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方法探讨

发表时间:2020/11/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7月第19期   作者:嘎玛巴旦
[导读] 《职业道德与法律》课是一门陶冶道德情操,增强职业道德,树立职业道德行为好习惯;增强法律观念、意识,中职学生的成长发挥重要作用的一门课程。
        嘎玛巴旦
        西藏拉萨市第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摘要:《职业道德与法律》课是一门陶冶道德情操,增强职业道德,树立职业道德行为好习惯;增强法律观念、意识,中职学生的成长发挥重要作用的一门课程。本文在职业道德和法律实践的基础上,探讨了适合当代中职学生的一些教学方法。
        关键词:中职;职业道德;法律教学
        “职业道德与法律”是中职学校学生必修的德育课程,怎样顺利开展《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的多种教学活动,是笔者不断思考的问题。要坚持讲政治、讲实践,教师要讲人格高尚,讲学生的认知规律,不断启发学生,帮助学生既要学习科学文化和专业知识又需要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不断完善自我。
        一、与时俱进,以专业特色为主导内容
        职业道德和法律可以融合专业知识和原创,把两者有机的结合统一起来。以专业知识为主导是要求教师授课或举例的过程中结合学生所学专业进行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师必须要有针对性和时代特点。引导学生面对职业道德和法律课程,使学生实现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如在给男生较多的汽车修理专业和建筑装饰专业的学生授课时讲到交往礼仪时,列举了北京大兴灭门惨案和马加爵杀人案件两个典型的大学生刑事案。针对女生较多的财会专业和学前专业学生,授课时列举了最美的女教师张丽莉”,“湾仔码头水饺”品牌创始人臧建和、格力集团总裁董明珠等优秀女性的故事等视频,做个自尊自信的女性。
        二、情境教学,激发兴趣
        情景教学是一种比较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情感培养。我校的教室全部是先进的高清多媒体教室。例如:在教学“对犯罪分子实施合法防御”时,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电脑播放昆山杀人案件。2018年8月江苏省昆山市宝马车司机刘海龙用小刀追着自行车男子余海明,之后刘海龙反被砍身亡。警方认为,于海明的行为出于防卫目的。应该归因于谁是第一个实施非法侵权,而不是反击非法侵权。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了第十二批指导性案例,涉及的案例均为与正当防卫相关的案件,其中就包括于海明正当防卫案。正当防卫是高尚的品质,理应得到全社会的褒扬和敬佩,是法律鼓励和保护的正当合法行为。此外,可以鼓励人民和打击非法犯罪,反映“不要屈服于不公正”的价值取向。重点强调:身为未成年人,不仅要见义勇为,还要见义智为。这个生动的视频材料,学生既可以在课堂上相互交流,又可以进一步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还可以避免无聊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可阅读相应的案例或者观看相关的视频,让学生进行问题的分析。

例如,在教授“自然人的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时,会引入以下案例,案情:因为家庭贫困,16岁的小张初中毕业后到工厂上班,每个月工资2000元,并且每个月将1500元寄给爷爷奶奶作为开销。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针对该案例进行积极的探讨,最终让学生明白,自然人的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年满18周岁的自然人;年满16周岁及18周岁以下(以自己劳动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此类主体,所有的行为均产生法律后果。
        四、实践教学体验生活
        社会经验和实践是提高大中专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性的重要环节。当代中职学生缺乏对社会的深刻理解和实践经验。学生的独立性和合作性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思维,帮助学生感受和体验的重要方法。如在讲到《职业道德与法律》课中的“个人礼仪塑造良好形象”时,充分利用教室的宽度和长度,让几名学生坐、站、走、上台,让其他学生评估学生在场上的身体姿势,挑出问题,并共同讨论个人礼仪的具体要求。学生上台既表演又表现。懂得礼仪是内外兼修的行为。通过教学实践体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参与意识,增强了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
        五、重视课堂讨论环节,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
        就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而言,如何使学生能够对这门课程感兴趣并积极参地投入到问题的探讨中。案例:患有急性疾病的王老伯去看病,不支付医疗费,原因是家属觉得医疗费用过高,拒绝在手术书上签字,导致重病去世,经鉴定医院不承担责任。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引导学生反思,如何在道德和法律面前进行选择,并鼓励学生提出各种意见。在讨论过程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个人认知能力,还对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问题分析能力的培养也是非常有益的。严厉的批评和中断学生的讨论是非常不可取的。在具体应用中,要始终把握教学重点,并能结合多种教学方法,加强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中的案例教学,注重案例教学的实用性,为中等职业学生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作为一线德育工作者,因材施教,开展多样性的教学实践活动,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为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兰欢.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中案例教学研究[D].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
        [2]周芳芳.浅析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D].科教文汇(中旬刊),2013.
        [3]乔会林.论情景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实践[D].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胡家坨镇北九村小学,2012.
        [4]戴红.浅谈如何提高职校政治课的教学效果[D].民营科技,2012.
        [5]卢满琼.德育课要让学生“动”起来[D].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