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环境下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精准教学研究与实践

发表时间:2020/11/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7月第19期   作者:黄爱梅
[导读]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我国已经全面进入了信息化网络时代。与此同时,社会的快速发展致使教育领域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也在不断更新进步。
        黄爱梅
        江西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院  江西南昌330038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我国已经全面进入了信息化网络时代。与此同时,社会的快速发展致使教育领域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也在不断更新进步。时下,大数据时代的来临,让人们接触信息的方式和机会一下子多了起来。在教学领域,高职计算机借助的大数据技术的兴起为基础课程精准教学提供了可能。将知识的评测系统和知识点检测系统有效结合在一起,能够形成一种高效的节堂教学模式。本文主要围绕大数据环境下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精准教学进行实践探究,旨在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以及教学评价及预测等几个角度进行剖析。
关键词:大数据环境;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精准教学
        随着新课改革的实施,借助大数据技术的兴起,高职院校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最初的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延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最后收获的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对于高职学生而言,精准定位学生的学习需求,有针对性的确立教学目标,从而制定出科学的教学内容是解决传统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存在问题的关键。过去精准教学理论实际应用的案例还很少,但是当大数据等信息科技兴趣之后,精准教学模式成为了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发展机遇。
一、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现状与问题
(一)学生水平差异性过大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区域的教学条件和质量参差不齐,以计算机教育为例。一些发达地区学生从小学阶段就可以接触编程。而反观一些贫困地区,一些学生直到大学才开始接触计算机。虽然一些地区为了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操作能力和知识将计算机教育纳入到了升学考试当中,但是与传统的文化课相比,计算机教育学习的范围和深度又太过狭隘。正因为教育者们太过重视学生文化课的培养,而大大忽视了计算机对学生未来发展产生的重要性[1]。
(二)教学资源和系统并不完善
        在校方们看来文化课教育的重要性要远远高于计算机教育。正是因为这种观念导致了校方在教学资源分配上过度倾向文化课。从而使得校方在计算机教育上的资源过少。缺乏系统的教育理念和基础的教育设施,学生们很难在计算机方面有所提高,当下计算机教育往往只注重理论教学,而大大忽视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三)教学课时过少
        高职院校以培养专业型的人才为主。除去专门学习计算机技能的学生。绝大多数高职生在校期间接触计算机教育的机会少之又少。通常平均一周下来,大概是两到三节课程,中间还不排除其他教师临时占用。正是由于这些原因导致了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质量不高[2]。
二、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精准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一)教学主体的可行性分析
        对于传统的计算机教育而言,教师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很难满足学生对于计算机教育的诉求。正是因为不注重学生的需求,导致传统教学很难达成预期的教学目标。在精准教学的模式下,教师可通过收集有关学生访问数字教育资源的种类和范围找到学生的疑难点和感兴趣的知识。之后便可设计教学方案进行实践教学。
(二)教学过程的可行性分析
        在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无法精确定位学生的需求而随时调整教学内容和目标。但是在精准教学模式下教师可以通过收集过往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资料进行分析,从而实际好符合学生学习的目标和内容。最后在教学过程当中不定时采集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数据,从而观察学生的学习进度,然后随时调整教学方案或计划[3]。
(三)教学技术的可行性分析
        传统计算机教育一度割裂了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联系,教师无法得知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情况,从而无法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当精准教学模式实施后,教师可采集学生的资料,进行教学目标和内容的设计,这样能够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大数据环境下高职计算机课程精准教学模式实践探讨
(一)教学目标设计
                通过对同一办公软件的操作来测试学生的掌握情况。设定学生将要达到的操作软件的熟练度。以word的操作为例,按照分层教学的原则,将其进度分为以下几类。

图 1
(二)评测系统构建
        对每个分层目标设立相应的题库练习,并以打分制来的确认学生掌握知识的进度。
(三)教学过程优化
        在教学当中,教师需要的对学生的练习形成干预,针对学生学习的短板进行针对性训练,通过记录练习数据来确认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
(四)教学评价与预测
        统计不同学生在不同阶段的练习情况,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并作出预测,为下一次的教学做准备。
(五)实践结果
        再次对学生进行新一轮的检验,发现学生经过精准教学后,计算机操作的熟练度明显增加。
结语:总的来说,基于大数据技术而形成的精准教学法对于提高高职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十分有帮助,在具体实施的过程当中,需要认真分析每个影响因素,从而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小宁[1],.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计算思维培养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版,2020,16(10)
[2]农丹华[1],.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J].信息与电脑,2020,32(1)
[3]王珏[1],.项目教学法在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版,2020,1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