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有效开展小学班级管理工作

发表时间:2020/11/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7月第19期   作者:何倩
[导读] 班级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单元,是教师和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的最基本组织形式,班级管理在学校教育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何倩
        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安国镇中心小学  744019
        摘要:班级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单元,是教师和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的最基本组织形式,班级管理在学校教育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班级管理的科学性和实效性直接关系到集体内每个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对学生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教育教学;班级管理;教育管理,班主任
        人类已经进入了21世纪。这是一个充满挑战与竞争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机遇和希望的时代。在这样一个矛盾而激烈的时代里,教育将继续承载着振兴经济、振兴民族、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
        班级是学生快乐成长和进步的乐园,更是学生创造能力和道德修养不断提升的殿堂。班级管理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工作,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其工作质量和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小学生的成长,影响到学校整体的办学水平。为保证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必须掌握科学管理班级的方法和技巧,提升自身的管理素质和能力,积极探索与实践新型的班级管理模式和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和道德品质修养,从而推动班级管理工作不断跃上新台阶。
        一、努力提高自身素养,争做新时代优秀班主任
        时代需要好老师,学生需要好班主任。虽然优秀班主任的标准没有统一,但大致无外乎以下几点:
        首先,优秀班主任应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不管是什么学科的老师,都应该对自己的专业知识烂熟于心,还要时刻注意知识的更新换代,对其他基础学科和一些历史、社会热点、发展趋势等也要有一定的了解。
        其次,班主任应该身正为范,注重自己仪表仪态要端庄,言行举止要文明。
        其三,班主任要注重学习,不断充电。要多参加教育类的专业培训,或利用互联网自主学习,多阅读名师的著作、访谈,观看其公开课等等,紧跟时代的步伐。
        第四,积极实践与探索新时代班主任工作的新途径和新方法。班主任在班集体建设、班级日常管理、班级活动设计、后进生转化、尖子生培养、偶然事件处理、家长共同管理等方面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勇于在实践中积累经验,不断完善。
        二、详尽了解每一个学生,实行人性化管理模式
        作为班主任,应比较详细和真实地了解班级每一个学生各方面的情况,如学生家庭经济情况、父母的职业、家庭成员情况,特别是学生的性格特征,是内向、外向,调皮、踏实,还是活泼、呆板,甚至学生的爱好、特长等等。

对学生家庭情况的了解,可通过家访的方式获得;对学生自身性格、爱好的了解,可以通过对学生的观察来获得。要详尽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状况,尊重学生人格,不歧视后进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要让学生有充分的民主和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班主任要善于听取学生对班级工作提出的意见、建议甚至批评,不要随意否定一个学生,不要“一棍子打死”,不要扼杀了学生的童真和对求知世界的探求,这是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基础。
        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小学班主任要改变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在管理工作中,要构建多元化激励性评价机制,不单纯以成绩的好坏来评判每个学生。要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心理健康,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状况,切实做到人性化管理。
        比如在教育管理过程中积极探索“班组长轮值”模式,让每个学生轮流当班长或组长一个月,强化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监督,强化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加强对学生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的培养,主动维护班集体和学校的利益、荣誉;探索对学生实行激励教育,每个月对在学习、值日、纪律、卫生等方面进步较大的学生要在全班大张旗鼓地给予表扬,对参加校内外体育、文艺、科技和演讲、征文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颁发奖状,并在黑板报开辟“进步之星”、“班级明星”栏目予以刊登,激励每个学生争当优秀生,全面提高班级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
        三、密切家校联系,实施共管共育
        如今班主任和家长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在对小学生实施管理的过程中,应充分重视学生家庭管理对其成长的影响。班主任在关注学生校园生活的同时也应经常通过家长会、约访、电访、家长QQ群或微信群等形式与学生家长进行实时有效的沟通,向家长传授科学的家教方法,告知学生的在校表现,了解每一位学生近期的学习状态和心理状态,并将每一位同学存在的问题记录下来,倡导家长共同帮助学生成长进步。
        此外,也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对学生进行教育。如有些家长在动植物研究所、科技馆工作等等,这些都是进行学生课外教育的好场所。班主任应该主动和家长联系,协商利用这些有利资源开展班级活动,让整个班级的学生都能共享这些优秀资源,拓宽视野,增长知识。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教育管理工作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小学班主任教师不仅担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更是学生人生路上的“指路人”和良师益友,如何更好地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健康等问题成为班主任管理工作中永恒不变的主题。因此,作为小学的班主任,应不断强化自身的专业能力,转变思想观念,改变传统的严苛低效的管理模式,从而为学生今后的健康成长以及学校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琼,张君.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4(1):102.
        [2]黄灵芳.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5(32):210-2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