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媒体时代党校教师如何面向基层开展理论宣讲

发表时间:2020/11/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7月第19期   作者:卓玛拉么
[导读]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理论宣讲属于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种有效途径,同时也是一种教育、武装基层群众和基层干部的重要方式。
        卓玛拉么
        若尔盖县委党校      四川省阿坝州      624599
        摘要: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理论宣讲属于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种有效途径,同时也是一种教育、武装基层群众和基层干部的重要方式。本文明确指出当下理论宣讲活动存在的问题并列举出几种宣讲活动创新方式,希望能够为同领域工作者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互动化;理论宣讲;新媒体时代

        前言:一般情况下,理论宣讲工作属于国家宣传体系的重要组成结构,能够有效传播党的最新理论,利用理论创新成果武装群众、完善科学理论,同时也能够起到发动群众、凝聚民心的作用,属于一种围绕新媒体时代开展党的中心任务和历史使命的有效方式。我们党由始至终坚持思想宣传,并将理论宣讲作为武装思想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现阶段理论宣讲工作存在的实际问题
        第一点,理论宣讲活动在近几年来缺少区分性,对所有受教育对象一概而论。在理论宣讲过程中,受众群体差异性极大,但是当前宣讲活动并未有效区分出受众理解能力、行业类别、文化层次。
        第二点,并未有聚焦群众热点,部分宣讲活动形式完全是理论灌输,和当地实际情况脱节,大部分宣传内容空洞,不够贴近百姓,因此宣讲活动共鸣性不强。与此同时,部分宣讲人员缺少对社会舆情的深入了解,部分内容讲不透、不会讲。
        第三点,部分宣讲形式落后。当下信息时代,部分宣讲人却并不善于使用多媒体设备,宣讲形式主要靠嘴,还有一部分宣讲人缺少互动能力,导致现场氛围不够活跃,宣讲效果达不到预期[1]。
二、找寻新时代理论宣讲发展新方式
        习近平总书记在宣讲活动中明确指出,各个地方政府均需要组织面对基层、互动化、分众化、对象化理论宣讲活动,利用广覆盖、多角度、深层次的宣讲活动,促进会议精神深入人心、深入群众。因此,我们需要牢牢把握时代发展脉搏、掌握精神发展实质,针对难点问题和热点问题进行及时处理,积极创新宣讲活动形式,提高宣讲活动感染力和吸引力。
(一)进行分众化宣讲,了解宣讲对象特征
        首先,宣讲对象需要分众化处理,保证宣讲活动能够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层面、不同领域的群众进行针对性宣讲,保证宣讲内容会随着受众不同而改变内容侧重方向。
        其次,宣讲主题需要进行分众化处理,充分结合宣讲主题内容记性针对性宣讲活动。对于理论宣讲而言,需要保证宣讲内容直面大众、有所侧重。例如:在学校和医院的宣讲活动需要将医疗体制和教育体制作为核心。


        最后,宣讲活动施教者需要分众化处理,不同时间、不同背景、不同环境、不同领域、不同群体、不同水平的受众群体需要选择更加合适的宣讲人主持宣讲活动。主动组织起社会各个阶层中的人才,将其分配到各个不同的宣讲情境中,做到百姓讲故事、干部讲政治、专家讲理论。
(二)实行对象化宣讲,实现创新理论入基层
        首先要区分宣讲对象,控制宣传理论创新进度,保证宣传工作传递精准的同时保证党的创新理论、方针政策可以真实传达到基层,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充分了解民意,掌握群众思想内容,定制专项宣讲内容。
        其次要使宣讲内容变得对象化,阐述出正确观点。活动宣讲者需要学习、领会党的理论,合理掌控创新程度,选用合适的语言表达并解读党的创新理论,保证宣讲内容易于理解和接受,提升宣讲活动效果。
        最后需要从实际角度出发,保证理论宣讲内容真实性,防止宣讲内容过于空洞,在宣讲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内涵,保证宣讲内容能够深入浅出,使最终理论成果可以更加贴近现实[2]。
(三)执行互动化宣讲方式,使宣讲内容可以深入人心
        首先需要进行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互动,在彼此的交流过程中加强认知。宣讲活动需要保证参与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参与者主动谈论自身认识和自身感知,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这样可以有效解决平时了解程度不深的信息,部分问题可以在沟通中解决。
        其次需要构建起互动平台,让受众在共享、共建过程中保持共识,积极动员各方面力量,有效整合各方面资源,打造新型理论传播平台,使社会各界人士都能够成为该平台上的主角,避免宣讲者在活动中唱“独角戏”的情况发生。
        最后则需要合理借助现代化新闻媒体的力量,充分发挥其时效性和权威性作用。宣讲人可以在各大媒体上宣传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符合时代要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新内容,保证受众可以听得懂、看的进,这种模式能够使宣讲活动更加成功,并且宣讲效果更佳。在此基础上还需要构建起长效机制,使这种宣讲活动成为一种常态。这样做的好处有以下几点:1加强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基层宣讲队伍结构;2有效探索更加科学的社会评价体系,保证宣讲活动机制更加健全;3促进保障机制的建立,各方面宣讲资源都能够及时得到应用,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利用。
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党和政府而言,舆论引导是一项必修课,理论宣传属于宣传部门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互动化、对象化、分众化理论宣讲更是社会发展所需,形式变化所趋,各个不同层级的宣讲人员需要主动、积极适应新时代要求,创造宣讲优势、更新宣讲模式、充分发挥出理论教育的先导作用和引领作用。
参考文献:
[1]王稚祯.浅谈党校教师深入基层宣讲的意义[J].知识文库,2017(20).
[2]王华.县级党校如何提高理论宣讲工作实效[J].学习月刊,2017(02):55-5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