的质量得到提升[1]。
(二)培养幼儿民族精神文化
        幼儿教育主要针对的是对于未成年儿童进行提前教育基础,对幼儿人身启蒙具有非常重要的人作用效果。

幼儿时期通常是处于心智开发的重要阶段,该时期的良好的教育主要依靠的是教师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效果。如古时候“孟母三迁”的故事足以说明,所以幼儿教学中将民间艺术文化内容渗透到其中,能够将基础知识文化进行有效的补充,以及对民间艺术文化教育进行进一步的深化。让幼儿从小接受传统民族文化熏陶,从而使幼儿从小就产生一定的传承责任感、和历史责任感,进而使民间艺术文化能够得到良好保护的同时,能够得到非常好的传承,并且将这样的传承文化精神,采取从小培养的模式,可以使思想得到本质上的转变[2]。
(三)民间艺术继承人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我国大部分的民间艺术文化,由于形式工艺复杂系数非常的高,或者是其它原因导致没有传承人而消失在历史舞台上,这样导致我国传统民间艺术文化瑰宝遭受到巨大的损失。将民间艺术文化渗透到幼儿教学中,不仅能够丰富课堂内容,还可以使民间艺术文化得到很好的传承和发扬[3]。幼儿如果从小接触并对民间艺术文化进行一定的了解,那么就会在思想意识上,对民间艺术文化进行保护和传承的使命感,甚至有可能成长为某种民间艺术文化的传承者。如我国的民乐文化和戏曲文化,部分学生由于从幼儿就非常的感兴趣,所以逐渐的将其加入到课外学习的过程中,同时也在学校的民乐课程和戏曲课程方面进行进修,并且大部分学生在国内外都取得非常不错的成绩,这些都充分的说明了,从而幼儿时期进行民间艺术文化的重要性和实际意义,让幼儿从小就做到全面性的发展,进而使未来的民间艺术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得到经久不衰的传承,以及发扬光大。
三、民间艺术文化渗透到幼儿教学中应用的方法
(一)提升幼儿教师民间艺术文化内涵
        幼儿教育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主要依赖的是幼儿教师来有效的实行。因此,教学质量的优劣将会对教师教学工作质量产生直接性的影响。所以民间艺术文化在幼儿教学中渗透,教师必须要具备相应烦人条件[4]。幼儿教师必须要接受相关方面课程的培训。对于大部分的幼儿教师而言,都是刚毕业的青年教师,对于传统的民间艺术文化知道的非常少,所以幼儿教育机构将民间艺术文化渗透到教学中,必须要在教师接受相应课程的培训以后,试验教学以后,可以进行具体实施以后,再将民间艺术文化课程合理的融入到幼儿教学中。只有在教师具备一定的民间艺术文化素养以后,才可以对学生进行良好性的教学,使幼儿对民间艺术文化有正确性的认知,将民间艺术文化精髓进行有效的传递。
(二)创设民间艺术文化学习环境
        由于幼儿年龄非常的小,心智方面处于不成熟的状态,周围学习环境会对其的学习状态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在将民间艺术文化渗透到其中时,需要创设民间艺术文化的学习环境,从而尽最大限度吸引学生,使学生的注意力能够得到集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目的[5]。
        如幼儿在进行剪纸、折纸、泥塑、绘画等过程中,需要将学生表现非常突出的作品进行展示,与此同时,还可以定期的举行民间舞台剧的排练,邀请家长参加,以及民间舞蹈、民乐比赛等。通过不同的活动有效的开展,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使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得到增加,对学生学习民间艺术文化具有非常的促进性效果。
结束语:民间艺术文化将其有效的渗透到幼儿教学中,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使学生充分的感受到民间艺术文化所具有的人性魅力,以及学生的传统文化修养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提升,从而真正为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奠定良好的基础条件,将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张晶晶.试论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渗透民间艺术文化的策略[J].考试周刊,2020,(25):167-168.
[2]林萍.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渗透民间艺术文化的策略[J].数码设计(上),2019,(11):264-265.
[3]李雪洁.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渗透民间艺术文化的策略分析[J].中外交流,2019,26(31):245.
[4]郑国芬.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渗透民间艺术文化的策略[J].魅力中国,2019,(19):118.
[5]覃爱新.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渗透民间艺术文化的策略[J].文渊(高中版),2019,(3):2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