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陪伴”对于幼儿的重要性

发表时间:2020/11/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7月第19期   作者:李娜娜
[导读] 我相信,您的孩子将会给您更大的惊喜,信赖您,以您为荣!
        李娜娜
        西安市长安区韦曲街道品格风憬天下幼儿园  710100
        摘要:从目前社会角度分析,当今家长对于孩子们的教育是越来越重视了,孩子可能还未出生,就已经给孩子准备了早教课程,在月子里,就已经开始了“抚触”等,更多的家长愿意把孩子交给专业的机构,自认为给了孩子更好的、更能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熟不知,其实,父母对于幼儿的陪伴,才是对孩子更好的,简单的拥抱、歌唱、亲子阅读等等!都是陪伴孩子成长的“良策”。

在此,我也呼吁,自己的孩子,家长更应亲力亲为,见证着孩子的成长,真正体会做父母的快乐!合理协调工作和家庭,工作外的时间,更多的投入到对孩子的陪伴上!我相信,您的孩子将会给您更大的惊喜,信赖您,以您为荣!
关键词:现状、原因、解决方式!
        在如今这个社会氛围中,每个家庭中,普遍都是一个孩子,在家里,所有的家庭成员都会很宝贝这个孩子,受不了孩子受一点所谓的委屈!前两天在和朋友聊天的过程中,听朋友说起,自己的一位学生,因为爸爸晚上带着去吃夜市、喝奶等等,引起第二天,孩子发烧,家庭之间上演了夫妻之间、婆媳之间的战争!作为旁观者,很是不可思议!例如这样的实例,在生活中,我们都可以处处可见!某天商场,家长不给孩子买玩具(因为家里类似的有很多)这个孩子就在地上打滚,家长很难堪!没办法,又满足了孩子!那孩子的成长,到底应该是怎样的?作为家长、作为老师,怎样更好的去引导小朋友呢?
        我认为,0-6岁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期,就像广告语所说的“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父母的陪伴是最关键的!1.5岁,是幼儿自我意识发展的萌芽阶段、2岁是是非建立的阶段、3-6岁也是各种阶段发展的关键期!一直有资深的专家说过,抓住敏感期!我们会在孩子成长的路上,走的更顺利!
        在中国这个教育的大环境中,我们经常会发现留守在家中,由老人扶养长大的孩子不在少数,这些孩子中,普遍都会或多或少的有一些问题!在幼儿阶段,则最为明显,作为幼儿园老师,每每遇到由奶奶带大的孩子,都比较忧心,普遍,老人带孩子过于包办,在幼儿自理能力这部分,最为明显,一个4岁多的孩子,不会自己吃饭,家长告诉老师,需要多关注他孩子,不会和小朋友沟通,因为语言不通么,家长告诉老师,要多照顾!在小朋友参加老师组织的活动时,他却连自己的位置都找不到!对于这样的孩子,我想家长说的照顾“老师需要给喂饭”、家长说的“关注”是及时去揣摩孩子的想法,帮助孩子去交流吗?工作这么久,见过的孩子很多,类型也不少!这样的孩子,很让人心疼,作为孩子,我想他是缺乏安全好的、心理是很不舒服的!
        在孩子的成长路上,一个新生的生命,就像一张白纸,我们画上什么,他就是什么样的,作为父母,我们更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要么不要,要么,自己的孩子一定要自己做主,这个社会对女性的要求很高,我们需要家庭互相去平衡,给孩子更多的陪伴!那父母陪伴幼儿的过程,需要怎么做呢?有的家长可能会觉得,就给手机就可以啦,答案显然是不对的!陪伴是需要交流、需要让小朋友感受到父母是爱自己的!以下给大家提供几个方法:
        1.2岁以前的孩子,需要父母更多的去抱抱孩子,告诉孩子爸爸妈妈爱你,用尽可能多的时间去见证孩子从翻身~坐~爬~站~走~跑的过程,见证孩子每一个大运动的发展,并为他的成长而欢呼!
        2.2岁,孩子就出现了“是非观念建立”的关键期,作为父母,更要去提前了解,当孩子这一阶段来临时,不恐慌,积极和孩子一起去面对,开始建立规则,给小朋友去讲道理,例如:前文提到的~商场地上打滚事件,我想当您发现孩子出现第一次哭来要求大人满足他时,您就要意识到,规则的建立了!如果孩子出现了这样的现象,明智的爸爸妈妈会去理解孩子,但不去满足他,只是轻轻的把他抱离现场,陪着孩子,等他情绪稳定了,再去讲道理,我相信,几次后,孩子就会知道,有的事情就算他哭,也是没用的!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告诉孩子为什么不买,什么时候可以买?我相信孩子会慢慢讲道理,哭泣的时间也会变短!
        3.3-6岁,是幼儿入幼儿园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家长就需要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懂的分离焦虑,懂的如何和小朋友聊天,如何引导孩子和小朋友的交往方式!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入园前就要给孩子养成良好的作息规律,几点睡觉、几点吃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孩子们之间遇到问题,就要鼓励孩子自己去解决,切记,不可包办!例如:前述例子,奶奶的包办!我想这样的孩子入园是有困难的,对于幼儿园这个大家庭,他是很难去适应的!
在这个阶段,孩子进入到了另一个环境,一个“制造”矛盾的地方!经常会听到3岁的幼儿,发生你咬我、我推你、你打我、等等交往现象,作为父母,需要平和心态,自己首先知道,这是正常的,孩子的必经阶段!去理解自己的孩子和对方的孩子,家长做到冷静,孩子自然就会觉得很安全!反之家长很斤斤计较,孩子就会是这样!这里推荐《正面管教》《养育男孩》的书籍,大家可以提前去了解
   在这个阶段,更多的,家长就需要放手了,越放手,孩子成长的越快!家长须认识到在幼儿园中小朋友的打打闹闹是正常现象,也是小朋友成长中必不可少的社交起点,不要过于担心焦虑,该理解这是孩子之间正常交往的一部分,是不可避免的。
不要轻易定义他们是打人、欺负人、被人欺负、胆小怕事等。家长应尽可能地放手让孩子们自己去体会感受、解决问题,因为这是成长所必需的。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这是幼儿对于家长的期盼,也是老师给家长的建议!教育的最大投资,就是孩子!榜样效应也是必须的,要想让孩子少看电视,多看书,家长就需要以身作则,不主动去开电视,回家就是书籍的阅读,我想您的宝贝,也会受您影响,对阅读产生兴趣!家里的教育理念一致,孩子就会去遵守,长时间的交往,作为父母就会发现,其实和孩子好好相处,也并不难!
参考文献:
【1】孙瑞雪《捕捉儿童敏感期》2010年1月1日,中国妇女出版社出版
【2】尼尔森《正面管教》2009年京华出版社出版
【3】史蒂夫·比达尔夫(Steve Biddulph),澳大利亚著名家庭问题专家《养育男孩》2010年4月,中信出版社出版
【4】《爱和自由》作 者: 孙瑞雪,新蕾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4-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