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巧珍
马鞍山市丹阳中学 安徽省马鞍山市 243121
摘要:初中阶段学生的自我认知还并不完善,需要进行正确的指导,以帮助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通过初中历史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家国大义和爱国热情,而且还能促进学生人生格局的完善。因此,在进行历史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既要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同时还要提升学生的自我修养与正确的人生态度,提高爱国主义情怀,将学生逐渐培养成为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关键词:中学历史;社会责任感;培养措施
社会责任感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长期存在于我们国家当中。历史学科较于其他学科而言,是一门具有丰富文化积淀的学科,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涉及的知识内容也较为全面和广泛。这对于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在快速发展的社会新时代,初中生所面临的压力与挑战越来越重,在历史课堂上进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能够健全学生的人格,帮助学生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促进学生可以积极的面对未来人生发展的压力与挑战能力的提升。但是,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感的教学的过程当中,要不断的创新教学方式和方法,结合初中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与知识的讲解,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提高使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具体而言,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树立典型示范教学,提升学生责任意识
所谓的典型示范教学,指的就是在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可以将历史中出现的优秀人物,其对社会所展现出来的超强责任感和勇于奉献的精神,为推动社会发展与进步进行着不懈的努力,而对学生进行的示范性教学。目的是能够让学生体会到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促进学生正确的对待事物。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要对人物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让学生能够潜移默化的形成社会责任感,提升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例如:在教学“辛亥革命”这一教学内容时,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在辛亥革命中有哪些英雄人物吗?”学生:“老师,有秋瑾、徐锡麟、宋教仁等革命先烈。”老师:“这位同学回答的非常好,这些革命先烈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他们不怕牺牲也要保护国家的心态,让我们为之动容。”学生:“我们也要学习这些革命先烈对待祖国的浓厚的感情和勇于担当的精神。”老师:“非常好。”通过这样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对历史上的人物了解的更为透彻,不仅让学生学习到前人在推动国家进步时所做的努力,也让学生体会到前人的爱国情怀与勇于担当奉献的精神,促进学生对国家的自豪感与使命感,培养学生成为一个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二、注重历史事件引导,增强学生责任认同感
历史之中不仅有历史人物,同时还要有历史事件。教学老师可以通过向学生讲解历史事件的方式,增强学生们的责任认同感。同时,教学老师还要不断地创新教学方法,深入的发掘历史教材,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以此丰富历史课堂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能够更快速的进入到有关知识的学习当中,不断的巩固和提高其社会责任感。
例如,面对当今肆虐的疫情,教学老师可以将其和明代的疫情相联系。老师:“同学们,明朝时期也曾发生过一个疫情,但是那个时候人们对于瘟疫尚不了解,很多医生都对此感到束手无策,因此造成很多的伤亡。你们知道这件事情是怎么结束吗?”学生:“不知道。”老师:“当时有一味叫做吴有性的医生,在面对肆虐的传染疾病时,没有选择放弃与退缩,而是为了拯救国家于危难中义无反顾的站了出来。虽然没有前人的经验可以借鉴,但是通过自己的独自摸索,不仅最终战胜了疫情,而且还写出了《温疫论》一书。”学生:“时势造英雄。在面对国家危亡之际,类似吴有性这样的医师能够担负起自己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挽救国家于危亡。”老师:“没错。来日方长显身手,甘洒热血写春秋。类似的历史事件还有很多,你们谁能说一说?”学生:“虎门销烟。外国人企图用鸦片残害中国人,被林则徐在虎门将其销毁。”老师:“是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就是强烈社会责任感的表现。
三、选择利用社会热点问题,提高学生责任意识
我们处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潮流下,社会发展加速与文化交流加深对传统的文化与品质进行了阻碍,但历史中人物所体现的社会责任感与对待事物勇于担当的良好品格是值得我们永远学习的。中学阶段是教师进行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关键时期,学生的思想与逻辑思维能力都有了一定的发展,对待事物开始有自己的判断,教师要对这一时期的学生要进行准确的把握,可以选用与学生感兴趣的社会热点问题,不断的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加深学生对自我的认同与对社会责任的提升。
例如:在教学“近现代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一课时,教师可以进行目前我国的竞技实力的展现作为教学的导入,引导学生我们国家在进行早期探索时所做的努力,以及之前所受到的影响,提升学生对国家强烈的自豪感与责任感,而在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这一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在进行国家巩固的过程当中,我们国家都经历了什么?在目前的新时代,我们青少年一代人应该怎样做?通过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去关心国家的发展,要不断的提升自身的知识技能,为国家做贡献,为国家的发展强大做出自己的一份努力。同时使学生能从中学有所悟,树立学习的正确观念,激发学生振兴祖国的热情。
总而言之,中学历史教学中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不是一件简单、轻松的事情,也不是一件短期内就能够见到成效的事情。该阶段学生的思想认知尚不成熟,而且叛逆性较强,急需教师的正确性引导。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对学生的未来成长与发展至关重要,所以历史教师不仅要不断的丰富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责任认知能力,而且还要不断完善教学的内容,时刻关注着学生的责任意识的增强。当然,一切还要以教材为蓝本,通过对教材内容进行深挖的方式,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中来,从而快速的掌握历史知识点,并通过历史中出现的事件与人物,激发学生们的爱国主义情怀。
参考文献:
[1]李峰.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J].华夏教师,2019(33):95.
[2]马志明.浅谈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8(20):24.
[3]王晋蒙.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J].内蒙古教育,2015(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