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兴凯
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文化路小学 272100
摘要:当前小学美术教育在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往作为一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小学美术教学,只是以提升学生绘画兴趣为目的。但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要求小学美术教学要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与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大胆实践,主动参与,进而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艺术。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小学美术教育现状,并针对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有效措施予以了更深层次地探讨,以期能为我国小学美术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贡献绵薄之力。
关键词:小学美术;动手能力;培养策略
前言:21世纪我国正在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迅猛发展,教育的重要性也愈来愈突出。现阶段,教育应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一门以实践为基础的学科,美术教育能积极引导学生对社会与生活的热爱。小学美术教育对学生美术素养的形成是极为关键的,也是提升儿童实践能力的必经之路。因此,深入分析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
1小学美术教育的现状
1.1缺乏先进的关于动手能力的培养方法
受传统填鸭式教育的影响,小学美术教育在学科的进行过程中存在着按本宣科的教育方法。很多的美术课教育缺乏学生对于实物的认识。仅仅是照着书上的课本内容,以此让学生做出一些不是很贴合生活实际的美术作品。一些美术教师的美术素养并不是太高,教育者出来的学生也缺乏对大自然的探索,以及对生活与社会中的人的探索。好的艺术作品是从生活中来的,但是很显然现在的美术教育往往脱离了这一主旨。
1.2忽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小学教育中很多方面都忽视了,对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美术教育也不例外。其实很多孩子的内心都是希望自己能够动手参与一件事情,并从中获得知识与快乐的。但是如今的美术教育只是按照书本上的内容要求大家做画,做完画之后就可以结束这课堂教育,如此松散的教育内容,让小学生的动手能力极为匮乏。所以目前文学教育存在的情况,老师只注重完成课程内容,而忽略了对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
2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的有效方法
2.1创新情境,增添美术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身临其境,是学会知识的最快的方法。在美术教学中可以采用情景教学的方法,让教学质量得以飞速提高。真实的场景,加上教师的感染力,能够影响小学生的听课兴趣,以及对于美术的需求。因此教师首先要创造一个良好的美术场景,让学生投入到生动有趣的美术氛围中。
例如:画鲤鱼的时候,可以给小学生带一些鲫鱼过来,让小学生真实的感受到鲫鱼在水中游动的姿态。这样学生才能制作出栩栩如生的作品。甚至可以让学生通过动手能力折叠一些鲫鱼的纸片。强化动手的效果。折叠动物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对于美术课的兴趣,还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对于学习画画的兴趣。另外教师可以通过培养学生创造一些生活化的场景,组织学生进行春游,组织学生进行踏青,让学生使记者感受到春天的美丽,以及设身处地的感受到每一个景物的详细姿态,对于学生的动手能力也会有所提高。
2.2自主实践,体会剪纸乐趣
在小学传统教学模式下,以“教师怎么做,学生如何学”的方法开展剪纸教学环节,呈现出死板、僵化的教学问题,将其作为一项硬性教学任务,忽视了学生的感受,无法让学生体会到剪纸的乐趣。所以,教师为学生提供自主实践探究的空间,尝试探索剪纸中基本的方法和技巧,体会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兴奋和愉悦心情,落实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并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喜”字剪纸的过程中,部分同学以直线剪法慢慢地剪出“喜”字的形状,再逐步修改完成剪纸任务;部分学生发现“喜”字是一个轴对称的汉字,以对称轴剪法加以实践,将纸张对折,只要剪出一边的字体形状就能够快速完成剪纸作品。教师引导学生对以上两种剪纸方法进行自主分析,体会到剪纸中的乐趣和奥妙之处。
2.3积极评价,保持剪纸动力
在小学美术课堂上,学生剪纸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时间地尝试和实践,所以,如何保持学生对剪纸学习的动力是教学的关键。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优势的教育素养,以积极性评价给予学生认可和鼓励,推动学生产生动手剪纸的强烈欲望。在学生剪纸作品的评价环节中,教师让学生表明自身剪纸的过程和意图,便于从其中发现学生思维的独特性,由此出发给予学生积极性评价。
例如:在五星红旗的剪纸过程中,大部分学生以静态的长方形来展示,个别学生从动态五星红旗的角度出发,以剪纸的方式描绘出五星红旗随风飘扬时的状态,教师对其个性的思维点赞,鼓励学生发挥自身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2.4技能培训,培养动手能力
在小学美术剪纸教学中,专业技能培训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是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主要途径。教师以示范、视频等多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熟练掌握各种剪纸方法的原理,同时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理念,引导学生自主动手完成相类似的剪纸实践任务,有效地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在剪纸基础技能培训中,教师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合理性的培训内容,避免出现学生无法学习和掌握的现象,降低剪纸技能培训的效率。
例如:教师为学生提供红、黄、绿、蓝等多种颜色的纸张,让学生以撕纸的方式撕成各种各样的花朵和树叶,再教导学生联系比齐、压平、转翻等折纸技巧,将花朵和树叶完美地拼接在一起,逐步提升动手操作的繁琐程度,促进学生动手能力循序渐进地发展。
2.5游戏融入,丰富教学形式
剪纸是一项枯燥、繁琐的过程。考虑到学生自我约束能力的不足,通常无法完成高标准的剪纸作品,降低剪纸环节的教学质量。所以,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融入游戏因素,形成丰富多样的剪纸教学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其中,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在人物形象的剪纸教学中,教师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以视频的形式向学生展示皮影戏。让学生观察到剪纸作品在表演者的指挥下栩栩如生,活跃课堂教学氛围。然后,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制作相联系的人物形象,以皮影戏的方式展示某一个故事情节。
例如:以孙悟空、唐僧、白骨精等人物形象还原“三打白骨精”的故事剧情,或者以喜羊羊和灰太狼故事为模版,形成小组竞演的比赛活动,推动学生在小组内相互帮助,制作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剪纸作品。再通过控制其手脚等部位来表演,打造趣味性十足的剪纸教学活动,让学生不知不觉地提高自身剪纸技能和动手操作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关键期,教师的引导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小学美术教学环节中,应以美术为中心引入剪纸艺术,充分激发学生对剪纸的喜爱,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剪纸实践环节中,发挥自身的想象力,通过动手操作更加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并在游戏化与专业性技能教学等环节中,感受到剪纸的乐趣,从而促进小学生动手能力与审美艺术的发展,增强学生的剪纸艺术素养与实践动手能力,打造更加高效的小学美术课堂。
参考文献:
[1]薛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充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措施[J].戏剧之家,2020(07):162.
[2]程文俐.浅谈小学美术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20,17(02):207.
[3]骆萍.剪纸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创新能力[J].学周刊,2020(04):163.
[4]李文利.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6,(11):159-159.
[5]邱承宇.勤于动手,外化于行——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探讨[J].教育界,2019,(33):65-66.
[6]郑婕.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J].小学生作文辅导(看图读写),2019,(1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