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庆
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大曹镇董庄小学 山东省德州市 253400
摘要:小学阶段,口算能力是数学学习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学生今后进行更长远的数学学习的基础。随着学生数学学习层次的加深,口算能力的提升会使学生提高数学解题与运算的效率。小学生天性爱玩,喜欢做游戏,如何把游戏与数学口算的锻炼结合起来是当代数学教师需要努力探索的问题。在游戏中提高学生的数学口算水平和能力,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而且还能为其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游戏教学法;小学数学;口算教学;运用
1小学数学口算教学目标
小学阶段数学学习是数学学习中最基础的一个阶段,但是小学生刚刚迈出正式学习的步伐,数学学科相对而言较为枯燥,不像语文学科蕴含很多趣味性的历史知识,也不像英语学科设置有趣的英语听说教学,但是数学这一学科有其自身独特的魅力。小学阶段主要锻炼学生口算的能力,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教学这种有趣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快乐游戏的过程中,口算能力也得到提高,还有助于改善师生关系,为学生接下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游戏教学法的基本原则
2.1趣味性原则
趣味性是游戏的基本特性,同时也是游戏教学法的基本原则。小学年龄段的学生对周围事物的认知还处在具象思维的阶段中,而数学知识又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再加上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活动中比较严肃,导致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甚至丧失了学习的兴趣。而游戏教学法则充满了趣味性,运用到教学活动中,会让学生对于知识的好奇心和好感度显着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也会高涨,主动学习的情绪被充分调动起来,最终收获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2.2注重全面发展原则
游戏教学法的目的绝不仅仅是玩,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积极思考的能力、与同学交流、协同合作的能力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让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教师要在充分了解学生特点的前提下,制定相关的游戏方法,并把控好游戏的难度。要做到让有差异性的学生也得到全面的发展。培养每个学生的自信心和简单的竞争意识。
3小学数学口算教学中游戏法的实践策略
3.1提高学生兴趣,通过游戏让学生感受数学口算的乐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比较活泼,思维也比较跳跃,所以对他们来说,比较直观、生动的东西更容易接受,所以教师可以利用小学生这个阶段的特点,引入游戏。同时游戏需要与同学合作完成,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锻炼自己与其它同学团结合作的同时,还可以借助生动有趣的游戏形式加深自身对数学口算的理解。把游戏和口算结合在一起,在一定程度上能提升学生口语训练的生动性和创新性,从而为其以后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教学“乘法口诀表”时,教师可以借助成语接龙的类似游戏,一条龙地进行游戏,每位学生背一个。例如,第一个学生背“1×1=1”,接下来第二个学生就该背“1×2=2”,再接下来的学生背诵“1×3=3”,以此类推,直到背到“9×9=81”。因为小学阶段学生的心智及学习能力都是有限的,教师切不可心急,而是要循序渐进地,一步一步地慢慢来,先训练学生十以内的加减乘除,然后逐步加深难度,这样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消化所学知识。在学生乘法口诀接龙时,如果有学生背不出来,或是出错了,教师可以请出错的学生表演一个小才艺,这样既能活跃课堂教学的氛围,又能发展学生在其它方面的才艺。把游戏与口算结合在一起,能在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生动性与创新性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2利用游戏导入
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与成人之间还是有着很大的差别,他们很难管理自己,所以在课堂上经常走神。而数学对于他们来讲又是最抽象的学课,因此为了更好的进行教学,教师要学会将教学游戏化。对于学生来讲,在刚开始上课时是很难静下来的,有些学生还会沉浸在课间的游戏中,精神也处在比较亢奋的状态。这个时候如果教师想要直接开始讲解书本上的知识,是很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但是,如果教师在这个时候采用小游戏的方法开始一堂课的讲解,往往更容易吸引学生的目光。在导入课堂时,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合适的小游戏作为过渡,将学生的注意力向课本知识上转移,从而让学生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这样的导入可以让学生在欢笑、愉快的氛围下进行数学的学习,教师也可以利用这个学习氛围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主动性。
游戏竞赛很符合这个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教师可以通过竞赛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在上课之前教师可以先选择一个小游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夺红旗”的比赛。教师可以选出18名学生分为三个小组,将“山”画在黑板上,并且画出三条通往上山的山路,一条路上设计6道计算题,让这些学生先背对着黑板,当教师写完所有式子之后在一同转身计算,当一个小学算完后交给第二个学生进行口算,一直到六道题全部答完,并且又快又准,最先答完的小组获胜,获胜的小组可以得到老师提前准备的一个小奖励。这些口算题既可以是对上节课的复习,也可以是这节课老师要讲解的新内容,在游戏结束后教师就可以利用这些例题展开新课的讲解,学生的注意力自然会转到新课上。
3.3运用多媒体技术与小学生互动
近些年来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引起了教学方式的深刻变化,在八十年代老师上课就是靠书本上的文字和手里的粉笔来给学生们传达知识,而学生最多通过课本中的插画来发散自己的想象力,教学物资的匮乏也使我们的教育事业得不到发展。随着多媒体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我们的课堂也变得越来越现代化,学生可以通过五彩缤纷而又生动的大荧屏来学习到书本里没有的知识,更多的孩子们通过互联网来拓宽自己的知识渠道开阔自己的眼界。例如在学习基本几何图形认知时,为了方便学生的认知,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讲解几何图形的绘画、组合操作,这样会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和图形的变化。在此基础上,教师设置游戏,找出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让学生分析是哪一种几何图形,分成不同的小组,抢答积分,最终给获胜的小组奖励。学生通过游戏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对于图形的变化有直观的感悟,不同图形重合之后,重合部分又会成为一个新的几何图形,教师可以设置不同的游戏阶段,学生在游戏中加强和教师的互动,也可以在课后之余小学生观看动画片来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因此现代媒体技术推动我们教育事业的发展,成为了前进道路上最好的助攻。
3.4以小组合作形式,进行数学口算的训练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个性的个体,教师在教学时要了解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发掘他们潜在的优点和才能,学生的个性虽然值得教师尊重,但是学生处于社会这个整体中,一个人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因此,教师在锻炼学生口算能力的同时,要通过团结互助的游戏形式,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游戏开始前可以先按照学生的特点和能力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之后数学教师将口算题写在许多小纸条上,让每个小组的成员抽签选取自己的口算题,学生在抽取之后先自行答题,写下自己的答案之后教师再组织小组成员之间对答题结果进行讨论,讨论完成后教师根据答题时长、准确率等因素对小组答题情况进行排名,肯定和奖励排名靠前的小组,鼓励排名靠后的小组,通过这种分组游戏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训练学生的口算能力,还可以增强成员之间的协作能力,进而提高小学生对于小组和班集体的集体荣誉感。
结论
综上所述,在现代小学数学教学大背景下,数学教师在培养学生口算能力时,要采用游戏化的方式,坚持做到以上几大方面,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加强他们的数字感知与应用能力,以此为其未来的学习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建英.游戏化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01):153-154.
[2]陈式云.浅谈新背景下游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02):67.
[3]郑小结.游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发展策略[J].数码设计,2018,6(10):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