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战
浙江台州市路桥区实验中学 邮编:318050
摘要:美术学科作为典型的艺术类学科,对于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个人修养、激发和引导学生的审美情趣等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美术教学具有直观性,示范是初中美术教学中较为直观的教学手段。任课教师通过语言讲解与美术示范的有机结合,能够使美术课堂教学更加高效。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的有效示范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美术;教学;有效示范;
引言
示范教学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需要着重关注其示范的方法,最大程度实现教师示范引导作用,最终达到从多个层面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能力的效果。为保证示范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教师需要提高自身专业素质,保证示范教学的规范性,进一步增进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要求。在注意教师示范的同时,还需要关注学生的主体参与,以便通过师生密切配合获得理想教学效果。
一、初中美术教学中有效示范的重要意义
(一)激发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学习兴趣
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任课教师如果一味针对某一美术作品进行语言上的讲解,往往难以真正使学生产生情感和审美上的共鸣,难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可能导致学生在美术学科的学习中产生不良情绪,影响其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影响美术教学的最终效果。基于此,示范教学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能够帮助任课教师将原本抽象的美术概念以更加形象、生动的形式展现给学生,激发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探究欲望,激发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学习兴趣,推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高。
(二)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感悟能力
美术作品中涉及的色彩、形象、图案等视觉元素,以及创作者采用的材质和方法、手段等元素,共同构成了美术作品的美感。因此,任课教师通过有效示范美术作品绘制的过程,可以将这些元素以更加直观的形式展示给学生,使学生能够直接看到整幅作品的完成过程,加深学生对美术绘画技巧的理解与记忆,全面提升学生的艺术审美与感悟能力。
二、初中美术示的教学现状
(一)美术教学不受重视
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对美术学习并不是很重视,认为美术只是让学生在繁重的科目学习中获得放松的一门课程。所以对美术教学的要求也并不高,只要照着课本上的知识进行简单讲解即可,其他时间让学生自由发挥,而学生因为没有被有效引导,学习兴趣就难以提高。
(二)忽视示范教学
随着当今素质教育的深化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不断被提出和强调,越来越多的任课教师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对学生自主创造性的引导和培养上。然而,部分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示范性教学和模仿性教学的重要性,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将大多数的时间用于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性的创作。这样的美术教学方法是不科学的。虽然教师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要有效调动、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意识和思维,但是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要建立在一定的技巧规范基础之上。学生只有在深入理解、牢固掌握相关的美术理论知识、绘画技巧等之后,才能够更好地开展自主性创作。此外,部分任课教师在示范过程中缺乏充分的课前思考、教学规划和示范品准备,一味针对教材上的固有内容进行照本宣科式的教学,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
三、示范教学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一)常规化示范引导
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示范教学需要借助常规化示范引导的行为从步骤性、连续性以及局部性入手,达到引导学生分析美术作品、掌握美术知识的目的。具体而言,教师开展常规化示范引导行为,需要在美术课堂的教学中首先引导学生将美术作品进行分类,并分析美术作品创作的美术步骤,由此引导学生对创作的流程形成完整的认知。此后,教师再利用连续性示范的方法让学生加深对于某一过程或者美术手法的印象,使得学生能够通过分析教师的行为进而理解美术学习的内容。最后,如果学生仍然对某一知识存在疑惑,就可以用局部性示范的方式,由教师来重点示范美术画法,加深印象。结合步骤性、连续性以及局部性示范的引导方法,可以使学生掌握美术知识的同时,为其开展美术创作奠定基础。
(二)问题化示范开导
随着初中美术课堂的开展,学生已经掌握了基础的美术知识,但是在美术绘画时则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影响学生的创作积极性。此时,就需要教师针对学生上手难、操作难的问题进行重点的示范开导,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绘画心态。具体而言,教师需要对学生在绘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和总结,对其中存在的重点问题在课堂上进行示范开导,让学生对比不同的绘画技法,从而选择对自身而言最合适的方法,来完成美术作品。此后,如果学生仍然存在问题,就需要针对个别学生进行美术技法的重点引导,通过手把手示范的方式,使得学生能够感受到不同美术方法的差异,从而选择合适的技巧来完成自身的创作。
(三)示范教学的内容要丰富多元化
示范教学的内容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如果示范教学仅凭一张画进行反复讲说,学生就会对理论性的东西感到厌烦,进而影响学习效率。所以,教师要在示范时经常改变内容、主题及描绘对象。例如,先是示范山水画的技巧及传达的意境,其次再换鸟禽、花草,每个种类都进行示范。还可以用针对一个部位逐一讲解的方法来进行示范,尽量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独立动手,这样就能在教师的示范教学中找到灵感,不会局限在教师的示范内容之中,从而找到自身的突破点。以《簪花仕女图》为例,画中描绘了唐代时期贵族妇女的日常生活,以往画作中只有每个朝代的著名历史人物才会被描画,《簪花仕女图》的出现可以看出在当时严谨风气中唐代的社会政治已经比较开明了。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还可以告诉学生中国画可以展现出描绘对象的背景、经历等。在绘画中国画时要注意,根据人、事、物的所处环境、背景及经历来进行描绘,从而达到逼真的效果。
(四)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开展示范教学
学生在日常实际生活中能够接触到的美术元素,往往能更好地激发、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任课教师在美术示范教学的开展过程中,可以从学生实际生活的层面出发,深入挖掘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内容。在示范教学的开展过程中,一些学生习惯于对某一美术作品进行简单的模仿、临摹,缺乏自主思考和自主创作,创作出一些雷同、相似的美术作品。对此,任课教师应该积极引导、鼓励学生表达自身对美术的理解,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让学生评价彼此的作品。这样在有效提升学生美术技法能力的同时,也能够引导学生积极培养自身的自主创造性和创新思维。
结束语
综上所述,示范教学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关键在于通过多种方法发挥教师的示范引导作用,进而引领学生更好地走入美术世界、感受美术魅力。教师在美术课堂中应用示范教学需要从自身入手,不断改善教学方法,最终促进学生的美术素养提升。教师在示范教学方法的应用当中,要积极积累经验,吸取教训,成为学生美术学习的助力,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实现对学生美术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参考文献
[1]刘冰侠,张卓鹏.初中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39(35):58-60.
[2]冯晨.浅谈美术教学中示范时机的选择[J].小学教学参考,2019(33):38-39.
[3]王园园.妙笔生花——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有效示范探析[J].才智,2019(31):150-151.
[4]周丽玲.如何更好的进行美术课堂中有效示范[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09):39.
[5]许群.美术课堂示范教学刍探[J].成才之路,2019(08):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