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微课应用探究

发表时间:2020/11/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7月第19期   作者:唐周
[导读] 本文针对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论述,希望对我国高中教学事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参考价值。
        唐周
        四川省南江县南江中学        四川    巴中    635600
        摘要:社会的发展,推动了教育的改革,在现代高中教学当中,微课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通过开展微课能够创新教学方式,让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提高,本文针对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论述,希望对我国高中教学事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微课教学;高中化学;应用        
        国外很早就兴起了微课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在国外非常受欢迎,随即又传入了我国,在我国高中教学课堂当中被广泛运用,教师和学生对这种教学模式都非常的喜欢。尤其是在高中化学教学当中,通过运用微课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当中,更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得以实现,从而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质量。        
        一、微课的概念        
        微课就是在借助视频工具将教学内容在短时间内录制完成,通常时间在十分钟。在对微课的内容进行录制时,会根据教学内容的概念、原理等内容进行开展。        
        二、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借助网络资源,化解教学难点        
        一般而言,教师在开展教学过程中,教学难点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教师更应该对备课的内容进行精心的准备。这是由于每个学生知识结构、接受能力等方面有着极大的差异性。所以,教师必须更加尽心尽力,还要通过各种有效的措施将教学难点进行突破,即使这样也无法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够对重难点达到掌握和理解的效果。通过微课教学就不一样了,教师不一样,在对教学难点会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微课的录制,这样对于同一个教学难点就会形成不同的解决方案,学生只要通过网络搜索,就可以获得多方的帮助,总有一款微课适合学生学习。        
         (二)课前运用微课,指明学习方向        
        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来帮助学生进行新课的预习。教师可以把要讲述的教学基本知识、重点难点放到微课中,让学生通过微课,明确教学内容、学习目标,引导学生对新知识进行课前学习,使学生能够有针对性地把握教学范围,并进行深入地思考和认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如在教学《蛋白质和核酸》一课时,教师为了能够让学生在学习时有一定的方向性,就给学生以微课的形式在课前录制了一个相关的实验内容,让学生能够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提前了解。在微课中呈现的是:在配制谷氨酸的溶液时添加了一定量的味精,然后加入一定量的盐酸,这时就会有沉淀产生,此沉淀就是谷氨酸。把沉淀分装在标有“1、2、3、4”的四个试管中,然后向1号试管中滴加盐酸,向2号试管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观察试管内的现象,让学生判断谷氨酸是否呈现两性;接着向3号试管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随后滴加硫酸铜溶液,结果溶液的颜色变成了绛蓝色,这样就能让学生清楚氨基酸成肽;最后向4号试管中滴加茚三酮溶液来检验氨基酸的性质。

这样的微课形式,就能让学生在课前对氨基酸的性质有了一定的了解,对新课的学习将起到导向性的指导作用。        
        教师在课前根据教学内容,巧用微课为学生展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能够在课前对本节课有一定的了解,这将帮助学生在进一步学习时能够有针对性的、深入的思考和认识,为学生学习新知起到了铺垫作用,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微课创设问题,完成知识建构        
        由于高中阶段的化学课程较初中来说,内容很多,知识的难度也增加了很多,导致学生在学习时感到力不从心,再加上很多教师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感觉很无趣。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积极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如在教学完《氧化还原反应》后,为了增强学生的理解,帮助学生更好地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教师就采用了微课形式进行了引导教学。教师利用微课让学生观看有关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相关视频资料,结合视频中的内容又配有教师的详细讲授,让学生在视频解说中对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知识点以及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方程式的知识再次有了清楚的了解,这时,教师就针对微课视频中的内容,利用提问的方式进行知识运用的训练:氧化铜在反应中失去了氧而变成了铜单质,这是发生了什么反应呢?而在反应中碳得到了氧变成了二氧化碳,这又是发生了什么反应呢,这两种反应是同时发生的吗?问题提出后,学生就会回想刚刚视频中的基本内容,把零散的知识进行整合、梳理,最终完成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的归纳和总结,从而实现对基础知识的深层理解和掌握。        
        教师在微课中就相关的知识进行提问,这样可以让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回想,在头脑中把零散的知识进行有效的整合,最终完成知识的归纳和总结,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这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很大的好处,同时也很好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四)、有效运用微课,化解教学难重点        
        每节课的教学内容都有难重点,而且化学知识总是很抽象,导致学生很难理解,对于这部分的教学,教师可以采用微课的形式进行教学,利用微课的直观、形象性的特点,对教学的难重点进行有效的化解,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如在教学《化学能与热能》时,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和掌握化学能与热能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以及二者之间发生的相互转化,难点则是对于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概念的形成过程以及要让学生科学建立能量变化观。教师在授课时,利用微课视频的形式,向学生展示了化学反应时能量的变化过程,又向学生展示了生物体内能量发生变化的微观过程,同时把能源问题和人类的发展进行联系,让学生看到能源在不断的耗尽,这样的微课视频很好地刺激了学生的感官,有利于学生认识到化学反应能产生新物质并伴随有能量的变化。        
        总之,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微课的优势,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结构,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实现学生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使高中化学课堂更加精彩。        
参考文献:        
        [1]胡苗苗,吕水平.高中化学教学微课资源建设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18)        
        [2]张茜.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江苏教育.2015(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