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评价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0/11/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7月第19期   作者:韩希鑫
[导读] 现阶段对学生的体育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度过,如何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是校园中体育课程的重点内容。
        韩希鑫
        吉林省白山市江源区和平小学  134700
        摘要:小学体育课以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第一目的,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将学生作为教学中心,课堂评价也应该将学生的体能、学习态度、知识掌握等方面内容纳入评价体系,使学生主动参与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课堂评价;小学体育教学;运用;
引言
        现阶段对学生的体育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度过,如何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是校园中体育课程的重点内容。校园内的体育课程必须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方法,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已是势在必行。而新课程的实施给学校体育的发展带来良好的机遇,从而形成一种新的体育课程评价体系。
一、小学体育教学中的问题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体育课堂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等相比之前有了较为显著的提升,但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其一,轻备课。备课是体育教师开展体育教学的先导性环节,有效的备课工作对体育教师完善教学流程、设置教学目标等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体育教师对备课的重视力度较低,备课的针对性和精准性也不高,这些都需要进行不断的改进。其二,轻实战。体育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学科,需要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兼顾理论和实践教学。但从目前的教学情况来看,体育教师往往偏重理论教学,对实践教学重视力度不高。其三,教法单一。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还是采用口授法+板书的传统教学模式,导致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没有被充分激发,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较低,课堂学习气氛不浓厚。其四,评价的客观性有待提升。目前的教学评价往往是体育教师的口头式点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评价的客观性与合理性,需要体育教师积极丰富评价的方式和内容。以上是目前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我们应积极研究和改进,以不断提升体育课堂教学水准,进而为学生更高效地开展体育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
二、课堂评价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分层评价,激发学生主动参与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开展分层评价,要求教师在教学评价过程中,有效结合小学生的个体差异,设置不同层次的评价指标,有效保障教学评价体系的合理性,最终提升教学效果。分层评价的运用,不仅凸显了学生的个性,同时也对身体素质相对较弱的学生的自尊心形成一种保护,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学“跨越式跳高”时,体育教师可以结合学生体能实际情况将学生划分成不同的层次。将身体素质最高的一些学生划分为A层,他们对应的跨越式跳高高度为78cm;身体素质一般的学生划分为B层,这部分学生所对应的跨越式跳高高度为75cm;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划分为C层,他们所对应的跨越式跳高高度为70cm。如果这三个层次学生都达到了各自层次设立的目标,体育教师就应给他们一个档次的分数。这样的分层教学方式,使身体素质相对较差的学生也可以感受到体育锻炼的乐趣,从而促使学生自主、自愿地参与体育活动,增强自身体质。
        (二)推动互评方法更具时效性
        互评方法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去总结经验,探讨其是否合理,让学生在互评上更具有时效性。比如,在开学时,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互评的方法,通过介绍说明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体育课堂中来,让他们增进了解,注重课堂的纪律性,随时掌握班级内部、班级内学生的情况,及时的监督,让他们切实做到在相互学习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水平。在互评的具体实施中,可以切合实际制定符合学生的方法,让其更具时效性,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首先,教师可以在平时做一些课堂的记录,将其作为学生互评时的参考依据。包括上课的听讲情况,上课时是否迟到,是否旷课,课上对于老师提问的配合情况,对于课后的一些反馈等。

其次,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去制定一些符合他们的评价方法。比如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就可以奖励给学生们一些精美的贴纸。最后在学期总结时看看他们到底每人得到多少贴纸。对于中高年级学生来说,他们有了一定的思考能力,可以让他们通过自己的语言去组织,将其他学生的典型的事迹讲给大家听,发掘其他学生的闪光点,这样能够更好地起到激励作用。
        (三)实时评价,激发学生表现欲
        新课标强调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所谓主观能动性指的是一种内驱力的映射,有助于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及积极性,使学生能够自主、积极地融入学习。小学体育教学评价工作中,教师要努力挖掘学生本身的闪光点,使学生感受到“努力就会有回报”,从而充分运用内驱力,发挥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引导小学生发现自身的闪光点,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及进步意识。此外,对不同的学习场景,体育教师应该结合教学实际,从技术上对学生进行鼓励和指导,帮助他们树立积极、乐观的学习态度。例如,一名学生身体比较健硕,因此他在进行体育运动过程中身体灵活度比其他学生差,但是教师并没有放弃他,每当体育课上进行自主练习时,教师都会对该学生的训练细节进行查看,并且在他表现好时及时进行表扬。一段时间之后,该学生逐渐提升对体育的兴趣,在体育课上开始就一些难点向教师进行请教,其体育成绩也快速提升。该学生的进步也为其他学生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使该班级的学生都意识到体育学习的乐趣及重要性。所以体育老师应该合理运用实时评价,激发学生的表现欲,使他们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与意识。
        (四)开展多元化评价
        有效的课堂评价对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小学体育教师要积极优化评价方式,重视起评价过程,从而进一步提升评价的客观性与合理性,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例如,在教学“足球颠球”模块内容时,体育教师一方面可以采用多样化的形式,如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互评、教师总结性评价等,带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给予学生更为客观的评价;另一方面,在评价中既要重视结果,又要重视学生的具体学习过程,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式,提升学习效果.
        (五)个体评价,激发学生自信心
        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会受到遗传因素、家庭因素及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这使他们之间必然会存在个体差异。每一个学生都有自身表现好的一些方面,同时也有不如其他人的一些方面。比如,一些学生在跑步、跳远等方面表现得比别人好,但是这些学生可能在投掷方面要比其他学生弱。所以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因材施评”。需要注意的是,在教学评价中,教师不可以一味地进行表扬,而是要在表扬学生进步的同时,指出其存在的不足,促使他们不断进步。
结束语
        总之,课堂评价是小学体育教育改革中的一项重要的举措,需要将其不断地开展起来,这就需要体育老师在日常的课程中注重评价理念的更新,使得学生的互评更切合实际,符合学生的真实情况,制定出更加行之有效的评价体系,真正将课堂评价制度与新课标要求结合起来,帮助他们提升自身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王歆然.过程性评价在小学体育课堂中的应用[J].中国学校体育,2020,39(04):23-24.
[2]徐皓明.课堂评价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2):106+110.
[3]巴依.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评价的实施策略[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互联网环境下的基础教育改革与创新”研讨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605-606.
[4]王荣.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策略研究[J].名师在线,2019(08):80-81.
[5]都玉娟.小学体育课堂有效评价的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2018(28):2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