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小平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泽雅中学 邮编 325023
摘要:语文这门课程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我们人与人之间沟通的一种语言工具,同时也是我们人类文化进步的一种象征,对提升学生的思想品质以及爱国情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随着核心素养这一教学理念的提出,我们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来说在日常教学中不但要传授学生基础语文知识,还应该注重对学生开展核心素养教育,在知识内化的过程中促进学生行为举止以及思想品德向着积极的方向发展,为社会输送全方位人才。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策略
语文贯穿学生的一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对于一个人所能到达的人生高度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而阅读是语文学习中的主要侧重部分,阅读质量的提升和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对于初中生这个青涩懵懂的阶段,阅读不仅能提升自我,还能陶冶情操,既能释放缓解学习压力,又能充实枯燥的学习生活,俗话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青春期阶段极易叛逆的学生在阅读中成长更符合现代教学理念,更能满足当代社会发展的需求,更适合学生自身的终身发展。
一、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1、不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现阶段教师在上课时还是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在对学生进行阅读教学时还是只对学生解释文章中句词,导致学生学习的兴趣大大降低。这样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阶段教学的要求,不能满足教学改革的目的。这样的教学方式也不能让学生深刻领会文章的意思,导致学生不能了解文章的内涵。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就在于教师没有带领学生对文章进行研究以及剖析,不能深刻理解文章中的情感。这样的教学方法会导致学生只能按照教师教的学习,缺乏理解分析文章的能力,从而导致学生的学习陷人困境,渐渐失去学习语文阅读的兴趣,所以教师的教学方法必须加以改变。教师在教学时要重视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语文素质的提升,以学生为教学主体进行教学,而不是以讲解知识为目的教学。
2、教学设计存在问题
在上课前,教师要充分备课,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最终目的就是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学会相应的知识。现阶段新的教学模式还在探索阶段,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很多教学方式还留存传统教学的影子。不能说传统教学就不好,传统教学中也有好的方面,但是教师应该改变传统僵化的教学方式,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只是对文章内容进行讲解,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教师的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主动思考。教师教学设计就是为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让课堂更丰富多样。而且还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上课的进度,灵活变换教学方式,这样才能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进而达到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
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1、增强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
在课堂上,部分学生难以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因此需要老师实时监督才能勉强完成阅读任务,但是学生的自主学习阅读意识并没有培养起来,所以站在长远角度来看难以真正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通过引用多媒体技术之后,可以为学生创建仿真的阅读情境,学生不需要再一字一句地阅读教材,因为教材上枯燥的文字已经被转变为图片、音频或者视频的形式,这种生动的阅读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对阅读内容理解更加深刻。比如在学习阅读余光中的《乡愁》时,因为年代久远,还有时代背景的不同,所以无法深刻理解诗中所描述的那种思乡情感,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欣赏歌曲《月之故乡》的视频,这样学生对《乡愁》中的情感理解会简单一些,能够真实感受到作者渴望回到故乡的强烈愿望。在学生能够清晰理解阅读内容之后,对于阅读的兴趣就会有所提高,从而也能有效促进语文阅读教学质量水平提升。
2、灵活运用探究式教学模式
在核心素养的大背景下更加提倡探究式教学,主要是为了利用合作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展开自主学习活动,积极参与进知识的探究之中,为打造高效课堂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当前开展初中语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以核心素养为依据打造探究性课堂教学,全面剖析教学目标,以此拓展学生知识视野,同时将价值观以及情感目标不断渗透进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带着目的性与针对性走进课堂学习中,以此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与质量。从而推进高效初中语文课堂的构建。
比如,在教学《再塑生命的人》这篇文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阅读的方式引导学生充分感受文中莎莉老师深沉的爱和独特的教育方式,促使学生深人体会作者内心深处对知识的渴望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然后再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探究活动,文中在哪些细节体现了莎莉教师的高超教育艺术呢?海伦凯勒在遭到不幸的时候是怎么样来面对人生的呢?在阅读与提问等环节的有机结合下再通过探究式的引领,促使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深人感悟生命的真谛,挖掘文中中心主旨,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不断提升上去,强化情感体验,同时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还可以提升学生的语文鉴赏能力,最终构建出高效初中语文课堂。
3、联系实际,拓展思维空间
语文教学要顺应时代发展,将课堂内外有效结合。教师要积极调动学校、家庭和社区的教育资源,使学习空间不再局限于教室一隅,而是不断拓展学生的学习和思维发展空间,使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活动中,为了能够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任课教师也应该给予学生积极的鼓励,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更加活跃。在初中语文课程的阅读教学活动中,积极联系实际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激发学生阅读潜能的重要手段。
例如,在教学《端午的鸭蛋》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课文后采访家庭成员、朋友或社区居民等—在他们的记忆深处有没有哪些美食值得怀念?这种美食对自己有什么独特的意义呢?教师通过这种互动性极强的实践教学活动,能使学生更加愿意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把他们从教师单调的教材讲解和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中解放出来,进入一种更生动、更加立体的学习模式。与此同时,这种学习方法能使学生将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起来,对拓展其思维空间有很大帮助。
三、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思想情感的重要方法之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学,帮助学生找到合适自己的学习方法,以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教师可创新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可以以学生的兴趣为切入点,帮助提高学生语文成绩,达到教学目标;还可以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以此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眼界,帮助其积累写作素材,进而提高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陈小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探究[J].魅力中国,2018,(52):202.
[2]嬴亿,魏小红.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J].儿童大世界(下半月),2018,(12):99.