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0/11/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7月第19期   作者:叶小平
[导读] 教师在课堂授课中应该作为一个客体进行教学,在综合学生学习情况下,对课程进行讲解和引导,把控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学习和掌握,发挥学生的自我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叶小平
        四川省南部县第三小学       四川   南充    637300
        摘要:教师在课堂授课中应该作为一个客体进行教学,在综合学生学习情况下,对课程进行讲解和引导,把控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学习和掌握,发挥学生的自我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关键词:创新能力 小学信息技术 培养策略
        每个学生天生都有创新能力,但是隐藏在身体里,以至于学生自己也没有发觉,而教师应该要做的就是最大限度地挖掘出学生的创新潜能,在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用头脑去主动的独立思考。        
        一、信息技术教学要在创新能力上给予重视        
        小学信息技术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对培养创新能力有明显的效果,简单的来说,计算机的教学就是在网络上操作软件,随着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从事开发软件的行业,以至于每天各种软件接连不断的出现在市面上,所以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不可能学会使用每一种软件,但这却更能使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得到培养。信息技术的目标是要与其他学科结合在一起,在结合的过程中,创新能力得到培养。小学生的年纪都比较小,还没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和知识水平,教授程序设计的理论知识是非常不合适的,这会使学生失去学习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兴趣,所以,应该要教学生使用一些比较简单好玩的并且也实用的软件,比如绘图软件、文字软件,把它和其他的学科结合在一起,可以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知识应用实践能力的目的。        
        二、培养创新能力的方式        
        (一)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教学离不开教材,但不能完全依赖教材。拿信息技术教材来说,编写的虽然比较合理,但是教学的对象不同,在取材于课本的基础上,要把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重要的目的,恰如其分的变更教学的内容,使学生对信息技术产生兴趣。在对教学的内容做安排时,既不能脱离教材,也不能拘泥于教材,要选取一些与时代发展、生活紧密相关的一些内容作为教学的重点来讲,这更有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比如,在学文字的排版编辑这一内容时,可以让学生自由的选取一段文字进行编辑,任由他们自由发挥,这能够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产生学习的动力,在操作的过程中,也能够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二)应用一切的教学资源        
        任何的学习都要跟生活联系在一起,教师不仅要注重课堂的讲解,还要让学生在课后进行知识的延伸,在更大的范围内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信息教学的很多方面都离不开生活,无论是在网上浏览、查找信息,还是借用社交软件和好朋友聊天、视频,都是紧密的与生活联系在一起。针对这一点,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到这些内容,这不仅能够使使用者快速方便的传送、接收信息,还能够使创新能力得到培养。比如,可以通过电子邮箱的便捷功能与班上同学互传资源,通过实践加深对课堂上所学的内容的理解。

        
    (三)结合学习、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教育是为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有所应用,使得生活中使用计算机更加方便,这种学生在课堂中学习到的知识,应该通过生活的实际运用来得以加深印象。教师在对学生们进行教学时应该告诉学生对于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使用,生活对于每个人而言都是一个很好的教师,通过生活将自己所学习到的知识进行应用,然后能够充分地掌握这种知识,同时通过这种理论应用于实际还可以帮助学生开启思维的创新能力。下面以信息技术中的剪贴板为例,直接对学生们讲这个剪贴板的含义,学生们可能会不理解,通过让学生们使用剪贴板,学生们对剪贴板就会有一定的理解。教师在结合实际生活对剪贴板进行解释,其实剪贴板就像一个货站一样,储存着所有的剪切的信息,哪里需要的时候在将信息发往哪里,这样学生们就会对剪贴板能够有一个很好的理解,这样的形象的解释,不仅会吸引学生还会帮助学生记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了创新能力。        
  (四)开展形式多样的兴趣小组,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对小学生进行信息技术教育时可以开展小组教学方式,通过对学生们进行分组,建立不同的学习小组,帮助学生之间的交流,使得学生之间通过相互的交流讨论能够收获更多的知识。这种兴趣小组的设置,可以使得每个学生参与其中,避免了原本的课堂教学中一些学生被忽略的弊端,每个学生参与其中,发挥学生自己的创新思维方式,展示自己的能力。教师通过对不同的小组之间进行问题的提问,让小组的成员之间进行谈论,最终形成一个答案,派出一个代表进行阐述,剩下的小组对这组的答案进行打分,以此类推,每个小组回答之后,有教师做总体的评价,给出标准的答案,这样学生们通过自己动脑思考之后对于知识的掌握就会有所提高,在进行讨论时也会激发学生们的创新思维。这种让学生在一个轻松的氛围中学习并且思考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能够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最后加上教师的适当的引导,慢慢的学生们就会以这种创新思维对问题进行思考。        
    (五)寓教于乐,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为了能够更好的培养小学生的信息技术创造能力,教育部门颁布了相关条文和规定,要求教师应该在日常的教学中以激发学生兴趣为目的,综合运用游戏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寓教于乐,真正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然后,配合相适应的方案,再对学生进行授课,这样才能将知识真正落到实处。对于趣味教学我们可以从简单有效的键盘基础教学开始,键盘主要的教学主要是指法的教学,但是在一般授课的过程中都是相对枯燥乏味,为了能够吸引学生的主动学习,可以编一些趣味性的童谣、成语等用趣味的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在达到一定熟练的程度,可以下载相关的指法游戏,如金山打字通之类的学习型游戏,通过竞争,激发学生的潜能,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竞争意识。通过趣味的教学,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计算机的信息技术的这种知识对于小学教育具有很大的影响,它改变了传统的一些教学方式,帮助学生们开展了一个更轻松的教学氛围,与此同时对于培养小学生们的创新的思维能力具有一定的助推作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质量,从而带动整个学科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莹.浅谈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0).        
        [2]左洪真.Scratch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6(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