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式理论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11/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7月第19期   作者: 杨莹
[导读] 高中英语教学的具体目标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在接受高中英语教育后应具备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等核心素养。
        杨莹   
        浙江省衢州华茂外国语学校  浙江 衢州 324000  
        摘要:高中英语教学的具体目标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在接受高中英语教育后应具备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等核心素养。王蔷[1]指出,英语阅读教学对于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特别是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及学习能力这几个方面会有重要作用。因此,阅读一直被视为英语教学和英语学习的核心内容。然而,长期以来,由于英语语言环境的缺乏及教学理念落后等因素的影响,我国许多英语教师和学生虽然在阅读方面付出很多努力,但所取得的教学效果仍不理想,许多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只停留在文字的层面,不能深入理解文章的信息。
关键词:图式理论;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应用;
引言
        英语教学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对于英语语篇的阅读理解能力扮演着基础性的角色。尤其是,从语用的角度来看,从语篇中进行有效信息的筛选与归纳更是英语学习者需要掌握的一个重要技能。在学术领域,关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研究已经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但是,基于图式理论所进行的研究则是相对较少。本文尝试探讨基于图式理论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对于促进该领域相关研究的补充与完善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
一、简述图式理论
        图式理论早在1781年就由哲学家康德进行提出。主要强调的是我们在学习新的知识时,可以和脑高中过的知识进行串联,使大脑对过去经验进行反映或积极组织,也是长期储存在我们脑海中的关于世界、事件、行为、场景、心理活动和语言知识等的典型经验和认识。图式理论可以用于解释语言行为或者是说关于教学以及学习等多方面的心理过程,具有极强的概括性和解释能力。在进行知识的储存记忆时,图式理论提到对知识反复进行重复,在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一旦我们学习某个知识点时,脑海里面储存的所有相关信息都可以被引发,进而由点及面。但这种重复反应也具有一定的层次和逻辑性,所以知识体系更为完善清晰。图式理论强调的是进行概括性的知识总结,而不是简单的为某一种事物下定义。通过图式理论,我们可以更加清晰的了解一些复杂的社会认知现象,帮助我们筛选掉一些没用的信息,处理新的信息,简化事实。所以在当前的大学英语阅读学习认知策略中,如果教师能够在图式理论的基础上进行具体内容的讲解,帮助学生抓住重点,那么就能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促进学生的英语综合实力增强。而且我们知道一般而言,某种理论都是阐述一些具体的概念或者是笼统的讲述,没有具体的核心观点,但是图式理论用了图式这一概念来将某些,概念具体化,所以我们可以展开更进一步的研究,方便了后续研究的开展。图式理论的具体效用而言是非常明显的,虽然有的时候它看似无形,但是却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了我们在特定情况下所采取的一些行为方式,因此,在当前的教学过程中,我们的教学围绕着这一理论展开,会更加富有实用性。
二、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阅读是人们头脑中的思想与阅读材料所提供的信息之间相互交流互动的过程,这种交流互动以读者丰富的背景知识、一定的语言能力和有效的阅读技巧为基础。然而,受传统阅读理论模式的影响,我国许多英语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把重点放在了字词句等语言知识的讲解上,却忽略了背景知识及阅读技巧等方面的学习。这使生动有趣的阅读课变成了枯燥无味的语言知识课,也降低了学生们的英语学习热情。长期以来,教师和学生虽然在阅读理解上花费了巨大的时间和精力,但其取得的效果却不明显。于是就造成了教师和学生同时发出阅读最难的感叹。究其原因,这种现状与教师的教学方法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语言知识以外的其他知识对阅读理解的影响,从而造成学生英语阅读学习效果不佳。因此,英语教师必须接受新的理论方法的引导,改革其阅读教学方法,促进学生英语阅读水平和阅读能力的提升。


三、图式理论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阅读前充分发挥图式的预测推理功能
        图式具有预测推理功能,它为人们理解事物提供一种积极的准备状态。在阅读前,教师可以通过以下三种途径发挥图式的预测推理功能。第一,教师可以根据课文的具体内容,利用与课文相关的图片、音乐等资源向学生介绍背景知识,导入课文的主题,激活学生已有的、与课文相关的背景知识,使学生头脑中的背景知识和课文内容相互联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第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文章标题,并对文章的内容作出初步推测,激发学生的阅读愿望;第三,教师需要指导学生熟悉各类文章的特点,并建构相关的图式,这有利于学生猜测文章内容和结构、深入理解阅读材料所提供的信息。这些阅读前的预测推理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引出与课文相关的背景知识,并为接下来的阅读活动做准备。
        (二)要做好反思与交流
        在进行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过程当中,无论是在图式理论应用前的准备环节,还是在必要的总结环节,英语教师都应该积极地做好必要的经验的总结与交流工作。一方面,要及时地进行分析,主要分析在图式理论应用过程当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所取得的一些有益的经验;另一方面,要积极地做好经验的交流与分享工作。在进行图式理论应用的过程当中,不同的教师在具体的方式与风格等方面会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学校教研部门应该积极地进行交流平台的搭建,引导教师进行经验的分享,从而减少在今后的具体图式理论应用过程当中可能存在的误区。另外,在日常的教学中,要鼓励一线教师将自身在图式理论应用中的一些心得与体会上升到理论的高度。通过这种方式来助力英语教师在图式理论基础素养等方面获得更好的进步与发展。
        (三)合作探讨,阅读交流,激活学生阅读的情感认知图式
        在阅读的过程中,阅读交流是一件必不可少的事情。因为每一位学生,他们的思维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在阅读的过程中,他们考虑的方面也不尽相同。因此,在当前的阅读学习认知策略中,我认为学生应该进行合作,探讨交流,集思广益,在交流探讨的过程中来凝练观点,激活学生阅读的情感认知图式。在图式理论中,情感图式提到了每个人会产生不同的情感认知,根据我们不同的生活经历,让我们的情感发生了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表明每一位学生在阅读文章时的视角以及感触都是不同的。虽然图式强调的是一种认知结构,好似与情感的联系并不紧密,但实际上根据每一位学生的个性特征,他们会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特定的情绪。所以在最后的一个环节,也就是学生们已经对文章有了基础了解的这一情况下,教师更多的组织学生们以小组的方式进行交流合作。在交流的过程中,不断总结,以此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文章内容,找准方法展开效率的阅读学习。
结束语
        图式理论在解释阅读过程方面具有先进性,它强调了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积极作用,以及读者与阅读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对英语阅读教学和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产生了巨大影响。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图式理论,合理利用图式理论中的三种图式进行阅读教学,这将有利于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意识,并使其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从而提升阅读效果。
参考文献
[1]刘乐.图式理论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20,6(14):187-188.
[2]金智芝.图式理论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摭探[J].成才之路,2019(27):59-60.
[3]油小丽,薛星星.图式理论视角下的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基础外语教育,2019,21(04):63-68+107.
[4]陈磊.图式理论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9.
[5]刘昱含,李淑华.图式理论在高中英语阅读中的应用[J].现代交际,2018(12):162-16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