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帆 石皋莲 崔勇 周康
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为了适应新冠疫情常态化的现实与工科专业课程思政的需求,新学期本人对液压与气压传动控制技术进行在线教学与课程思政改革探索,实现对该课程的理论与实训教改整合。本文介绍了液压与气压传动控制技术课程的在线教学与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并详细描述了全教学过程及气缸插销分送机构的行程控制这一单元的典型案例。下一步将积极探索整合该课程的在线教学与课程思政资源,进一步提升学生专业水平。本文的探索研究对液压与气压传动控制技术机械工程专业学生培养有一定的示范效果和推广效应。
关键词:液压与气压传动控制技术;在线教学;课程思政
引言
液压与气动传动控制技术在制造业自动化的发展中起着基础的支撑作用。本课程是精密制造工程系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然而学校实训室的设备有限,无法保证每个学生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实操训练,导致学生缺乏对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思考。另外新学期新冠疫情向我们发出挑战,为实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要求,我所教授的《液压与气压传动控制技术》课程积极探索推进在线教学。为了积极响应教育部对工科专业课程思政的要求,开学后线下教学里我又积极推进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本文仅以气缸插销分送机构的行程控制这一单位为例,进行《液压与气压传动控制技术》课程思政典型案例的教学设计及特色说明[1-2]。
一.课程线上教学过程
为了更好的实现线上教学的效果,我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也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和创新,利用企业进行微信网络直播并与综合教学平台结合。本学期我共教授七个班级,已进行网络授课98学时。通过课前预习、点名签到、重点讲解、答疑讨论、课后练习、在线测试、循环学习等方式使学生更好地学习这门课程,尽最大努力传递本门课程的重点教学内容[3]。
首先我制定了线上教学的目标,使学生掌握液压与气压传动控制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并能结合图纸等资料进行液压与气动回路的分析。在课程教授过程中,灌输学生在工作现场所需的质量意识、敬业精神、团队协作等职业态度,以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发展智能智造的使命感。为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针对线上教学的新模式,每次课之前都认真备课,整个教学环节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一)课前预习。每次课之前我会选取适合的资源上传教学平台,主要包括微课视频和PPT资源等,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后,我会在系统里查看预习情况,为重点教学传授知识做好充分准备。
(二)点名签到。由于不能面对面教授,为充分了解学生的课堂情况,采取在线点名签到的方式让学生在线签到,通过查看签到情况,能及时了解学生出勤状况。
(三)重点讲解。上课过程中,我会在重点内容上做出注释,强调关键知识点,注意利用树状图强调所需理论知识之间的关联,尽最大努力传递本门课程的重点教学内容。每节课提出课堂要求,采用直播的方式做好课堂演示及跟学生进行充分互动。我会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在线及时掌握学生的接受情况。
(四)答疑讨论。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我会及时进行课堂答疑,课后在企业微信群内回答学生的问题。同时在线添加话题到教学平台,让学生进行讨论并回帖,注重课堂互动性的延续。
(五)课后练习及在线测试。每次课后我都会发布相应的作业任务,学生完成后进行点评批改并分析学生掌握情况。同时在教学平台上添加在线测试内容,让学生参加测试,并及时查看测试结果。同时将实操训练项目对应的仿真建模移到线上,利用多媒体ppt、微课等形式布置仿真任务给学生[4]。
(六)循环教学。针对网络信号问题,我会发布每次课堂直播的录播视频,使学生能够循环学习,加深对该课程的理解。
二.课程思政典型案例设计
本课程中气缸插销分送机构的行程控制这一单元以实训实操为主,在气动技术、电控理论的基础上,着重导入课程思政元素“安全与责任意识”,内容包括课前引导、课中初探、深度解析、课末评价等。
(一)课前引导
导入课程思政元素“安全与责任意识”的导入,使学生分析该单元中存在的安全与责任问题,并综合所学知识及常识思考注意事项及解决方法。
学生要带着“安全与责任意识”课程思政问题进课堂,综合所学知识及常识思考注意事项及解决方法。提交关于“安全与责任意识”课程思政线上心得体会,该部分评价占总成绩的20%。
(二)课中初探
将“安全与责任意识”贯穿于课中教学中,使学生特别注意安全用电和气在传动控制中的重要性,以及实训实操全程中需要秉持的责任意识。
教师直观讲解气缸插销分送机构自动往复运动的行程控制任务,示范相应仿真建模回路搭建并运行,讲解电气控制技术基础。教师分析当前电气传动中常见的安全问题,要解决此类问题,要从源头做起。电气传动中,强电一般高于220V,高压气体的伤害性也极高。人体无法承受强电高压,这是基本常识,所以在实训实验中一定要做好工业状况的心理模拟,要有一旦出错就可能发生严重人员伤亡的安全意识。同时,实训实操的整个过程中一定要有始有终,比如元器件、电线从哪里拿的必须整理完毕后放回原位;在哪个实验台做实验,这里就相当于工作中的工位,必须负责这个位置的一切事项,以主人翁的角色进行实训实验操作。按实验台数量分组,每组学生讲述关于“安全与责任意识”课程思政进一步的心得体会,该部分评价占总成绩的20%。
(三)深度解析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教师进行答疑,学生进行实训操作,考核操作正确与否,同时加深对“安全与责任意识”课程思政的理解。
(四)课末评价
学生掌握采用行程开关控制和接近开关控制的电气动控制回路的连接与调试方法,提升对仿真分析与实践操作结果的归纳总结能力。围绕仿真分析与实操过程,有目的有意识的将“安全与责任意识”课程思政的内容与专业知识有机融合,将不安全不生产、谁生产谁负责的核心价值灌输给学生,培养学生的安全与责任意识。
三.总结
最后,总结已经进行的在线教学过程,我觉得关键点是注重对学生的引导、直播时注重互动。我会提前1天发布预习清单至企业微信群,督促学生提前进群侯课,让学生习惯成自然。对学生多鼓励和表扬,课堂表现好的同学给予其平时成绩加分,调动学习积极性。因网络原因不能及时在线集中学习的同学,督促其观看教学视频,完成布置的任务。很多学生缺乏对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思考,话题讨论和在线测试能很好地提高教学效果。学生通过填写实验报告及总结,完成试题作业。让学生明白在坚守专业定位的同时,要落实安全与责任意识,增进对传动控制技术的理解,特别是工业生产中可能出现的危险状况的了解,促进社会责任感。
参考文献
[1]李秀玲, 张瑞坤, 董志斌.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 装备制造技术, 2010(09):196-197.
[2]李尧忠. 液压与气压传动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 装备制造技术, 2009.
[3]魏红梅, 吕会敏, 李锋.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教改过程中的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分析[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8, 17(19):191-192.
[4]毛洪美. 《液压与气压传动控制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中FluidSIM软件的应用与实践[J]. 东方教育, 2013, 000(009):39-39.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等学校教改研究课题(2017JSJG326);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启动课题(2019kyqd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