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

发表时间:2020/11/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7月第19期   作者:李俊洁
[导读] 在这时给予情感教育,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分析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
        李俊洁
        禹城市辛店镇中心小学251200
        摘要:小学生的学习具有较强的情绪化特征。他们在学习中很容易发生情绪的变化。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有积极、主动地将情感教育融入教学的意识,通过不断鼓励,给予积极的肯定,让学生身心都能获得正面的教育,从而使他们在课堂上有更积极的表现。小学时期,学生对外界事物都抱有好奇心。在这时给予情感教育,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分析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
关键词:小学英语;情感教育;课堂教学
引言
        新时期小学英语教育开始转向个性化与全面发展趋势。在教育阶段,基础教育占有重要位置,在小学英语教育中融入情感教育,能起到良好引导作用,提升素质教育成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学生个人品德与情感进行塑造。在完整教学过程中贯穿情感教育,激发更多非智力因素,保障教育活动全面发展。
一、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意义
        (一)丰富学生情感
        五维目标是当前英语目标设置的重要形式。其中一个重要的维度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可见,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情感是一项重要任务。显然,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能够借助英语课堂丰富的情感教育资源,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从而使学生的情感得到熏陶,不断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激发学生对英语、人生、社会积极的情感。
        (二)增强课堂张力
        小学英语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要培养学生的兴趣,增强课堂张力是有效手段,情感教育则是重要路径。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基于情感教育的需要,借助感性的教育素材、教育方法及煽情的语言等,能让课堂富有魅力,让情感洋溢在课堂,使课堂张力得到显著增强。
二、小学英语教学中情感教育理论应用现状
(一)教学观念存在偏移问题
近年来我国新课程教育改革事业全面发展,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开始对各类新型理论知识进行讲述,在教学过程中开始对各类全新的教育观念进行应用。结合教育现状对教学观念进行调整,但是此类转变仅仅是停留在表层,未能深入展开,转化为内在自觉的行为。有部分教师受到传统教学观念发展影响,在日常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还是以教师为主体,在学习知识传授过程中,未能认识到学生主观能动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长期处于被动地位,学习效率与学习质量难以提升。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对全新的教学观念进行创新应用。在教学模式确立与实践过程中,教师不仅是知识传播者,还是各项教育教学活动重要引导者、参与者、辅助者,学生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平等地位。
(二)受到应试教育模式影响
在应试教育模式中,对学生学习成绩关注度较高,未能正确认识学生群体学习差异性。导致教学活动与教育根本宗旨相违背,也不能全面实践平等教育。在应试教育实践中对学生学习成绩过于重视,将成绩视为衡量学生与教师能力的基本标准。应试教育活动开展主要目的是保障学生能稳定升学,参与到各类考试过程中。依照考试内容设定对应的学习内容,对学生应试能力之外的多项能力缺乏针对性培育。在此类固化的评价体系中,教师开展的各项教活动主要是突出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对于转变教师基本观念具有负面影响。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创新型实践,将会对教师个人专业素质与知识体系产生较大影响。
(三)教师知识水平存在制约性
在英语情感教育开展过程中,教师要全面掌握学生心理变化现状与心理需求,能满足教育发展形势变化要求,促使学生自身英语知识结构不断完善。这样能在学习过程中为学生传递更多更为丰富的学习内容。在情感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自身具备高尚的品德与扎实的知识。但是受到多项要素影响,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还存有诸多教师不满足教学要求的现状。其次,教育科研机构受到教育环境与教育观念影响,忽视了英语情感教育重要作用。

在教学活动指导过程中未能对教财政性投资项目安装工程结算评审应注意的问题。
三、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的途径
        (一)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产生情感的共鸣
        首先,要对教师的威信进行树立。通常情况下,教师的威信是取得教学成效的重要保障,能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教师威信的树立,不仅仅是依靠高水平的教学,同时还要拥有自身的人格魅力,成为学生心目中学习的榜样。对小学英语教师而言,树立威信的关键,是具备综合的语言知识和标准流利的发音,同时还要从内心真正关心和爱护学生。威慑和惩罚,尽管能取得暂时的效果,但却很难将学生的求知欲真正激发出来。同时,小学生往往对教师的手势、语言和动作等非常敏感,如果教师在英语课堂上,语言乏味可陈,又没有丝毫的感染力,同时动作死板表情僵硬,则无法使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时刻注重自己的精神风貌、动作、言语等,这样才能建立在学生中威信。学生对教师才能由衷的喜欢,并保持长时间的听课注意力,由此激发了学习的热情,也自然而然的提高了学习的效果。
        (二)营造愉快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为使学生形成有利于学习活动的情感状态,教师应努力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小学生特点为情绪多变,所以,为了培养他们学习外语的热情,教师应努力消除和缓解他们紧张的情绪,将学生带入忘我的学习境地。首先,为了便于学生的记忆和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运用表演法,表演不同的角色,运用一些手段,如姿态、表情和动作等,表达各种意图,将抽象的动词时态和概念具体形象化。同时,教师还应善于察言观色,对学生的思想动态进行捕捉,据此对教学节奏和方法及时调节。为了帮助小学生准确表达思想,小学英语教学不单单可以运用停顿、重音和语调等手段,同时还可通过体态语言等,增强课堂的感染性,使英语学校更加妙趣横生,轻松自如,将学生学习英语的恐惧感减轻。其次,创设良好的英语语言环境,在这样一种环境中,学生能对英语有意无意的、自然而然的接受。教师在课堂上,可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保障足够量语言输入的同时,还能营造自然与活跃的课堂氛围。最后,采用情趣法教学。情趣教学主要是以游戏为主,利用小学生有好胜心、活泼好动的天性,将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同时,开展游戏教学,还能活跃课堂氛围,增强人际互动。
        (三)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身的英语水平
        教师的个人修养也能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情绪。好的老师能够通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独特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感染学生,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清晰、正确的发音,优美的语音、语调,丰富的词汇等都能让学生对老师产生信任,并激发学习的欲望,教学也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师在丰富自身专业知识的同时,要广泛涉猎各种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更好地满足教学的需要,通过总结经验,提高自身,向更完善的目标努力。要充分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不断扩大学习资源和学习空间,及时了解专业领域以及其他领域的最新动态,要秉承终身学习的理念,适应改革的浪潮。除应具备教师基本的素质,如敬业精神、良好的师德、广博的文化知识之外,还应该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懂得少儿教育学、少儿心理学,具有现代儿童教育理念,掌握先进的教育技能和教学基本功,并把这些知识运用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结束语
        在新时期小学英语教学中,各类教学理论较多,其中情感教育理论就是重要组成部分。情感教育理论主要是对学生认知情感进行全面培育,对学生基本学习现状与学习表现进行总结归纳,对提升学生教学成效,推动教育事业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张宁.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实践[J].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2019(12):18-21+17.
[2]李玲.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体现情感教育[N].发展导报,2019-04-16(020).
[3]王春喜.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J].黑河教育,2018(06):64-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