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高中数学教学方略

发表时间:2020/11/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7月第19期   作者:张婷
[导读] 结合当前教学情况来看,学生在自主学习和探究方面有所欠缺,教师要充分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提升自我学习能力。
        张婷
        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东方外国语学校,湖北  咸宁 437000
        
        摘要:结合当前教学情况来看,学生在自主学习和探究方面有所欠缺,教师要充分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提升自我学习能力。为满足新课标的相关要求,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深度剖析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其在学习方面所面临的问题,重视思维形成过程,给出相应的对策。本文将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为例,探究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办法。
        关键词:自主学习能力;高中数学;策略
        引言:为解决传统教学方式在学生能力培养方面的弊端,教师应当积极研究提升学生主动性的办法,保障课堂效果,进而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随着新课标内容的逐渐深化,明确在实际教学中应当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通过细化教学活动内容,深度解决数学问题,培养独立学习的习惯。
        一、讲解数学问题详略得当
        高中阶段数学学习具有课程紧、任务重的基本特点,教师要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课程内容的讲授,把控好学生的学习情况,结合具体的讲解内容,采取多种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为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深度解析教材内容,结合高考考试大纲的要求,为学生明晰理论重难点,引导其关注数学技能和方法,在逐渐逼近最终答案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同时规划好具体的教学流程能够降低学生盲目探究难题所产生的消极情绪,提升其对于数学的兴趣。具备针对性的精准教学方式,能够及时解决学生在理解和掌握知识方面的问题,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逐渐明确某一部分知识的处理办法,便于形成数学模型[1]。
        例如,在讲解随机抽样的相关问题时,结合考纲基本要求,明确在教学中需要重点讲解的内容,避免因教授过程没有重难点影响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结合最新考纲要求,在高中阶段,教师要通过生活中应用随机抽样的实际例子,为学生明示其重要性和必要性,理解和掌握简单的抽样方法,学会根据总体抽取相关的样本,并能够解决现实问题。通过研读考纲内容可知,此部分要注重联系实际,对于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正确使用抽签法和随机数法,明确系统抽样、分层抽样的基本概念和应用,掌握抽样办法的适用条件。教学中,注重总结多种抽样办法的关联性,询问学生在使用随机抽样办法需要满足的前提,利用设置问题的办法,深化总体容量、样本容量和抽取概率之间的关系,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配合类似于:在本年级的1000名学生中,随机抽取50名学生开展跳远活动。将所有学生进行编号,接着从间抽取到的数字是23,则在这20个数字中,抽取到的数字为______的题目,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结合等差数列的相关知识,形成公差为20的等差数列,其中是第二组,为第二十组,转换为数学语言是:,即在中抽取到的数字为。


        二、配合使用多种先进技术
        结合核心素养渗透方面的内容可知,学生需要提升各方面的能力和素养,而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无法针对空间思维能力的提升展开教学活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师可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直观展示图像和图形的变化,提升学生的兴趣[2]。结合教学内容和理解上的难点,设计课件,要求学生自行搜集关于图形相关问题的影像和图片资料,保证预习质量的基础上,强化学生对空间结构的认知程度。
        例如,在讲解有关球的表面积过程中,布置课前预习任务,寻找生活中应用球体的实际例子,学生将生活中的例子在课堂上分享,保证数学理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激发创新和自我探究的欲望。教师在课前准备好相关材料,利用动画将球体剖开,展示动态的内部结构,在确定球心、半径以及体积所代表的含义时,采用拖拽和飞入确定点的办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数学活动的参与程度。接着将球分成无限个圆锥体,每个圆锥体的高为球体半径,微积分这一数学语言对于高中学生来讲,理解有些困难,而动画演示无限小的具体图像,引导学生球表面积与球体体积之间的关系,在与其他同学的共同合作下,确定球体表面积的公式,即,整理得到,提升了对球体表面积的直观认识水平。
        三、创建良好的数学课堂氛围
        高中数学整体难度较大,一些数学问题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展开,并且由于学生处于青春期,遇到有难度的问题不愿意深入研究,出现轻易放弃的情况,为解决上述问题,强化自主学习的积极意义,教师要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3]。整个教学过程要具备多方面沟通和交流的特征,利用与其他学生组成研究小组,依靠集体的力量完成一项数学任务,合作探究的过程让学生充分放松,积极发言,表达自己对于此道问题解决的看法,便于教师结合其具体学习行为确定其在知识掌握和内容理解方面的问题,设置精准的解决方案。同时发挥好指引者的作用,在学生出现研究偏差的情况中,利用启发式的教学方式,纠正错误的方向,引发学生反思其解题办法的科学性。在学生准确表述其对此题的想法过程中,要采用鼓励的手段,提升学生的自信心。
        例如,二次函数是高中数学的难点,在复习阶段学生会接触到综合类的大题,此时教师可充分应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细化二次函数与其他函数以及图形间的关系,设置探究专题活动,引导学生以活跃的学习态度深入到自主探究中,强化自主学习。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数学的教学中要注重深化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利用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拉近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间的距离,并运用信息处理技术,完善讲课环节,刺激学生学习兴趣的产生,提升其能力和相关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王成君.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策略探析[J].新课程研究,2019,04:103-104.
        [2]曾国文.高中数学导学技巧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技巧分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5:66.
        [3]丁涛.刍议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7,26:81-8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