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广平
湖南省澧县第一中学
摘要: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模块,在整个教学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且阅读教学对学生理解能力、语文知识应用能力等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均有重要作用。现阶段,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影响了语文教学质量。本文重点阐述提高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
为了满足我国对语文教学的要求,全面提高语文阅读的教学质量,高中语文教师要主动顺应新课改的要求,分析高中语文阅读的实际情况,找到其中存在的问题,优化语文阅读教学方法,利用合理有效的阅读教学方法提高语文阅读教学质量。
一、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重视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明,学生是知识学习的主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语文教师必须要高度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时必须依照语文教材的特点及高中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激励他们自主阅读、自由表达。但是,我们所看到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作为重点的教学内容依旧倾向于课文的重难点内容,采用传统落后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却没有将学生的主体地放在重要位置,其重视程度远远不够。
(二)阅读教学模式单一
目前高中语文阅读的教学,教师还是采用简单的读和写的方式来进行授课。
阅读理解本身而言是一个需要沉入文章的学习过程,单一的读和写并不能有效的使学生感受文章内容,深入思考,并且还容易使学生产生枯燥无味的想法,束缚学生思维,从而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
(三)学生缺乏阅读热情
首先,因为阅读在高考语文中的性质,学生普遍会认为,阅读很浪费时间,并且不容易拿分,所以大多学学生对于阅读都不太重视,认为考试的时候随便写一写就可以。其次,阅读理解的技巧和语感需要经过长时间练习才能够掌握,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两点原因也都减少了高中生在阅读方面下的功夫,丧失了对于语文阅读的热情
二、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升策略
(一)尊重高中生的阅读体验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才是我们课堂教学的主体,是语文阅读学习的主人。作为任课教师必须要尊重学生,只有这样才会实现有效性阅读教学的目标。我们教师要转变陈旧的观点理念,把语文课堂教学当作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舞台,而不是我们教师展示自身才华的舞台。在新教育理念的指引下,我们所注重的有效性阅读必须要从学生着手,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学生的阅读体验,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我们任课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必须要结合班级学生的真实情况制订阅读活动,采取有效的方法引领学生积极参与到阅读活动中,使学生能够在阅读教学活动中感受到阅读的那份快乐,从而增强学生参与阅读教学的积极性,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
(二)丰富阅读教学方法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避免一直利用相同的教学方法,要严格按照教学实际利用多种方法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丰富课堂教学形式。
比如教师能够利用多媒体教学方法,利用影像资料为学生们直观呈现出语文阅读教学内容,有助于学生理解,深化学生的阅读印象;此外还可以利用情境教学法,按照语文阅读教学内容来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教学情境当中更良好的掌握阅读内容。另外,教师在阅读课堂当中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尊重学生的看法,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当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入手,按照课堂教学内容利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从而实现教学目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比如,在教苏教版高中语文《我与地坛》的这篇课文时,教师选择从学生的情感体验着手创设教具学情境,从而深化学生对作者表达出来的对母亲的感情。首先,教师利用多媒体给学生们播放《母亲》的这首歌曲,通过对教学氛围的有效渲染,教师顺势向学生们提问:文章当中写到“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表现出作者的什么感情?让学生们进行文本阅读,找到问题的答案;最终为学生们介绍出文章表达的深厚情感。
(三)创办阅读社团
学校要为学生的阅读创造良好的环境,可创办阅读社团,鼓励学生阅读,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还要跟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阅读成果,谈谈自身对阅读的理解,并从阅读中收获了什么?教师不能将阅读局限于书本中的课文,要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拓宽他们的视野。在此过程中,可将阅读兴趣相似的学生分为一组,共同交流阅读书籍。此外,学校可一月举办一次读书交流会,要求教师给学生推荐好书,介绍书籍的主要内容,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书籍,提高阅读能力。对于阅读量大的学生进行奖励,可奖励学生自己喜欢的书籍,营造全面阅读的氛围,大大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此外,同样的书可以让不同的学生读,并让这些学生交流自己对这本书的看法,能够有效弥补思维空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总结更多的阅读技巧。
(四)提高学生的阅读技巧
教师要努力的提高学生的阅读技巧,并非是要提高学生的做题技巧。这是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关键点。想要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并没有捷径,提高学生的阅读技巧是重要步骤。阅读一篇文章,具体包含下面三个环节:第一,要充分了解作者所处的创作背景,之后通读文章内容,大致掌握文章所表达的内容。第二,针对文章内容展开精读,要让学生逐字逐句的进行阅读,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变化。第三,研读文章内容。深入对文章的各个部分展开探究与理解。针对文章当中出现的意味深长的句子,学生通过阅读上下文,展开细细揣摩和分析。学生要重视分析作者在文章当中所利用的写作技巧,例如表现手法、特殊句式或者是修辞方法。阅读技巧作为良好掌握阅读文章内容的关键,通过阅读的上述三个环节可以良好的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力。
(五)及时做好阅读评价
学习语文阅读的过程也是吸取他人生活经验、人生感悟的过程,一定要指导学生多阅读,在阅读与学习当中掌握好文章作者所表达出来的情感,促使自身的感悟升华,提高自身的综合语文素养。语文教师不但要具备丰富的情感体验,还需要建立起一整套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为学生们提供客观公正的评价,能够使用教师评价、学生互相评价以及学生自己评价的方法,让学生可以充分意识到自己的优缺点,实现扬长避短的效果,促使学生一同进步。教师要重视学生的情感,为学生提供正面的评价,也是促使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让学生将语文知识渗入到生活当中,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出自身优秀的道德品质。
总之,高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属于师生共同成长的家园。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教师要重视在阅读课堂当中与学生的对话,一同建立起精神世界,让学生可以在平时的语文课堂阅读教学当中获得精神上的满足,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素养。
参考文献:
[1]丁亚平.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J].求知导刊,2020(24):73-74.
[2]赵璐.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J].语文教学与研究,2020(12):104-105.
[3]张爱茵.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J].当代教研论丛,2020(06):62.
[4]王荣巍.提升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0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