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舞蹈元素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与融合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7月第19期   作者:苏聘
[导读] 作为素质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门课程,体育一直都发挥着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帮助学生塑造完美人格的主要作用。
        苏聘
        成都东部新区三岔初中学校   641418
        摘要:作为素质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门课程,体育一直都发挥着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帮助学生塑造完美人格的主要作用。在新课程理念之下,初中体育教学如果想要不断取得切实的成果,就要对教学的形式进行不断地创新,以此来逐渐将学生的体育兴趣逐渐激发出来,利用音乐与舞蹈来不断提升学生的审美方面的能力,继而逐步实现陶冶学生情操的目的。本文主要介绍了音乐舞蹈元素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实际应用与融合研究。
关键词:音乐舞蹈;初中体育教学;应用;融合
        引言
        初中时期,体育是一门必修的课程,同时也是进行素质教育的一种十分重要的途径。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是教师逐渐实现教学形式的创新,依照实际的学科特点来进一步的实现教学技能目标的同时,帮助学生不断增强自身的情感体验,促使学生可以在体育活动的过程中逐渐收获某方面的感动以及成就感。音乐与舞蹈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帮助学生陶冶情操。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逐渐融入音乐与舞蹈等方面的元素,一定会促使体育教学的面貌变得更具创新性,促使学生可以逐渐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享受运动。
        一、音乐舞蹈在体育教学的功能
        (一)音乐舞蹈是感觉与情感的先导
        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积极地指导学生在音乐伴奏之下进行训练。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语言来对学生开展有关音乐的先期训导,促使学生逐渐进入到相对特定的音乐意境中去,利用语言的描述逐渐将音乐的意境逐渐与舞蹈的的逐渐衔接起来,促使学生可以在听到某时段音乐的时候对体育动作做出一定的思考,将音乐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对动作进行相关的训导,逐渐完成全部的体育活动。音乐旋律以及节奏是有效实现强化动作记忆的主要方式,将舞蹈动作与体育动作充分结合起来,可以十分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肌群控制力及协调能力,不断促进学生动作技能的形成以及巩固。音乐与舞蹈本身就带有深入人心的特征,因此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舞蹈与音乐元素的应用也是非常有效的。
        (二)有助于体育动作的记忆的强化
        依照人类生理学的实际研究成果,人们的中枢神经在有关听觉的刺激之下,往往会出现规律性的心理反应。在有关体育舞蹈的教学过程中,音乐可以逐步强化学生对于体育动作的记忆以及协调作用。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积极地引导学生进入到舞蹈的意境中去,通过音乐以及舞蹈元素的配合,促使学生逐步强化体育的动作技能,跟随者音乐的节拍以及旋律,逐步将体育动作自然以及协调的展现出来。
        二、音乐舞蹈元素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的应用与融合
        (一)依照学生生理与心理特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体育课堂中,适时地穿插一些内容相对比较健康的舞蹈以及音乐,可以十分有效地将学生中枢神经的兴奋逐渐调动起来,逐步减轻自身的疲劳感,将学生潜在的能力以及学习的兴趣热情充分激发出来。举例说明,在上课的时候,课程刚刚开始的时候,在整齐的队列练习之后,充分突破以往那种相对单一与呆板等等教学方式,设计相对比较优美的乐曲声音,由教师带领着学生利用艺术的角度来进行各方面的舞蹈练习,促使学生逐渐在声乐伴奏之下,在优美的形体舞蹈的练习中感受到新鲜,促使学生可以逐年深入与积极地进行有关热身的各种活动。


        学生在完成各种强度相对较大的教学任务之后,不使用单调的口令,带领着学生进行放松运动之后再结束教学,促使学生可以追随教师在美的旋律声中,进行各种相对比较轻快的舞蹈动作与相对比较优美的瑜伽运动,促使学生逐渐进入到一种相对比较放松的意境中去,让学生逐渐在心理与生理方面都得到充分的放松,不断缓解和消除疲劳,帮助学生逐渐将自己的心率恢复到正常的状态,相对比较轻松以及愉悦的结束教学活动。
        (二)丰富体育教学形式内容,促进体育教学任务完成
        众所周知,将舞蹈音乐融入到体育课程中去,可以促使学生逐渐获得美的熏陶以及感染,继而逐渐实现身心愉悦,促使学生更加的充满朝气以及活力。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增强美育教育,可以促使体育教学的形式与内容变得更加充实,十分顺利与高效的完成相关的教学任务。举例说明,在每节体育课进行之前,教师可以搭配健康、轻松与愉悦的乐曲来逐渐替代以往的徒手操作练习,可以逐渐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氛围,积极与认真的完成相关的练习,促使学生的头肩髋等等关节得到充分伸展,促使学生可以感受到新鲜有趣,继而逐渐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促使体育教学任务得到全面完成。要提升学生身体的柔韧性以及协调性,还要在体育课上开设舞蹈选修内容,积极地引导学生利用外部形体的展示,逐步增强学生内心情感的实际体验。
        (三)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将多媒体课件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积极地进行体育教学活动,不仅可以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充分激发出来,还可以为学生带来十分全新的听觉与视觉方面的感受,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与积极性充分激发出来。兴趣的力量非常大,以往传统的体育教学都是教师边讲解边示范来进行的,但是学生却对这一教学模式逐渐变得不感兴趣,甚至出现了厌学的情绪。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进行教学,利用多媒体来进行体育课堂教学,可以利用相对鲜明的图像、生动的画面、灵活的动作以及音乐效果等等,逐渐将学带入到了一个相对比较神奇的世界,将学生的求知欲望以及学习兴趣充分激发出来,不断将学生自身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活动,学生也往往会非常有劲头,课堂的气氛会逐渐变得更加的活跃,学生的求知欲望也会逐渐被激发出来,促使学生的课堂教学质量得到不断提升。
        举例说明,教师可以在学生进行舞蹈视频欣赏的时候对其动作要领进行仔细的讲解,积极地阐述舞蹈编排逐渐达到形体的目标,继而逐步提升学生的实际审美能力与欣赏能力。另外,在设计有关体育教学的小活动的时候,可以积极地引导学生来制作或者是选择一些音乐来积极地配合音乐,继而以此来逐渐达到紧张与活泼的目的,不断提升学生对于节奏感的实际认知以及掌控,从整体的角度来不断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帮助学生深入的理解与掌握有关体育锻炼的相关知识
        音乐与舞蹈的相关元素可以通过一种相对比较特殊的方式来实现氛围的烘托,并且体育教学在诸多情况下都是一种群体性的活动。在以往的个体训练中,学生往往会面临着相对较大的思想方面的压力,由于个人形体、技能与体育认知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多数学生对于体育课的学习都表现出了一定的焦虑以及不安。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音乐与舞蹈元素的运用可以促使学生在群体练习练习中不断实现自我放松。
        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体育中逐渐融入音乐舞蹈元素是新时期基础教育改革的相对比较大胆的创新,并且也非常有助于创造十分轻松与愉悦的教学环境与范围,将学生体育课堂参与意识充分激发出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洪君慧. 浅谈差异化教学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 考试周刊,2020,(76):118-119.
        [2]俞兆宁. 初中体育教学中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的有效性探究[J]. 考试周刊,2020,(77):110-111.
        [3]康斌. 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路径探究[J]. 考试周刊,2020,(78):129-13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