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受助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新时代发展型资助育人工作体系的实践与探索——以五邑大学轨道交通学院为例

发表时间:2020/11/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7月第19期   作者:杨臻旎·璇
[导读] 习近平多次强调“扶贫必扶智、阻止贫困代际传递。”因此,国家资助政策为困难家庭解决后顾之忧,为贫困学子圆“大学梦”。
        杨臻旎·璇
        (五邑大学  广东 江门  529000)

        摘要:习近平多次强调“扶贫必扶智、阻止贫困代际传递。”因此,国家资助政策为困难家庭解决后顾之忧,为贫困学子圆“大学梦”。各个高校也会根据不同的时间节点前往贫困地区宣讲国家资助政策,帮助更多的同学了解它,运用好它,让自己真正成为国家政策的“受利者”。国家资助政策也是从制度上保障了“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这样庄严的一个承诺。随着资助育人理念不断创新,大数据时代的更替到来,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也面临着“双刃剑”,如何转危为机,如何变为双赢。文章以五邑大学轨道交通学院为范例案例,通过学院对“受助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新时代发展型资助育人工作体系的探索为更多学院和学校提供参考,帮助更多的受助学生可持续发展,为他们全面发展提供支持和帮助。
关键词: 受助对象;新时代背景; 资助育人; 工作体系
        一.引言
        国家资助政策体系日益完备,各个高校也将资助育人工作作为一个重要的抓手。五邑大学轨道交通学院始终坚持“资助与育人相结合”的工作思路和“感恩思源、奖助思进、传递爱心、回馈社会”的育人理念,以理想信念教育、全员参与教育、师生主题教育、朋辈互助教育为抓手,将资助育人与学风建设相结合,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与心理健康相结合,通过建立“扶志·扶智”到“道德浸润”,成长路线到精神激励,这样两条平行却又互相有效融合的机制,形成了“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良性循环,切实促进受助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二.育人护航,夯实学生成长发展基础
        (一)制度有力:完善管理制度  严格评审环节
        学院成立以书记、院长任“双组长”的资助工作小组,以“家庭经济困难认定”系统数据为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充分尊重学生的隐私、精准回应学生的诉求、激励学生自强为目标,旨在精准资助、有效资助、递进资助为理念;以受助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新时代发展型资助育人工作体系,多措并举助力学生成长成才。同时也组建了一支由党总支部书记、学生党支部书记、班导师以及班级学生资助工作小组和资助政策宣传员共同组成的学生资助管理队伍。学院定期为队伍中的成员开展系列培训,培训提供“全过程、专业化”的课程;针对精准扶贫和低保等学生,学院按照“一人一策”的原则制定资助方案,重点予以关爱和辅导,确保资助暖心育人。学院通过完善家庭经济困难认定、国家助学金评定等管理制度,严格评审环节,确保资助工作的规范性。融入学生党支部评审这一新的模式,通过完善资助政策等评审制度、学生党员参与到家庭经济困难认定等这些和一些同学切身利益相关的事情中去。这样才能紧密联系学生,实行民主监督,进一步确保资助工作的准确性。
        (二)经费给力:设立配比激励提高资助标准
        奖助贷工作中,学院辅导员办公室认真深入调查班内贫困生的家庭情况,尽量做到让奖助学金覆盖所有贫困生,解决学生实际困难,提升资助工作的针对性。学院始终坚持以助学贷款为主要渠道、以困难补助为辅助手段、以奖助学金为激励方式、以勤工助学为实践途径的方式,,多措并举解除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后顾之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最基本需求,保证学生安心求学。轨道交通学院2019-2020学年家庭经济困难认定共通过87人,通过家庭经济困难认定的同学均申请了国家助学金,使得助学金做到全覆盖。
        为进一步落实“隐形资助”要求,保护受助学生隐私,轨道交通学院将学生资助政策宣传融入招生宣讲会、招生咨询、录取通知书、学长手册等,同时依托新生入学教育,新生家长见面会等在校内外媒体平台全面推送学生资助政策信息,让全院学生及家长多渠道、全方位了解国家和学校资助政策体系,让“不让任何一名轨道交通学院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掉队”的理念深入人心。


        (三)育人效力:创新育人模式深化育人效果
        学院在扎实做好资助工作的同时,一直重视资助与育人并重,积极探索创新育人模式,形成资助工作特色,凸显资助亮点,强化育人维度,深化育人效果。真正贯彻落实“精准资助”理念。为了使同学们进一步了解国家资助政策,激励学生积极进取、立志成才、感恩社会、报效祖国。每年开展一次“国资伴我·励志勤学资助育人主题教育活动”活动,主要包括助学?筑梦?铸人”资助育人系列主题宣传活动、“优秀学子励志成长成才事迹征集及分享活动”、“一站到底”国家资助政策知识竞赛、提高警惕,谨防诈骗”宣传教育活动、“国资邑梦”系列新生技能培训等。
        把党和政府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关怀落实落细,学院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资助育人工作全过程,着力提高受助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教育学生自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
        2020年暑假期间,4名学子担任轨道交通学院“学生资助宣传大使”,积极践行社会责任,他们结合自己亲身感受返回高中母校、暑期支教团队宣讲学生资助政策。
        学院将“悦读美好”资助政策讲习纳入学院学生暑期社会实践项目体系,鼓励同学们深入乡镇、学校、社区等开展政策宣讲,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消除经济上的顾虑,安心学习、健康成长。
        针对个性需求,开展学业辅导。学业指导师和学业指导员通过一对一咨询、多对一会诊、一对多辅导、多对多座谈等形式,以学习动力提升、学习习惯优化、学习方法辅导、学习经验交流、学习问题答疑等为主题,帮助学业存在困难的学生找准问题,找到方法,找回自信,从而提高学习成绩,顺利完成学业。2019-2020学年,学院重点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展学业援助,一年辅导24学时,对于学习成绩出现明显下滑的学生,建立班导师、辅导员、家长三个层面重点关注和帮助机制,以避免其在经济得到保障后又因学习成绩而掉队。
        (四)网络助力:改进宣传方式提升工作实效
        为着力培育受助学生自立自强、诚实守信、知恩感恩、勇于担当的良好品质,培养受助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切实发挥资助育人功效,学院将资助育人向“互联网+”这个思路延伸,试图改进资助工作宣传方式,突出资助宣传工作重点,保证资助工作有效开展。
        成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助梦团”。每学期选出一批学习成绩优异、能力素质较好的经济困难同学组建助梦团,对他们实施订制式成长成才指导计划,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竞争力,并让其直接参与学习学业指导、综合素质提升、感恩诚信和励志成才教育等活动中来,不仅在自身能力得到锻炼,同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身边的同学。
        学院还探索出良好的校企文化连接模式,轨道交通学院专业性明显所以通过探索搭建企业实践平台,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问题。学院还邀请学院兼职教授、广州中车党委书记李建辉等轨道交通专业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企业精英进校园开展专业前沿知识讲座。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人生理想同祖国的命运、国家的战略需求联系在一起,引导毕业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三.总结
        轨道交通学院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学生资助工作的一系列政策,以“受助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新时代发展型资助育人工作体系,实现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帮扶,确保国家资助政策绿色通道的“最后一公里”畅通无阻,践行“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承诺。
        
        作者简介:杨臻旎·璇(1991—),女,蒙古族,山西省太原市人,哲学硕士,单位:五邑大学,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