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分层教学法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11/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7月第19期   作者:周强
[导读] 初中物理学科需要学生对物理知识与规律具有充足的理解与运用能力,考验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可不同学生具备不同的思考方式与兴趣特点,因此在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利用分层教学是一种新的尝试。
        周强
        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灌溪镇中学
        摘要:初中物理学科需要学生对物理知识与规律具有充足的理解与运用能力,考验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可不同学生具备不同的思考方式与兴趣特点,因此在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利用分层教学是一种新的尝试。下面将具体探讨初中物理教学分层教学法的运用策略。
关键词:初中物理;分层教学法;教学应用
        初中阶段是接触物理的第一步,因此学生接触物理的时候难免会对于这些比数学还抽象的知识产生抵触情绪。除此之外,每一个阶段学生的学习情况都是完全不一样的,有的学生具有学习物理的天赋,学习起来比较简单,但是有些学生就相对比较吃力。分层教学法也正是抓住了这个问题的核心,相信其可以对物理教学发挥作用。
一、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法的意义
        (一)帮助学生夯实物理学习的基础
        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分层教学法,教学工作更具针对性,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学生,掌握导致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更能针对问题实施有效的辅导和帮助,实现学生学习的进步和提高,为物理更深层次的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二)帮助教师提升执教水平和教学能力
        在传统物理教学中,物理教师往往重视课堂的讲授,教师和学生间缺少交流的时间,导致课堂教学氛围比较沉闷、缺乏活力,教学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而分层教学法为教师和学生提供的交流和沟通的便利,增进了彼此间的感情。与此同时,教师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不同难度的教学,使得教学活动更具灵活性,有利于锻炼教师的课堂组织能力。
二、初中物理教学分层教学法的应用
        (一)学生分层
        分层教学要先对学生展开分层,教师要充分对学生的物理学习情况进行考虑。一般来说,教师在学生入学时能够根据初中物理测试,掌握学生的物理学习情况,同时依靠学生在课堂当中的具体表现以及完成作业的情况来加深了解。教师在充分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按照学生物理学习的具体情况分成优秀学生、中等学生以及学困生三个不同层次。优秀学生层即物理学习成绩优异,具有非常强的自我学习能力、保持良好的学习态度;中等学生即物理学习成绩一般,自我学习能力一般,学习态度一般;学困生就是物理学习成绩差,自学能力弱、学习态度不端正。这种分层并非固定不变,教师要严格按照学生实际情况来进行科学的调整。
        (二)教学分层
        课堂教育是提升学生物理素养和巩固学生理论知识储备的主要阵地,教师要深刻的认识到物理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在课堂上进行物理教学分层。初中物理学习具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教师需要完成基本书本知识的传授,学生需要掌握教学内容。然而,鉴于学生个体学习发展的差异性,教师应该以教学内容出发,分层制定课堂教学内容,对知识点难度进行划分,以便所有的学生都能掌握基本教学知识点。例如,在中学物理“形态变化”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结合班内学生认知情况分层制定教学内容。对于班级内的后进生,教师可以重点讲解摄氏温度计的计量方式和使用方法,以及课程教材中基本的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熔化和凝固等知识点。对于班级内的中等生,教师对其的要求应该更高,不仅是基本知识点,还需要帮助学生寻找到物态转化之间的规律,要引导学生记忆背诵常见物质的熔点和沸点。

对于班级内的优等生,教师的要求应该更高,要引导学生又意识到探究物质转化的原因,以及影响物质转化的因素等,鼓励优等生在巩固基本知识的同时,在课外对物理知识点的延伸学习,提高他们学习的自主性,降低教师的教学负担。
        (三)目标分层
        初中物理教师从本班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情况出发,充分分析学生的心理以及心理特点,了解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初中物理教师要对教材的要求深入研究,对初中物理教材当中的知识点进行重难点的划分,制订分层的物理教学目标,开展分层教学活动,这些教学目标需要将物理知识和思考方式以及应用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不同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了教学目标,不但帮助学生掌握知识,也树立了后续学习的自信心,分层教学在进行物理实验的过程中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物理教师根据实验的结果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步骤要求,主要的教学目的还是让学生参与到实验的过程中去,体验到探究学习的乐趣,观察物理现象。
        (四)作业分层
        作业是检验学生物理知识掌握程度的有效手段,让教师可以及时全面了解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帮助教师及时反馈,进而引导学生全面掌握物理教材上的内容。学生通过作业的完成,可以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有效地巩固课堂知识。所以,教师在布置物理作业的时候,应该根据学生的层次合理地布置作业,使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面对老师布置的作业经过自己独立的思考之后都可以完成。作业太难,学生解答不出来,容易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巩固;而作业太简单,对学生来说没有挑战性,对学生能力的提高也没有好处。所以,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应该根据学生层次的不同来布置。在设计作业的时候,对于优良型的学生可以适当减少作业量,增加作业的难度,着重知识的加深和知识面的拓宽。
        (五)评价分层
        针对学生来讲,课堂教学评价非常重要,属于师生互动当中十分重要的一环。面对具有较强学习能力的优秀学生来讲,教师在课后要重点掌握他们的学习情况。这些学生学习成绩优异,家长与教师给他们提出过高的期望,压力较其他学生更大。教师在评价当中要特别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提高学生的抗压力,争取让他们获得更大的进步。面对中等学生来说,属于三层学生当中人数最多的一层,这部分学生容易产生学习积极性下降、随波逐流的问题,尤其是在学习初中物理重难点知识时,经常不愿意开动脑筋,不能及时展开思考,一味地躲避问题。针对这样的情形,教师要多多给予这部分学生鼓励与信任,帮助中等学生积极挑战优秀学生的学习计划与目标。对于学困生来讲,由于他们基础差,无法充分掌握物理知识,课后物理作业完成度不高。这些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缺乏学习自信,厌烦学习,甚至产生放弃学习的心理。初中物理教师要多提供给这部分学生人文关怀,了解学生学习物理的困难,从学生具体情况出发采用个性化的措施,让学生意识到教师对自己的关心与爱护,进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总之,分层教学法作为新时代发展条件下的全新教学思维方法,运用于初中物理的教学中可以说是比较合适的,其不仅可以改善教师的固有制订教学目标的思维,而且还可以更好地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能力,教授给学生真正需要的内容,从而促进学生深入领会初中物理的知识内涵,从而促进学生物理学习能力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赵正恒.初中物理教学中分层教学法的应用[J].试题与研究,2020(16):60.
[2]张海军.分层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才智,2020(09):220.
[3]陶世伦.初中物理教学分层教学法的应用[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20(01):45.
[4]宋考超.分层教学法在初中物理课堂中的应用[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0(02):68-6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