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艾宁
晥六安市舒城县千人桥中学 安徽 六安 231320
摘要:高中历史科目虽然不是主学课程,但是历史代表着国家的古今文化,对学生的成长和世界观均有着积极影响。高中历史教材中的知识涵盖丰富,并且较为零碎,存在较多需要学生记忆且感悟的知识。为了更好的使学生接受并提高历史学科核心素养,需要实现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将历史教学密切联系实践,形成完整的知识构架,进而提高高中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本文主要对培养高中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展开的讨论,希望能为高中历史教育提供建设性的意见。
关键词:高中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有效途径和方法
引言
教育领域随着课程的改革不断研究和开发出新的教育模式,结合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心理状态进行教育方式上的创新,进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教育行业不止有传输知识,丰富学生知识量的任务,同时还需要培养学生自主探索、道德涵养、为人处世等方面的内容,高中历史也是如此,在让学生掌握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历史故事和朝代更迭的前提下,培养学生思考分析能力,提高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可以通过的自身的思维能力探索出历史发展的意义和原因,让学生将历史事件的碎片形成一个条理清晰的知识流程,培养学生自主思考能力,并非将学生当成学习机械,促使学生在思考分析中记忆,并非依靠死记硬背,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实现历史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高中历史知识具有鲜明的真实性且灵活性特点,高中历史没有抽象的理念,均是诠释几千年的历史演变,由多种历史事件杂糅在一起,对高中学生的记忆与思考有着较大的挑战,因此需要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以正确方法思考并分析历史知识,加深记忆和理解。首先,为了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历史教师可以通过改变教学方法,摆脱掉死板的教学方式。教师可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室安装多媒体或者其他教学设备,通过将历史事件由图片或者视频的方式展现给学生[1],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还可以将历史知识所表达的意境呈现给学生。例如在《长征》一课中,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渠道继续搜索相关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到长征途中的艰辛与危险,播放后由学生进行写出观后感,让学生将分析出长征的原因、目的及精神。历史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演绎情景剧,通过活动的形式更好的刻画出人物形象,并且还可以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和主动性,促使历史课堂不再枯燥单一。通过有趣的活动将历史知识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的思维和思想,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将历史知识记忆,使更多的学生热爱历史。进而思考并分析历史知识,便能够巧妙的学习历史知识的技巧和规律,可以加大程度的提高历史教学效率。
二、历史教学密切联系社会实践
历史教学可以让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到古往血的教训不能忘,在铭记历史的前提下,不能盲目沉迷于历史,需要放眼到现在和未来。因此,教师在进行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在进行诠释历史事件同时,要结合现实发展让学生思考怎么做才是最正确的。
通过将历史知识与现实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可以让学生在吸取历史教训的同时进行分析和思考,实现对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的锻炼,可以结合相实情景进行思考[2],总结出历史经验。立足于现在判断出正确的做法,可以避免高中学生出现好高骛远的现象。不仅要让学生熟练掌握理论知识,还要让学生通过实践深入明确历史知识所表达的意义和精神,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例如在进行讲述《抗日战争》一课时,教师可以先叙述战争阶段的过程,让学生感受革命先烈所处的环境,体会革命先烈的革命精神和状态,让学生对此进行思考,在当时我国落后的科技及不足的军事力量是如何打赢这场战争的。学生在思考和分析的过程中,便是在感受血泪史的过程,让学生感悟出在科技崛起的今天和未来如何贡献出一份力量,这才是历史教学的最终效果,是传统历史学科教学无法实现的。
三、将历史知识形成知识构架
高中历史学科中涵盖的知识量多,并且较为零碎,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教师需要在课前将历史知识进行疏通并组织为完整的知识体系,才能使得学生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对于每一学科来讲,基础性知识尤为重要,影响着学生后续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需要将基础知识清晰的呈现给学生,形成条例条理清晰,环环相扣的知识构架[3]。通过将历史知识的串通,学生对待历史知识便会有一个清晰的学习思路,正确的将教师所讲述的知识进行分类组合,从而加深记忆和理解。学生只有将所有的历史知识相联系,才能在取得融会贯通的效果。因此,这就要求历史教师需要有较强的知识梳理能力和整理能力,在每一章节学完之后,对所有知识进行点进行分类和梳理,让学生通过教师列出的知识构架进行思考和分析,借助课后闲余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索,规划出一套属于自己的知识构架,进而提高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加深了解和记忆。
四、鼓励小组合作模式教学
为了提高历史教学效果,可以建立起合作式历史教学课堂,团体的力量往往发育个体力量,因此,历史教师要鼓励班级内团体合作,教师在继续讲解某一历史事件时,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的模式进行讨论、思考并发表出自己的见解。小组教学模式可以集中多人的思考和思维,弥补了个人的思维局限,可以通过了解别人的智慧和理解进行思考自己的见解和分析方式。通过利用小组共同讨论分析同一历史事件,可以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并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能够使学生在活跃的学习氛围下提高学习质量,达到提高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历史教师要充分合理的利用小组合作模式,可以布置合作性的学习任务和目标,引导学生的思考方向。
结语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前提,历史教师可以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将历史知识形成清晰的知识框架和流程,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实施有效教学,基于学生正确的引导和帮助。历史教学不能脱离现实情况,及时给出学生思考和分析的机会,鼓励小组合作教育模式,提高思考能力,进而培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陆怀中.如何培养高中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J].新课程,2020,(11):52.
[2]林玲.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J].考试周刊,2020,(26):139-140.
[3]何志军.高中历史学科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9,(1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