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玉顺 曾秦
(武警警官学院 四川成都 610213)
[摘要]本文从“核心力量”在擒敌术训练中的作用和训练方法意义入手,分析了武警院校擒敌术训练中核心力量训练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怎样解决提高核心力量训练水平的措施和对策。
[关键词] 擒敌术 核心力量
擒敌术是我武警院校军事训练重点基础课目之一,在专项身体素质训练上要求很高。为了适应部队需求,武警院校的学员必须具备过硬的身体素质,才能更好的完成各项任务。研究发现,任何身体对抗动作都需要身体躯干肌肉先发力控制肢体才能体现,由此“核心力量”的概念应运而生,它对运动表现的神奇促进作用也得到广泛认可。目前,部队院校在擒敌术教学训练中,核心力量训练的理论研究还比较少、训练方法单一。本文旨在探寻核心力量与提高擒敌术技能的内在联系,找出适合部队院校擒敌术核心力量训练的方法,为教练员和学员组织核心力量训练提供参考。
一、核 心力量训练在博击训练中作用
(一)提高身体的平衡性和控制力。从运动链理论讲,人体是一个由很多环节组成的运动链条,动力通过链条上的各个环节层层传递,然后向外释放。在擒敌术动作运动过程中,出拳、出腿、拳腿的配合以及摔打等动作都是利用腿部与地面形成相互作用,以闭合式的动力链传导到肢体。这一过程中核心部位肌群通过快速收缩,使整个核心区域瞬间成为一个坚固的整体,起到了控制身体平衡,使身体保持正确稳定姿态并为发力提供稳固支撑作用,同时对快速顺畅地传递能量并进行二次强化起到传导加速作用。如果核心力量不足,身体稳性和控制力会弱,致使完成动作时所产生的功效就会减弱,强有力的核心肌群对擒敌术运动中的身体姿势、技术动作起到平衡稳定和控制支持作用。
(二)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并减少能量消耗。在擒敌术对抗运动中,拳法、腿法、摔法等技术都是通过以核心肌群为枢组使力量传导到四肢,从而形成一个完整协调的技术动作。如果核心力量不足,做动作时身体核心肌肉收缩功能差,躯干得不到稳固的支持,会造成上下身动作脱节,动作不协调。国内外大量的实验证明,加强核心力量训练会使拮抗肌放松,四肢的应力也能随之减小,肢体能游刃有余地进行更加协调的技术动作。核心部位拥有的肌群最多,产能和储能也最多,强有力的核心肌群,使能量充分传导到到四肢,加快力量的传递,提高整个运动过程的效率并节约能量。研究表明:擒敌术运动中的一些技术动作,在每次发力的瞬间都需要脚与地面产生快速的作用力。协调能力好、核心肌群力量强的学员,在此阶段四肢处于适当的放松,避免无畏的能量损耗,能够集中动员、充分发力。
(三)预防和减少擒敌术运动损伤。最早在康复理疗领域,通过加强核心力量来加快受损背部的功能性恢复,提高深层肌肉力量来保护和稳定脊柱,减少再次受伤概率。
擒敌术训练中,在进行身体扭转、弯曲、快速移动和跳跃等动作时,是依靠身体核心力量来维持脊柱、骨盆和四肢保持正常位置及稳定状态。强有力的核心肌群能够稳定身体重心、保持身体平衡,使身体更加协调,为四肢发力时起到支点作用,从而使肢体末端的负荷得到缓冲和减少,进而使运动损伤得到有效的的预防并降低受伤概率。从运动损伤学方面看,如果核心力量不足,特别是腹横肌力量差,长时间运动会增加腰部竖脊肌劳损。并且使腰部的稳定性降低,从而增高周围肌肉发生损伤和劳损的风险
二、擒敌术教学中核心力量训练方法
笔者针对擒敌术教学训练特点和部队院校教学训练实际,把现代核心力量训练和传统腰腹肌力量训练相结合,形成主要围绕腰椎、骨盆和胯关节周围的肌肉群进行训练的方法。训练器械包括实心球、瑞士球、平衡板、悬吊绳、杠铃、哑铃、壶玲、弹力带(绳)、格斗训练绳等。主要包括稳态下、非稳态下和专门性核心力量练习。
(一)稳态下的核心力量练习。稳态下的核心力量练习是指身体在平衡稳定的状态下,核心肌肉发力进行的力量训练,可分为静力和动力两种。前者是核心肌肉发力来保持身体稳定并控制身体平衡,常见的练习方法有仰桥、平板支撑、侧卧同侧肘脚支撑等;后者主要是指核心部位主动肌、协同肌同步收缩,拮抗肌处于相对抑制状态下的运动,常见的练习方法有仰卧起坐、仰卧两头起、仰卧屈腿收腹转体等。稳态下核心力量训练过程中,身体重心都处于相对平衡状态下,锻炼的肌肉往往是处于人体浅层的大肌群,对控制身体平衡、稳定的核心区深层小肌群训练效果不理想。
(二)非稳态下的核心力量练习。非稳态的核心力量练习就是通过结合平衡板、瑞士球、悬吊绳等训练器械使身体处于不平衡、不稳定状态,进而不断调整不稳定身体状态下的核心肌肉的力量练习,也分为动力和静力两种。此类训练有助于加强肌肉群的稳定性,对深层小肌群训练效果良好,能使身体更加协调和稳定。常见的练习方法有直臂双脚撑球俯卧桥、肩脚撑球仰卧桥、双手(双脚)放到瑞士球上的俯卧撑、仰卧双脚夹球摆腿(两头起)、双膝跪(坐)在瑞士球上顶球、单腿悬吊侧起腿练习等。无论稳态或非稳态的静力训练及动力训练,都可以先徒手,然后逐渐増加难度和训练强度,可结合杠铃、哑铃、沙袋、弹力带等练习器材进行无固定轨迹的自由力量训练。如瑞士球坐姿侧举哑铃转体、持杠铃仰卧瑞士球卷腹、弹力带收腹跳等。
(三)专门性核心力量练习。专门性核心力量训练是指根据擒敌术项目特点,结合专项技术动作进行的核心力量训练。它以核心稳定和非稳定性训练为前提和基础,通过核心功能性力量及协调性力量训练的衔接与整合使其向专项力量转化。这种练习不仅能提高力量素质、改进神经系统功能,激活更多肌群参与工作,同时能提高专项技术水平。擒敌术的专门性核心力量练习方法有弹力带出拳(腿)、弹力带劈砍(抬腿)、持杠铃快挺和高翻、斜杆单臂推举、侧抛(下砸)实心球、手摇格斗训练绳、抱(扛)人快速的翻转拧腰等利用训练器材进行模拟技术动作的拧转的爆发力和从腰部协调传导到拳腿的鞭甩动作。
总之,擒敌术教学中的核心力量训练内容应遵循由易到难、由稳定到非稳定、由静态到动态、由徒手到负重的顺序分阶段进行训练,由稳定克服体重的练习到非稳定的抗阻练习,再过渡到功能性的力量练习,最终提高博击专项力量素质。核心力量训练可作为一项专门性的训练课安排,同时结合一般性力量训练,也可在擒敌术教学中进行一些徒手的核心力量训练穿插在专项素质训练中。训练中要注重规范性和准确性,确保动作质量,做好安全防护措施。训练方法的选择上,应根据实际情况,结合现有装备器材,选择适合学员的核心力量训练方法,因人施教,循序渐进,安全科学组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