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职电气类专业学生的核心技能培养三要素

发表时间:2020/11/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7月第19期   作者:谷立峰
[导读] 在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职业学生的核心技能的培养,尤其是电气类专业的学生,其核心技能的培育尤为重要。
        谷立峰
        长春市机械工业学校  130011
        摘要:在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职业学生的核心技能的培养,尤其是电气类专业的学生,其核心技能的培育尤为重要。教师在教学中,要从多元拓展角度入手,引导学生自己将专业理论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进行有效地融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学生的团队意识,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中职;电气自动化;核心技能;培养要素
        引言:随着时代日新月异的发展,人们对技术型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提高学生的核心技能即专业能力,不仅让学生充实、提升自己,让他们在社会中发光发热的同时也能大大提高就业率。所以,培养中职学生的核心技能的问题刻不容缓。而在现阶段的中职教育中,学生们在受教育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如专业知识不牢固、理论与实践脱节等,已成十分普遍的现象,这就要求在教师教学过程中,着重解决这个难题,抓住核心要素,改善培育方法。
        一、打好理论基础,提升专业能力
        在电气类中职学生的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当首先要注意学生的理论掌握情况,要注意课堂的呈现形式,丰富课程教学内容,系统指向学生的核心技能,这是培养学生核心技能的基础要素。首先,在课程目标方面,应围绕社会和谐发展目标自然环境持续发展职业生涯发展个体全面发展,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科学合理地设置课程目标,体现中职电气专业学生核心素养要求。
        其次,在课程结构方面,应从四个维度出发,包括职业能力分析,职业能力水平,职业能力成长,职业能力前景,据此进行科学合理的构建课程结构。在日常教学中,可在实训室中创建教育的课程,使得学生能够在各个阶段都获得进一步地成长和进步。例如在学生进行电路焊接的实训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实训的同时或实训前,进行电路理论知识的讲解和复习,让学生搞懂电路原理,搞懂单片机中的每个针脚的作用,才能在运用的过程中更顺畅更不易出错,同时加深对理论知识的印象和理解,久而久之,学生可以熟记不同类型的单片机的作和功能,了解不同电路所需的不同大小的电容和电阻,慢慢地不再需要照着电路图去盲目、机械地对照焊接,而是可以自己画出原理图进行再设计……相反地,只一味地告诉学生怎么做而忽略了让之理解的过程,学生便会越来越缺少自主能力和创新。
        同时,在课程内容方面还应传授学生关于中职电气专业情感和态度与价值观,以学生为本,采取形成性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指导学生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实现核心技能的有效提升。
        二、改善教学方法,营造良好氛围
        在教学时,还应注意教育的方法。教师应在平时多多开展教研活动,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教学是一门需要终身学习的课程,怎样让学生更好地吸收、学习、掌握方法技能,是每位老师的必修课,是以,不断改善教师的教育方法,这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也至关重要。
        教育除了要向学生传授知识之外,还有教会其学习的方法,提升学生自身的能力。而方法能力的培养是多方面的,包括学以致用的能力,想象力等。

在方法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学生的潜能将得到更好的发挥,从而学生在工作中会更加游刃有余。方法能力的培养除了要在教学中加以运用之外,还应借助多样化的校园活动得以实现。
        在开展这些校园活动时,教师应多多鼓励学生们参与这些活动,常见的如单片机设计比赛、plc设计比赛等,在这些比赛中,教师们可以把内容方向指向实际生活,尽量多出一些能让学生们感兴趣的题目,如基于单片机的自动售货系统的设计、基于plc的舞台灯光的控制、基于plc的电梯控制等等,这些都是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摸到,学生们体验过、感受过的寻常事物,也正因如此,有了这些熟悉的目标,学生对设计比赛的好奇心和积极性也会大大提高。如此,在这样激情洋溢的氛围中,不仅锻炼了学生们对于原理图、源程序的设计掌控能力,也能使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激发了对学习的兴趣,可以让其不断实现自我教育的过程中,大大改善自身的学习方法及能力。
        三、提高实践能力,逐步面向社会
        打牢学生的基础能力之后,教师需要把重心放在学生的实践能力上来,这是培养学生核心技能的关键要素。
        现在学生生活条件较为优越,多数性学生依懒性较强,缺乏主观能动性,也仍旧有部分学生,从不参与任何活动,他们更乐于接受老师分派的任务,然后按部就班的完成,实践能力与动手能力较差,也不理解自己所做的事情、所学习的技能在日后发展中应用在什么场合、什么方向。这就要求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与大局意识,在讲课时多于实际应用相结合,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现场实践、专题调研以及案例讨论活动,以此来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实际应用的能力。而合作意识的培养,首先要从日常教学中贯穿始终。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或让学生自主选择,各组通过组员的讨论与个人能力分析选定组长,明确分工,而后定期地分配、布置具有可行性地计划,让学生们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让其在讨论与调研的前提下进行总结,教师再进行补充与建议,挖掘学生的创新点和闪光点,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此外,应当让学生进入工厂、企业实训基地等进行参观、开展实训,让学生提前接触这些,不仅可以让学生提高动手能力与实践能力,了解自己专业的具体方向与工作内容,清晰自己的职业目标和规划,增强应用能力,发现自身的不足,更好的鞭策自己。同时,在观摩、体验企业氛围中,也利于学生日后更快地融入企业文化、更快速地适应工作岗位,增强自身的企业服务意识、效率意识与竞争合作关系意识,有助于学生提升对自己的要求,加强对自身的规范化管理,学习实践中更加自律、高效,更全面地提升自己的核心技能与素养。
        四、结语
        在进行中职电气类专业的学生核心技能的培养时,应当着重对基础理论知识和学生理解能力的培养、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积极性的培养、以及学生合作能力与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学校与教师应根据以上三要素,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多多改善教学环境与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积极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可以自信、乐观、高效地学习,努力缩小中职专业学生与企业间的差距、帮助学生了解、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努力为学生们开创一个更好的未来,为社会输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宋亚峰.中职电气专业学生专业核心素养培养方法探讨[J].科技风,2020(08):267.
[2]张洪杰.中职电气专业学生专业核心素养培养方法浅谈[J].教育现代化,2019,6(73):246-247.
[3]张蕾.浅析工匠精神背景下中职电气自动化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J].职业,2018(07):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