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0/11/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7月第19期   作者:施玉杰
[导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而教育领域也进入新的改革阶段,这一时期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以及施行已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以及重视。
        施玉杰
        绿春县大水沟中学 662502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而教育领域也进入新的改革阶段,这一时期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以及施行已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以及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教育领域改革的必然趋势,核心素养的培养对于注重道德与法治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需要强化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文从多方面探究如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教学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对于学生的素质培养以及多元化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初中阶段的学生虽然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思考能力、判断能力,但是对于一些现实问题的思考以及判断还不够全面,不够理性,非常容易受到社会各界社会风气的影响,需要教师合理地进行引导。为此,在教学环节,教师需要意识到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性,将核心素养培养融入到整个道德与法治教学体系之中,使得学生通过学习规范自身言行举止,实现全面发展。
1.以身作则,树立学习榜样
         初中阶段的学生有着较强的模仿能力,对于这一阶段的学生而言,教师就是他们主要的模仿对象,教师在与学生接触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一言一行都在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生活,甚至会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在日常教学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当注意自身的仪表修养、道德行为等,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典范,用自身的道德品质影响学生。对于社会上出现的一些热点问题,教师也要及时地进行关注,进而引导学生形成一种“关心社会、关注社会”的态度,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2.构建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公共参与意识
        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体会核心素养,对核心素养概念有一个正确的认知,激发学生道德与法治学习兴趣,使得学生积极参与其中。由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认知水平、知识水平较为有限,在课堂教学环节教师需要为学生创建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从中体会知识,展开课堂交流、讨论,探究问题的解决方法。例如:教师可以针对当下热点问题“老人摔倒应不应该扶”进行课堂情境创建。教师借助这一问题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一名学生扮演老人,一些同学扮演路人,一些同学扮演旁观者。在整个表演环节,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分析这一问题所反映出的社会现象,并根据这些现象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帮助学生在分析、表演中获得启发。在情境教学模式下展开课堂探究活动,学生能够形成自己的道德意识、观念,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3.组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法律意识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更要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来促进每个学生的成长。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中有许多法律相关的知识,但是这些知识对于学生而言是比较陌生的,但学生在学习这些知识之后还需要通过具体的实践过程来深化所学内容。

而实践活动的开展则为学生知识的灵活运用提供一个更为宽广的平台,使得学生的法律意识以及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得到提升。在具体教学环节,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课内活动、课外活动两种形式,让学生在思考的同时去体会、感悟法律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例如:教学在教学《维护宪法的权威》内容时,教师可以设置相应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到社会、广场来宣传宪法知识,将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出来。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担任志愿者,为提供免费法律援助的工作人员当助手,以了解到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强法律意识。
4.结合时政新闻,培养学生政治认同感
        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看似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较远,实际上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当下社会上所发生的一些时政新闻都可以作为案例导入到课堂教学中,使得学生通过了解一些时政新闻,将其与教材内容联系起来,帮助学生完善知识体系。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政治”在他们看来属于比较“遥远”的内容,属于“大人”们的专属活动,这种想法是非常错误的,每个人都应当有“政治意识”以及“政治认同感”,才能够自觉维护祖国的统一以及核心利益。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需要意识到政治认同对国家发展、民族发展的重要意义,在课堂教学环节融入时政新闻,以培养学生政治认同感。例如:教师在教学《建设美好祖国》内容时,教师可以选择当下比较热门的“台湾问题”“中美问题”进行讲解,组织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展开积极的讨论,并适当地融入教材内容,帮助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祖国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归属感,坚持一个中国的基本原则。
5.结语
        ?核心素养的培养对于学生有着较高的要求,而随着教育体制改革进程的持续推进,这一概念在各个学科之中也得到了进一步地体现。对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而言,核心素养的培养更是非常重要,需要教师结合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在课堂教学环节,教师需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道德法治素质。
        参考文献
        [1]胡尚勇. 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C]. 武汉市创读时代出版策划有限公司.2020年第一期华中教师教育论坛资料汇编.武汉市创读时代出版策划有限公司:武汉创读时代出版策划有限公司,2020:155-157.
        [2]章任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J].求知导刊,2019(36):16-17.
        [3]朱玮萍.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研究[C]. 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第一期座谈会资料汇编.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332-3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