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
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民族初级中学 617061
摘要:作为青少年思想道德三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初中教育过程中应该更注意加强德育方面的教育,而从目前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主要目的来说,也是帮助学生学会更好的学习和独立,然而由于应试教育的强压和学生家长对于成绩的追求,导致道德与法治课程显得可有可无,这种看法是不科学合理的,也不符合青少年实际成长的。
关键词:初中教育;三观塑造;道德与法治教学
引言:
思想道德教育已经成为了我国教育部门改革和加强的重点,这是基于目前社会下青少年犯罪情况上升,也是由于国际大环境和我国的实际国情而进行的。具体来说也就是爱国问题和一些国家的挑拨,并且就互联网信息时代的大量信息来说,学生的判断能力明显不足。因此教师应该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加以改进,并且利用目前中学生因为大量信息介入,而更加感性的情况进行实际的创新备课,以便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更好的进行。
一、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过程中的新思考方向
就目前实际来说,在教学理念方面,首先是要求让学生实际参与到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课程中来,就这一点来说议题教学是一个较好的教学方法,也就是在大量学科知识的结合下,借鉴美国中学的教学方法,通过类似于联合国投票模拟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让一些具有悖论的议题作为学生的讨论目标,以此模拟性质的,让学生进行道德价值观的挑战和思考。举一个较为简单的例子,几年前春晚的碰瓷问题带来的“扶不扶”就是一个最好的议题,通过一题的两难性和开放性在教师的引导下,帮助学生正确建立三观。其次是在教学手段和内容方面的改进,这也就是强调在实际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更好的引入当代信息技术,并且基于信息化时代所带来的大量信息的实效,根据社会热点让学生实际的进行社会问题的参与,或者大量实践[1]。
二、实际需要进行改进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新思考内容
(一)道德与法治教学在师生关系方面的平等改进
高效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是通过良好的师生互动完成的,而随着文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应该向我国实际的初中教学师生关系进行进一步的调整,让学生从畏惧教师转变为教师相亲和,而这一点首先就应该从道德与法治教师开始,从教师理念转变引导学生的理念变化,并且进一步的使整体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发生转变。这一转变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学生对教师的平等性变化,让学生能够更好的向教师询问问题和参加课堂活动,减少了学生因为课堂中的紧张感和其他原因所带来的教学效率不足,而这一点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体现更为明显。比如在实际的大量活动教学中,只有与学生有较好的互动关系,学生才可以更好的对自我进行展现,而不是像传统的,只有优秀的学生才能与教师获得更好的互动,那么这一特性就首先要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进行体现,进而进行推广。
(二)道德与法治教学教师自身的素养提高
首先在理念方面进行转变,就要求道德与法治教师自身素养提高,在经过大量的实践教学后,教师要拓展教学手段,并对于大量的社会热点和国情进行分析研究,尽可能地将他们应用在教学当中,帮助学生进行更好的理解,尤其是教师在进行某一课题的选取过程中,在备课时就应该首先对学生可能出现了各类问题进行思考,这就要求教师对教授内容的整体进行把握。而在教学手段应用上,无论是多媒体PPT的制作还是视频的剪辑,都需要教师有足够的能力。而除此之外,作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教师,更多的是要作为教学榜样,让学生直接体会到理念的作用,比如说在爱国理念上,就要进一步的将自己所学所认知的爱国向学生进行分析,让学生明白正确的爱国方式,并深入理解爱国理念,而这也就是将实际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理念体现在自己身上[2]。
(三)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内容的具体创新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课程内容方面的创新,主要是在教学方式上,如前文所说的议题式教学,而此外更需要注意的是在实践教学内容的加强,要尽量加入福利院探望等等爱心活动和其他公益的志愿者活动。除此之外,要注重在考核方式上进行改革,相比于传统的分数成绩为结果的考核来说,将教学过程和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作为平时成绩进行考核,也显得十分重要,并且更加科学合理[3]。
(四)充分利用手机电脑端教学
手机电脑在教学中的应用是毋庸置疑的,并且在未来的教学中,他们的应用只会更加广泛,因此相比于家长和教师禁止手机进入课堂和教学当中来,将其加以应用是更好的方式,而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说,可以通过手机和电脑对学生进行更好的课外教学,使得教学内容可以跨过时间空间的限制充分利用学生的碎片化时间。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更好的教学评价和教学反馈,以进一步改进创新教学内容所出现的问题。
三、注重教学情境的创建,提升学生的兴趣
新课改要求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需要注重不断 的优化自身的教学模式,创建良好的教学情境,不断的 提成学生对于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的兴趣。因此在教 学过程中,可以把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内容有效的结合多 媒体技术,有效的提升学生对于道德与法治学习的兴 趣,不断的提升实际教学的质量,实现课程教育的现代化。在道德与法制课程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跟 紧时代的步伐,把互联网技术有效的融合道德与法治课 程教学的内容,弥补传统教学过程中的不足,真正有效的实现世界范围思想文化的交流、交流、交锋,实现在 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的多元、多样、多变。在实际教 学中教师可以有效的结合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的创新, 创设和教学内容相符合的情境,有效地激发学生创新能 力,不断的提升学生自身的综合能力。要充分的认识 到在目前信息时代,运用现代技术和思想进行教学的必 要性,从而不断的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效率和质 量,有效的提升当代中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法律意识
四、注重积极的开展实践教学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要想有效的改变道德与法治的新思路,就需要注 重有效的发挥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特性,有效地明确、强 调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队道德素质形成的特殊价值。 教师自身必须要有效的关注初中生在青春期阶段的认 知、情绪和情感的特点,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注重善于 利用、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保证让学生能够亲身的感 受和经历,保证不仅能够有效的深化思想认识,还需要 有效的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在教学活动中有效的开 展相关的实践教育活动,注重为学生提供直接参与实践 活动的机会,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道德践行的能力。 在传统的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教师自身在教学过程 中,不太关心学生的学习状态,没有有效的站在学生的 角度考虑实际的问题,全然不顾学生是否能够接受实际 学习的内容。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学科的内容本身就有效的融入了思想性和人文性,因此 需要注重把实际教学的内容有效的结合实践活动,不断 的拓宽学生的视野,不断的提升学生的道德实践能力。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积极多开展多种实践活动,比如,可 以组织道德实践活动、学雷锋志愿活动和精神文明创建 活动。让学生在实际的课堂学习中,真正有效的领略到 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是真正含义,不断地发挥学生的学 习主动性,保证学生能够通过实际的教学课堂有效的表 现自己,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健康良好成长。
三、结束语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所出现的新思考都会进行实际教学,而这些思考毋庸置疑都是通过大量的教学实践和教学借鉴而出现的,其中除了在教师与学生关系方面的改进之外,无论是议题式教学还是手机电脑的应用都应该得到更加深入探讨研究,相对于目前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来说,提前思考并做好相关准备,显得更加重要。
参考文献:
[1]蒋国生.初中道德与法治“诚·明”课堂的思考与实践[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35(07):28-34.
[2]蔡军.议题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新尝试的探讨[J].上海教育科研,2019(06):85-88.
[3]陈开洲.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互动教学[J].西部素质教育,2017,3(03):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