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幸福的小学班主任

发表时间:2020/11/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7月第19期   作者:朱锐玲
[导读] 班主任工作非常重要,始终保持一颗关爱的心,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任重道远,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名幸福的班主任。
        朱锐玲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石坝中心小学   
        【摘要】一位幸福的班主任,不仅要教学出色,还要有管理、驾驭班级的能力。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主要领导者、组织者、实施者,更肩负着培养祖国接班人的重任,一个班级的班风和学风是否端正、向上与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班主任工作非常重要,始终保持一颗关爱的心,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任重道远,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名幸福的班主任。
【关键词】班主任  小学生  尊重  宽容  理解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的这首《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常常在我内心疲惫、沮丧、发呆的时候跳出来提醒我幸福的存在,滋养我内心对幸福的冥想,不让心从此淡忘幸福……心理学研究表明,我们每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基本东西是我们的职业。是厌倦它还是喜欢它,对整个心理的发展,对个人的幸福感、成就感的获得,都是至关重要的。看来要想做一个幸福的人,就得先喜欢上班主任这份工作。
        班主任其实是一个为学生提供服务的岗位,想做好,就得先知道这些被服务对象心目中好班主任的标准。通过与学生促膝谈心,通过上网冲浪,通过采访那些享受着教育幸福的同事们,我得到了以下一系列关键词:友善的态度、尊重、耐心、兴趣广泛、良好的仪表、公正、幽默感、良好的品性、个人的关注、伸缩性、宽容、有办法。循着这些标志,我开始尝试做一个幸福的班主任。于是,我学会了关注“差异和尊重”、“宽容和赏识”、“理解与沟通”。
        一、关注“差异和尊重”
        黄沙如海,找不到绝对相似的两颗沙粒,绿叶如云,寻不见完全雷同的一双叶片。人的心灵更是如人的面孔一样,千差万别。岂能统一“裁剪”?!自然界用尽所有心力,尽可能使得一群孩子禀性各异,自然不疑余力把无限的可能性隐藏在其中,没有人能确定或预言这些可能性。但有时似乎我们作为教师的,在孩子教育的过程中,却要根除这样的多样性。美国前总统尼可松曾经在《领袖们》中谈到:中国的教育制度可以为群众提供很好的教育,却失去了中国的达尔文和爱因斯坦。因为中国的教育制度过分强调每个人样样好、统一,从小把他们训练得十分驯服,听话,不容许有独立见解,更不允许有爱因斯坦那样“离经叛道”的现象出现,这样只能培养出守业人才。每一个学生都应该是一本让老师解读的新书,一首曲调独特的乐曲。作为教师,我们要鼓励孩子成为那片属于自己的树叶,而不要让所有的孩子都成为那片最美的树叶。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每个孩子的内心深处都有他自己的一根弦,发出自己的调子,因此,要想让那颗心与我的话语相对应,就得使我自己和上这根弦的调门。”
        人类除了最基本的生理和安全需要外,最重要的需求就是被尊重的需求。我听过一个美丽的故事,一位相貌丑陋的小姑娘右耳听力受损后,因为自卑而保守着这个秘密。学校进行听力检查,学生们站在教室门外,需要重复出教室里班主任对他们说的话语。轮到她时,她偷偷地将堵住左耳的手指移开,以求能蒙混过关。就在她紧张得快要窒息的时候,听见班主任慈爱的声音悠悠地传来:如果你是我的女儿该多好啊!她顿时眼前一亮,一束阳光撒进了那紧闭的心房。高尔基说过:“哪里没有对人的尊重,哪里就很少有能尊重自己的人出生,出生了也活不长久。”“教育者不应该把自己的信念强加给学生,因为这是一种我们所能想象的最大的压制:是拥有许多手段的成年人的理智对无能为力的孤立无援的头脑的压制。

”所以,想要做一个幸福的班主任,就应该保持一份平常心,去尊重、去理解、去欣赏、去等待……
        二、关注“宽容和赏识”
        宽容是一种气质、一种胸怀、一份豁达、一份乐观。生活中需要宽容,教育中更需要宽容。英国科学家麦克劳德,上小学的时候曾偷偷地杀死了校长家的狗。这在西方国家显然是难以原谅的错误,但麦克劳德受到的惩罚竟是被要求画出两张解剖图。正是这个包含理解、宽容、信任和善待心怀的“惩罚”,使小麦克劳德爱上了生物学,并最终因发现胰岛素在治疗糖尿病中的作用而走上了诺贝尔奖的领奖台——这就是宽容、信任的价值。在孩子预期社会化的进程中,或多或少会做出一些无知、幼稚、好奇、出格、冲动的事情,我们应宽容孩子在求知、成长过程中出现的“美丽的错误”,要知道,懂得预约失败,接受并享受失败,孩子就不会被失败绊倒,孩子就能透过失败看到成功,透过黑暗看到光明;预约失败好比打预防针。
        再优秀的学生都不可能没有缺点、不犯错误。因此,要对他们严格要求。“严”并非苛刻、固执己见,而要从学生的根本利益出发,对学生的不良思想和行为倾向进行正确、严格的教育和引导。当班级出现不正常现象或学生违纪甚至多次违纪,这就首先要求教师及时了解情况,分清对错和利害,初步拟出几种要教育的措施,正确处理自我管理中犯错的同学,对控制能力较差的同学,不要一棍子打死,应帮助其分析原因。然后择优选择合理、恰当的措施。 在教育中不让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受到伤害,让学生感到教师是在非常真诚地关心他、帮助他。在具体的实施中注意调控好自己的心态和行为:变痛恨为痛心、发怒为宽容、责骂为劝慰、殴打为抚摸、训斥为商量、冷漠为热情。这样,哪怕是再桀骜不驯的学生也会感到老师对他的尊重,从而使之为所犯的错误感到后悔、不安,那么接下去的说理教育就好开展了。  
        “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里抬起头来走路。”对青春期的孩子来说也许会显得尤其重要。因为,从青少年的心理特点来看,他们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以他们的感情和情绪为转移的,他们常常表现出不是用理智去支配感情,而是感情支配理智。
        美国精神病专家惊异地发现,至少有50%的病人,精神崩溃的原因是由于在现实生活中的得不到赏识。对孩子的赏识,刻意引导孩子们发现自己的可爱之处和伟大之处,让孩子们明白只有自信,才能使自己的潜能和才华发挥至极致;正如别林斯基所说的那样:“用孩子的眼光来看待学生的过失,同时又用一种长者的胸怀来容纳学生的过失。”学生看起来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是学生最需要爱的时候,我们要真诚地宽容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生活在老师信任、赏识的目光中。
        三、关注“理解和沟通”
        没有相互的理解和沟通,教师和学生之间就不可能产生,并进而发展真正全面的教育关系。著名心理学家奥地利.布贝尔曾提醒:“在品格以及整个人的教育领域内只有一条途径可接近学生,这就是与学生的交往和沟通。”班主任的关怀应该象阳光,随时包围着学生却又给学生充分的自由。严爱有度,因为,严厉换来的可能是敬而远之,苛刻造成的可能是冷漠敌视,没有心灵沟通的教育绝不是成功的教育。孩子的心灵是纯洁稚嫩的,同时又是轮回变化的,我们应不断提升教育艺术,运用自身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已有经验、辨证的发展眼光,以一种相互平等的姿态,走进孩子的情感世界,去洞悉孩子心灵的秘密,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给学生以亲切感、安全感和信赖感。事实上,当学生对你说悄悄话的时候,你的教育就真的成功了。相信每个孩子成长的养分来自心灵的舒展!
         我常想,看来人生的诀窍就是经营自己的长处、给自己的人生增值;人宁可因梦想而忙碌,不要因忙碌而失去梦想。一个懂得幽默、睿智、优雅、且爱心充盈的班主任一定是会享受得到教育幸福的!从明天起,我要做一个幸福的班主任,宽容、沉静,善待学生、自己和家人从明天起,关注差异和尊重,我有一群孩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参考文献:
1.王强模;;班主任工作光荣责任重大[J];贵州教育;2009年23期
2.马迁萍;李林华;;用爱擎起学生成长的天空[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山东卷)[C];2010年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